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媒体变化中发掘自身潜能

    敬一丹
    1页

    大视听、新产业、向未来——AI驱动大视听产业创新发展

    6-7页

    数智时代的主持传播与口语传播

    曲涌旭
    8页

    "象"由心生:主持传播中的人格与人格化演进

    高贵武曲涌旭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格化传播越来越成为当下传播活动的重要样态、方式与手段,然而其"人格"之义却长期被片面化约为物质性的"人形",形成了人格"物化"的媒介症候。本文通过梳理多学科视野中的人格概念,认为人格的本质属性即为人性,其是人格得以形成的精神主轴;人格的"象"只是由"心"生发并逐渐演化出的物质性呈现。主持传播者作为典型的人格化传播主体,需涵养成熟的人性能力,遵循"'象'由心生"的人格构建秩序,达到"身心一体"的理想人格境界。

    主持传播人格人格化人性

    媒介偏向与融合:数智时代口语传播具身性的回归与强化

    姚争徐学明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语时代,人与人的交流需双方同时"在场",纸质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状态,使得人在传播过程中得以"离场";及至大众媒介时代,广播传播人声、电视呈现人像,"面对面"的沟通再次回归;而数智时代,AI主播以及ChatGPT、文心一言等软件的大规模应用,让真实的人"再离场"。但正是由"再离场"所引发的人类隐忧,使得口语传播活动对于具身性的原初关怀再次得到凸显和呼吁。"具身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回归与强化,真人之间的在场交流感更加不可替代。人们更多地期待身体的"在场"。

    具身性口语传播在场播音员主持人

    "创造连接"与"价值加权":数智时代的主持传播知识体系转向

    董健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时代背景下,传播格局正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主持人需要通过"创造连接""价值加权"来进行新的身份探索和传播实践。因此,培养主持人才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媒介逻辑、受众导向思维、个性传播价值为重点重构知识体系,以应对未来媒介对主持传播的需求。

    传播格局创造连接价值加权媒介逻辑前瞻性知识体系

    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学的使命与建构逻辑

    巩晓亮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重新界定口语传播在中国的使命与当代价值?特别是人工智能掌握了语言之后,口语传播作为最早的传播形态,又重回传播的中心位置。它必将会通过语言影响人"存在的家"。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立足于新时代、新语境下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学科体系"建设是时代趋势,也是学科使命。可以说也是理解"言说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过程。由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口语传播学要在社会性、历史感和时代感进程中,构造一个"存在的家"。

    口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使命建构逻辑

    从审美创作视角观察主持传播的边界溢出

    董冰玉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持传播中对美的创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因其具有的"多重假定性的真实"特质,导致其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技术性的又是艺术性的,既是通俗的又是专业的。作为传播链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主持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变革中,其媒体角色面临来自自身创作身份、传播载体、受众体验等多维度边界溢出带来的挑战。如何在多重转向的困局中实现正面的溢出效应,如何更加精准的定位受众并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将是本文着重探寻的研究方向。

    审美主持传播边界溢出

    向口语传播的外延扩展: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建设

    付焱常健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口语传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理论延伸,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在二者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根据现有学理基础和现实经验完善学科建设,是迫切且实际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成果为鉴,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播音学与口语传播学的深度交叉融合的现实路径,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个维度与现阶段的人才需求与知识应用相契合,拓展理论深度、重塑学科定位,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优化发展。

    口语传播新文科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建设

    主流媒体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创新路径——以南京报业"听语+"为例

    谢臻张曦俞又丹邵泽宇...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遵循、重要方式。本文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听语+"实践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主流媒体积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并基于此探讨媒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构建社会治理创新的长效机制,如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技术驱动政策避险、加强政企数据合作、建立"一体化"协同机制等。

    "听语+"群众路线社会治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