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不同斜坡单元划分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李坤赵俊三林伊琳周豹...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合适的评价单元是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关键,为探索斜坡单元不同划分方法对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以泥石流多发地东川区为例,对比分析了水文分析法和曲率分水岭法两种斜坡单元划分方法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效果.首先在解译泥石流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划分方法的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然后对初步选取的指标因子进行多重共线性和贡献率分析,以完善指标因子体系,最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泥石流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分布于研究区小江河谷和金沙江南岸,该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危险性较高.基于曲率分水岭法的易发性模型AUC值为0.8658,高于水文分析法的0.8153,表明采用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更适用于研究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斜坡单元划分BP神经网络指标因子

    耦合Rothermel模型与粒子系统的林火蔓延模拟方法

    姚艳霞苗双喜黄旭张波...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准确地模拟分析森林火灾蔓延动态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林火蔓延模拟方法在林火蔓延计算和可视化表达上,耦合程度低且难以将动态物理模型计算结果实时可视化表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火灾蔓延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选取应用广泛的Rothermel模型作为物理模型.通过惠更斯理论优化了火灾演进范围边界点割裂的不足,采取着火点密度阈值控制种子点数量与模拟可视化效率的平衡;利用布尔运算提高多着火点蔓延范围计算效率,将火灾模型与Open Scene Graph的粒子系统进行紧密耦合,完成火灾演进可视化表达.本文方法实现了对森林火灾蔓延的精确计算和实时、逼真模拟,为灾害应急部门提供信息化支撑.

    林火蔓延模拟Rothermel模型粒子系统森林火灾灾害可视化

    基于相容性任务分配的三维建模集群方法

    吴彦格葛英伟许国政郭丙轩...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集群方法在倾斜影像三维建模时节点上存在的CPU和GPU资源浪费现象及三维建模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相容性任务分配的集群三维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对三维重建任务进行两步提交划分,在建模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提升集群的执行效率.然后,针对集群节点资源浪费现象,提出了相容性任务节点分配方式,实现了基于相容性任务分配的三维建模集群.最后,进行大规模影像三维重建试验测试,验证了大数据试验环境下相容性理论对分配方式优化的优越性,证明了本文方法对三维建模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

    三维重建实景建模集群系统相容性算法倾斜影像

    监控视频动态目标的空间定位方法

    韩世静苗书锋郝向阳陈润泽...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监控视频动态目标的空间定位问题,本文在考虑相机畸变的前提下,对监控相机、目标像素坐标和地理场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基于平面约束的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完成相机的标定,确定相机的成像模型;然后,提取畸变校正后的目标像素坐标,并通过目标定位算法计算目标的三维地理坐标;最后,进行了定位精度评定,并分析了两种定位算法的应用特点.本文的定位算法将以像素坐标定位的目标数据解析为以三维坐标定位的空间地理信息,为多摄像头的目标跟踪提供了统一的地理参考框架.

    监控视频动态目标三维地理信息空间定位数字表面模型

    室内三维点云空间自动划分与规则化方法

    王敬淳汤圣君王伟玺李晓明...
    93-9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空间划分是实现室内语义建模与拓扑结构重建的重要基础.三维点云作为常用的室内空间数据载体,如何基于三维点云进行室内空间语义信息提取与规则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分割方法实现室内场景的分割,并结合矢量规则化方法完成分割场景的规则化.首先,基于区域增长算法与线性拟合方法提取空间分割要素,通过平面投影生成二进制影像,进而利用距离变换和分水岭算法完成空间分割;然后,对空间分割要素进行线性拟合,进行室内空间格网划分,采用矢栅叠加方法实现空间要素规则化;最后,通过4组实际场景(包含3组ISPRS数据集及1组实际场景采集数据)进行数据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室内空间分割与规则化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室内空间要素的提取.

    三维点云空间剖分分水岭规则化

    面向三维重建的无人机航拍路径规划技术研究综述

    吴昌松彭业萍曹广忠闫妍...
    98-10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城市大场景的三维重建中,使用无人机在低空采集图像成为主流方案,通过优化无人机的航拍路径,能有效提高场景三维重建的精度和效率.为此,近年来致力于发展新的无人机航拍路径规划技术和方法,包括视点规划和飞行路径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通过概述无人机航拍路径规划的基本流程,详述基于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和未知环境下的航拍路径规划技术,对比不同路径规划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无人机航拍路径规划的发展趋势,为开展无人机航拍控制、大场景三维重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无人机三维重建倾斜摄影航拍路径规划视点规划

    栅格DEM坡体因子融合方法

    周访滨谢财昌王俊陈百了...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坡体是自然地形实体的基本组成单元,利用综合性坡体因子分析和挖掘地形隐含信息,有助于区域地形地貌分析及规划利用.本文针对当前坡体综合表达因子(LS)未顾及坡宽因子的缺陷,采用归一化几何运算法将坡长(L)、坡度(S)、坡宽(W)进行融合,获取了一种新的坡体融合因子LSW.以DEM为数据源、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局部范围为典型研究区,在提取L、S、W及LS因子的基础上,分别以L×S×W、L+S+W、LS×W及LS+W共4种方式进行融合试验.结果表明,L+S+W融合方式获取的坡体LSW因子标准差矩阵均值最小,为0.2344,有效平衡了各单地形因子对融合坡体因子LSW的贡献度,信息熵值计算分析也实证了L+S+W融合方式具有最优性.

    数字地形分析栅格DEM坡体因子坡长坡度坡宽

    基于百度迁徙数据的中国三大城市群网络结构中心性和对称性分析

    岳汉秋齐建伟陈延辉陈亮...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探测城市网络中心性和对称性特征的方法框架,具体包括3个"S"的维度,即强度、对称性和结构.然后分别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流迁徙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大城市群内的城市节点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且人流迁徙呈现较大的对称性结构;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呈现包围式、">"形及"一核两翼"的核心-边缘结构;③京津冀呈典型的单中心结构,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则呈明显的多中心结构.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对于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定位、区域规划给出了建议,旨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集成.

    中心性对称性城市网络三大城市群人口迁徙

    基于空间粒度的矢量空间数据比例尺估算方法

    钟其洋郭庆胜王勇罗安...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者地理信息近年已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有些来源数据可能缺少比例尺说明,因此对矢量空间数据比例尺的估算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和统计矢量空间数据的空间粒度,估算矢量空间数据比例尺的方法.首先,以道路要素为例选取多种空间粒度,包括单类别道路空间数据的最短直线段长度和弯曲的最小面积等,并通过线性插值方法拟合空间数据比例尺估算函数;其次,以北京市1:25万、1:100万、1:400万比例尺道路矢量空间数据作为试验样本数据,详细阐述了基于空间粒度估算比例尺的过程;然后,统计了不同类型空间粒度的数量分布,基于开方根规律量化了比例尺与空间粒度单元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多尺度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应用.

    地图比例尺空间粒度线性插值开方根规律

    北部湾经济区陆海统一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关键技术研究

    潘正强钟昌海左天恵林自乐...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应急救援事件处置等缺乏统一的陆海高程基准等难题,本文首先利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764项重力数据和8项GNSS水准数据,应用第二类Helmert凝聚法,反演得到广西北部湾海域及沿大陆海岸线向内陆延伸约15000 km2区域内置信度较高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然后参考重力场选取EIGEN6C4模型,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对比8项GNSS水准资料,其精度达2.2 cm;最后采用球冠调和分析方法,将2'×2'格网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提高至1.6 cm,并将陆地高程基准传递到广西北部湾海域及其海岛上,实现该区域陆海高程基准的统一.

    北部湾经济区测绘基准似大地水准面陆海统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