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Z视介:文化传播平台的视听新进路

    张记国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Z视介作为全新的文化传播平台,是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探索,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媒体融合的战略规划、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及深化传统文化双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新范式、视听新进路。本文从"Z中国""Z世代""Z视听"三个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了Z视介在打造品牌IP、全面连接受众、拓展视听边界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主流媒体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

    Z视介文化传播平台视听创新广电媒体融合

    新时代产业工人新形象呈现研究——以《工人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例

    王锋刘世华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其形象体现了工人队伍发展的现实状况,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实践效果。新时代以来,《工人日报》在融媒体背景下以多元立体的建构策略呈现产业工人在整体素质、权益保障、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新形象,体现了新时代以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成果,指明了未来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方向。产业工人新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唤醒其主人翁意识,也有助于营造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产业工人新形象工人日报劳模工匠

    全媒体优势资源如何实现最佳配置——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杭州亚运会报道为例

    黄艳春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亚运会期间,海内外各媒体机构共派出1。1万余名记者,参与了这场激烈程度不亚于运动员竞技的"新闻比拼"。其中,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旗下媒体的融合、外宣优势,以主抓区域特性关注群众赛事、设置两类悬念紧扣首金流量、讲好中国故事做大海外"朋友圈"、评论综述升华动态报道意义等四个方面为着力点,开展人物新闻立体化报道探索,讲述了诸多有关此次赛事的精彩故事。

    区域特性人物细节海外"朋友圈"传统文化

    新时代电视剧文化传播效应的演化

    王戈王晓丹
    37-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文化研究不仅将电视剧视为一种艺术样式,而且将它看作社会文化系统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本文试图将电视剧传播提升至电视文化的高度,审视其传播效应演化。在梳理电视剧文化传播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新时代电视剧文化传播效应演化的现实动因,并预测新时代电视剧文化传播效应演化的未来趋势,以期为新时代电视剧的文化传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电视剧文化传播文化效应文化再生产

    新主流电影意识形态表达的新时代影像书写

    菅晓旭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主流电影作为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新时代要素,是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文艺载体。新主流电影的影像书写实践通过丰富的题材类别呈现、平民化视角言说"大英雄"、贴合青春话语的叙事语态,呈现出影像审美的多元效果,以人民至上的创作理念、结合市场需求等机制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表达与传播。在观影过程中,受众提升了对国家意识的价值认同,获得"中国精神"的沉淀升华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理解。

    新主流电影影像审美隐形书写价值认同

    纪录片《寻古中国》多重视角叙事策略探析

    孙志浩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基于最新考古挖掘和历史研究成果,试图通过还原古代典籍中的一个个神秘古国,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一经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片从多重叙事视角探寻神秘古国,提高观赏性,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创新表达方式,以科技为支撑,用年轻化表达策略讲述厚重的历史故事;深度挖掘考古探源成果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发挥价值引导作用,近距离向观众展现了考古工作的神秘细节及最新成果,为文博类节目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文博类节目寻古中国考古中华文明

    党史微纪录片的内容特色与传播效果研究——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史频道微纪录片为例

    王丹丹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微纪录片能够生动地展现党史,依托短视频天然的传播优势,成为党史教育的有效传播方式,其传播范围及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心理学和传播学理论,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史频道的微纪录片为例,分析党史微纪录片的内容特色、传播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党史微纪录片传播效果的策略。

    学习强国微纪录片党史教育红色档案

    高校科研类公众号传播效果与运营策略研究——以教育部直属综合类高校为例

    战丽阳胡欣魏俊嘉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在高校科研管理服务中的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梳理教育部直属综合类高校官方科研微信平台开通运营情况,分析公众号的定位、栏目、推送频次、内容类别等,研究各公众号在一定周期内(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的推送频次、推送总量、阅读总量等数据,在对比上述公众号运营的优势与不足中,探究公众号在服务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传播效果,研究优化公众号运营策略的途径,思索如何利用公众号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显示度,更好地服务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助力师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科研类公众号高校科研管理综合类高校

    科技短视频的现状审视与发展前瞻

    杜桂丹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科技传播的范围,特别是视觉表达上的延展性,让科技传播以更加直观、多元的形态走进大众视野,全面增强了科技传播的有效性、长效性,使得科技短视频成为科技知识流通的核心载体,以及国际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本文立足实际,通过对科技短视频发展现状的审视,明确科技短视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包括精耕专业,严格把关;加强创新,多元表达;强化参与,优化算法。

    科技短视频科学传播科技创新

    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

    左志新
    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