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造
创造

黄顺

月刊

1004-9797

0871-68426264

650111

昆明市西山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行政楼6层

创造/Journal Cre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造杂志每期以体现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的重大意图为主调,保持刊物常有的指导意义的高端思想信息,努力实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深层次问题的深度关注,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的影响云南和谐发展的问题的深度关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三重维度:生成、理论与实践

    张婉滢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应时生成,在生成逻辑上,它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精华,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为根基,及时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思想.在理论主张上,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从自然界内部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再延展到全球人类合作,具体包含自然内部是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和全球人类是生态命运相通的生命共同体三个重要命题.在实践要求上,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的紧密融合,主张发展生态经济,强调落实生态政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以及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的重要论述研究略论

    李长江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梳理,可以细分为体育强国观、体育改革观、全民健身观、体育文化观和体育外交观等,是一个框架完整、条理清楚、论证严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应该坚持"五个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发展与改革的统一,总结和探索的统一.

    体育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体育外交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

    张安玲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学术界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该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实践路径与价值意义等方面.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得知,当前学术界针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研究成果看,相关的学术性论著很少;从研究方法看,缺少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从研究内容看,以文本解读为主,存在重复研究,缺少系统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这些问题和不足对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实践路径价值意义

    习近平对马克思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

    白艺娟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土壤,围绕劳动问题展开系列重要论述,从历史观、价值观、教育观和政治观等不同视角对劳动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新时代弘扬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科学处理劳动关系提供了指导性纲领.

    习近平马克思劳动观

    耦合、传承与发展: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之比较

    龚迎迎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与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学习和研究党史,从党史学习研究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上来看,习近平与毛泽东关于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存在耦合、传承与发展关系.从学习研究党史的立场上来看,习近平与毛泽东都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人民立场,立足中国国情等;二者对党史人物及党史事件的评价、对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发展规律等的认知具有代际传承关系;从学习研究党史的方法上来看,习近平对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发展式论述,既坚持贯彻古今中外法,也提出要合理借鉴西方史学研究范式并支持学习研究党史要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依托.

    习近平毛泽东党史学习研究比较

    精准脱贫成果巩固:法治的空间及路径

    刘康磊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脱贫成果的巩固和精准脱贫工作的常态化,是在精准脱贫工作完成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在制度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需要跟进的重要工作.依法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经验之一.在后精准脱贫时代,法治对于防止新的贫困发生和返贫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行政法治、监察审判检察职能等协同发力,可以为巩固精准脱贫成果提供体系化的长效解决机制.

    法治精准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空间路径

    农旅融合助发展,保景富民促振兴——玉龙县甲子村全面小康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郑树娴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祈愿,也是甲子村群众的梦想.尽管甲子村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但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为此,"穷怕了"的甲子村,艰苦探索、不断进取,摸索出了一条以旅游带脱贫为主要特色的"甲子之路",成为旅游景区群众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范.甲子村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它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答卷.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甲子村

    将"和"贯穿于社区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刘良军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和"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价值追求,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鲜明特征.实践表明,立足于社区治理的"和政""和声""和心""和气""和美"之五"和"要求,将"和事佬"这一社区治理平台和载体坚持好、发挥好,既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让自治、法治、德治的理念得以展现,必将更加夯实社区这一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社区安定有序、社会安宁祥和.

    "和"社区治理五"和""和事佬"

    以人民为中心: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价值旨归探析

    张慧琴周玉婷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也充分证明了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最终都是让人民受益.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过程,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工作方法中的关键一环、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路径.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价值旨归;新时代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旨归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

    以人民为中心制度优势治理效能价值旨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地方政府作为研究

    袁君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03年一场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到今天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地方各级政府在应对这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在此背景下,认真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内涵和特征,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新冠肺炎时开展的工作举措,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相当的意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