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学报
测绘学报

陈俊勇

双月刊

1001-1595

chxb@periodicals.net.cn;chx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322、68531192

100045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路50号

测绘学报/Journal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测绘学会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居中文核心期刊测绘类首位,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测绘期刊,Ei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前40名的惟一的测绘期刊,也是我国提交国际测绘科技交流的主要文献。  本刊发表中、英两种文字的论文。着重报道我国测绘科技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内容涉及大地测量、工程测量、遥感、航空摄影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矿山测量、海洋测绘、地籍测绘、地图印刷、测绘仪器,信息传输等测绘学科及其相关的相邻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站点云光束法全局配准方法

    毛庆洲夏梦璇李清泉朱璟...
    1663-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大面积、高密度的制冰排管,平行度、翘曲度数据的提取存在检测精度低、数据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本文结合多棱镜靶球的三维激光采集方式,提出多站点云光束法全局配准方法,使用半径约束的随机抽样一致性球拟合法方法提取靶球中心,利用各测站点云原点绝对坐标、标靶中心相对坐标与标靶中心绝对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采用光束法全局求解所有测站的位置与姿态参数,完成场馆点云的全局配准.试验采用国家速滑馆扫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点云匹配后内符合精度为2.6 mm,外符合精度为1.9 mm,相比于现有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更高的采集精度.

    三维激光扫描棱镜靶球光束法定向制冰排管国家速滑馆

    沉管隧道管节对接水下摄影测量定位方法

    田霖李清泉马华川薛彪...
    1671-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卫星测量塔将水下定位转换为水上定位是国内外沉管隧道管节定位的主要方法.然而,测量塔变形和管节变形的耦合影响定位精度,且无法适应大水深安装对接.本文提出了一种水下主动光源编码合作靶标摄影测量管节对接定位方法,利用主动光源增加光学作用距离,抑制后向散射,靶标编码克服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影响.结合透射光分离成像和折射率作为未知参数的测量平差,克服水体浑浊和折射率诱导的光学畸变对水下摄影测量的影响.通过在待沉管节对接端两侧顶部安装摄影测量系统,已沉管节对应位置安装合作靶标并贯通测量确定其在施工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通过后方交会计算得到待沉管节在施工坐标系的位置,与需要沉放到的理论位置对比,生成待沉管节位姿调整信息辅助对接.深中通道和大连湾沉管隧道工程应用表明,管节对接线形精度达到2 cm和100m,为未来大水深沉管隧道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水下工程测量沉管隧道管节定位水下摄影测量主动光源合作靶标

    隧道环境下毫米波雷达多机联合毫米级定位方法

    赵胤植邹进贵张小溪王泽...
    1679-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安全监测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隧道环境下监测点定位测量相关研究逐渐向全天候和全天时等方向发展.针对隧道监测点定位时存在实时性较差且测量周期长等问题,同时易受灰尘和照明等因素影响,本文引入具有较高距离与速度分辨率的毫米波雷达开展隧道监测点高精度定位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台毫米波雷达联合测距的定位方法.首先,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测距信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线性调频Z变换细化频谱并结合相位差对测距值进行精化,保障测距精度稳定在毫米级;然后,针对传统测距雷达仅能获取一维径向形变的弊端,采用多台毫米波雷达同步观测,建立多机联合定位函数模型,构建了 一种顾及单次观测雷达脉冲测量精度差异和先验距离的随机模型;最后,通过隧道试验验证了测距与定位算法精度.结果表明,在无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基于线性调频Z变换的相位差法测距精度能达到0.3 mm,算法计算效率较已有方法提高50倍.待测目标稳定的情况下,本文多机联合定位方法X方向精度为2.7 mm,Y方向为0.6 mm,受隧道高度的影响,Z方向精度略低,为6.6 mm.待测目标微动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准确探测微小形变,满足监测点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测量需求,并有望在工业结构变形监测中得到应用.

    隧道环境毫米波雷达毫米级定位结构变形监测线性调频Z变换

    桥梁实景三维高斯辐射场建模

    马威涂强潘建平赵立都...
    1694-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景三维和数字孪生已成为桥梁运维和管理的重要基础,然而面对桥梁的复杂几何结构,现有三维建模方法存在原始数据采集量大、建模效率低、模型细节缺失或变形等问题.对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3D高斯辐射场的桥梁实景三维重建方法.利用3D高斯函数对采集图像生成的稀疏点云构建高斯辐射场,并基于随机梯度下降对辐射场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通过可微光栅渲染对三维模型进行实时可视化,从而实现高质量桥梁三维重建和渲染.试验探讨了不同图像分辨率,以及各项参数变化对桥梁建模的影响,并与传统方法作对比,为进一步针对桥梁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桥梁复杂结构的高效、准确实景三维重建.

    3D高斯辐射场桥梁实景三维重建随机梯度下降可微光栅渲染

    基于城市CORS的快速单点定位增强服务与应用

    刘洋杨光程晓晖张啸...
    1706-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中CORS位置服务的海量、隐私及高可靠性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基于PPP-RTK技术体系的城市CORS增强定位服务,推导了城市CORS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的公式,给出了城市CORS增强定位参数的可估形式及其在用户端的适用方法.结合广州CORS实时数据,验证了 PPP-RTK服务的有效性.试验表明PPP-RTK用户端平面首历元即可收敛到厘米级,高程7个历元左右可收敛到厘米级,并且PPP-RTK增强定位参数SSR2 OSR与短基线RTK性能大体相当,可支撑海量用户的监测需求.车载试验全程保持优于0.5 m车道级的三维精度,表明PPP-RTK定位能够满足多元化高可靠性定位.

    CORSBDS精密单点定位地面增强

    一种基于分割掩码的隧道裂缝病害自动识别后处理算法

    胡波陈翰新任松屈英豪...
    1715-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建成的隧道数量及隧道运营年限日益增加,给隧道安全运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快速检测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并准确提取裂缝长宽特征,是实现隧道高效养护和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了 一种高效精准的隧道裂缝病害后处理算法,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的预测分割掩码,以连通域判别细化算法与端点聚类实例区分算法处理掩码断裂情况,实现了隧道裂缝骨架精准提取和实例区分.以长度计算和灰度差异值宽度分类算法实现了裂缝长宽特征的计算,长宽计算准确率分别为92.2%与 86.3%.

    裂缝病害语义分割智能计算DeepLabV3+

    双相机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测量场误差分析与现场评定方法

    张丹王伟峰黄桂平王新萍...
    1725-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相机工业摄影测量系统不同应用场景下实测精度与标称精度不匹配的问题,对系统网形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当物方测量点交会角大于45°,测量点与基线水平夹角介于28°~68°,竖直视角不超过23°,且测量点位于双相机工业摄影测量系统纵深方向[0.4B,1.3B]范围内时,测量点的精度较高,超过该范围,测量点的误差将变大.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一种采用双相机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对测量场内规定位置标准尺长度测量,通过比较标准尺测量值与标称值差异,快速评定系统测量场精度的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评定双相机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测量场精度,对于保证系统现场作业质量,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双相机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测量场校准标准尺

    缔合Legendre函数的快速插值计算及其在六边形网格模型重力异常计算中的应用

    李新星范昊鹏万宏发范雕...
    1737-1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局部区域非等纬度分布点的超高阶次球谐综合计算效率较低,本文深入研究了缔合Legendre函数的插值算法,结合模型重力异常求解的展开式,提出了超高阶模型空间重力异常插值快速计算方法,为了验证本文方法在东西狭长分布的点集更具有应用优势,采用球谐旋转变换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2160阶次EGM2008模型计算日本地区同一高度的30 303个非等纬度分布的六边形网格点处模型重力异常,插值快速计算方法相比逐点计算,在误差不超±0.005 mGal水平下,计算耗时从3 669.41 s缩减到98.05 s,同时经过球谐旋转变换,将南北狭长的日本区域点集旋转为东西狭长分布,使得上述相应计算内容的耗时进一步由98.05 s缩减到19.06 s,计算效率相比最初方法提速比达到近200倍,有效解决了非等纬度分布点的超高阶模型重力异常快速解算的效率难题,且验证了该方法在东西狭长分布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提速比.

    地球重力场模型球谐综合勒让德函数六边形网格球谐旋转变换插值方法

    顾及温度效应改正的多星敏感器角速度重建方法

    胡丹怡吴云龙肖云仇越...
    1748-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精度卫星姿态控制是卫星重力数据预处理的重要环节.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GOCE)卫星搭载的关键荷载星敏感器在低轨运行状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间环境的温度变化影响,导致星敏感器视轴夹角(IBA)存在2"~14"偏移,直接影响卫星姿态的精度.定量分析温度效应对卫星姿态的影响,精确测定卫星角速度,是卫星数据预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高精度重力梯度分量构建的精度.本文基于GOCE卫星任务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多星敏感器联合姿态四元数的温度效应改正方法,包括星敏感器之间的相对姿态偏移量构建为温度相关线性函数,结合星敏感器各轴的精度差异建立加权矩阵,依据最小二乘原理得到最优姿态四元数重建角速度.同时,在原始姿态数据的解算中,构建一种对数四元数Hermite超曲面内插方法进行数据优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改正后的星敏感器姿态四元数计算出的IBA与参考框架信息对比无明显偏移.且经过温度效应改正后,星敏感器各轴角速度噪声水平大幅下降了约两个量级,精度达到10-10 rad·s-1,显著提高了角速度重建的精度,各轴角速度精度保持良好一致性.基于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重力梯度迹的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星敏感器视轴夹角姿态四元数温度效应Hermite超曲面内插

    附加自适应短时高程变化率约束的PPP/INS紧组合增强模型

    程建华陈思成臧楠程思翔...
    1761-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信号在城市高遮挡环境下受复杂干扰引起的质量下降甚至中断问题,常引发精密单点定位/惯性导航系统(PPP/INS)紧组合导航误差发散.基于常值高程假设提出的传统高程约束模型虽可有效抑制平缓路面下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累积,但因其无法合理地适应路面高程变化而难以增强高遮挡环境下的PPP/INS紧组合模型.本文顾及载体运动中短时高程变化率相近的特性,提出一种自适应短时高程变化率的高程约束PPP/INS紧组合模型.采用模拟的遮挡环境和真实的城市环境下的车载试验验证本文模型有效性.在真实城市环境试验中,相比于无约束、顾及高程变化定权的高程常值约束、历元间高程常值约束3种PPP/INS紧组合模型,本文模型在高程方向上定位精度分别提升52.2%、49.2%、70.9%.

    PPP/INS顾及短时高程变化率约束高程约束随机模型卫星信号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