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介技术助力下《感动中国》的故事讲述、仪式展演及文化引领

    张超靳迪
    62-64页

    《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微纪录片创新的典范之作

    拓栋孙愈中
    65-66,68页

    融媒节目《江河长歌》:用歌谣打造广播主题文艺新样本

    祁伟耿
    67-69页

    建构与赋能:新时代我国女运动员媒介形象呈现研究——以巴黎奥运会相关报道为例

    王一星肖周录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子体育一直被视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女性积极融入社会、展示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中国女运动员以卓越的表现打破了媒介形象的被动构建模式,破除了附加在女性身上的单一审美标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女运动员的辉煌成就也促使她们的主体地位被认同,在弥合认知与促进交流中推动着体育的跨界融合,也在自塑与纠偏中成为赋能我国对外传播的源流与动能。

    新时代中国女运动员媒介形象巴黎奥运会

    网络文学IP跨媒介开发研究

    方红峰
    73-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文学日益盛行,网络文学IP跨媒介开发成为热门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探讨网络文学IP跨媒介开发的优势,并选取针对性案例分别从影视剧、动漫、音频、音乐、游戏五个领域展开分析,以佐证网络文学IP跨媒介开发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优质网络文学IP供给、健全媒介开发全产业链条、落实用户思维盘活粉丝经济、完善网络文学IP跨媒介开发条件等建议,旨在充分挖掘网络文学价值,助力网络文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网络文学IP跨媒介开发跨界发展

    融媒体时代民族传统节日展演的特征与创新——以《中国节日影像志·土家族社巴节》为例

    高月周鼎李芳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巴节是土家族摆手祭祖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盛大的社巴节展演已经成为不同民族共同参与的大型庆典活动。在融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出现了以虚拟节日场域为基础的"线上过节"形式,解决了传统节日传播信息滞后性、视角单一性、缺乏深度体验等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年来各融媒体在视觉传播场域中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展演传播,探索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节日展演传播的特征及创新。

    融媒体视觉传播场域传统节日展演

    儒家"和合"观在主流媒体新闻叙事中的运用与呈现——以《人民日报》"中亚峰会"报道为例

    万馨程华薇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合"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更是中国新闻叙事中的独特基因,彰显了新闻叙事的中国选择、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本从新闻叙事角度出发,就《人民日报》中亚峰会的报道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中亚峰会报道中蕴含"和而不同"的叙事者、"协和万邦"的叙事内容和"以中求和"的叙事理念,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叙事创新与传播理念。

    "和合"观新闻叙事《人民日报》中亚峰会报道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四个维度

    谢书楠叶红梅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阵地。新媒体在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要想破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迷障,可以从四个维度展开,即强化顶层设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高度;加强师生媒介素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温度;创新话语方式,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度;筑牢教育阵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广度。

    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顶层设计媒介素养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浙传实践

    戴运财姚姿如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十余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传播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乃至全世界的文明交流与互鉴,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在此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理论范式、知识能力结构和责任体系亟须更新和再造。本文认为要推动国际传播人才的专业交融共促,强化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提升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唯此才能满足融合媒体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传播人才培养浙江传媒学院

    城市即IP:数字文旅地方意象的再媒介化

    王少群周大勇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创意是文旅发展重要的新质生产力,其中,IP始终是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发展的核心。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创意向城市空间扩展,媒介化的空间生产重构了文化消费机制,数字文旅成为新的增长点。城市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具有天然的文化价值和技术契合性。以城市作为IP符合IP生长的周期规律,同时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源为地方意象的再媒介化提供了"内容",城市媒介所具有的"元媒介"性质解蔽了文化旅游的"栖居"本质。

    数字文旅城市文化文化IP地方意象再媒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