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院校学生对外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

    沈悦
    16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职业院校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21世纪对人才要求,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无论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还是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对外交流项目都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目前,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学生的对外交流工作,然而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外交流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职业院校学生对外交流问题对策

    深入学习2018-2019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对中文核心来源期刊文献的分析

    王子腾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8-2019年北大中文核心来源期刊中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梳理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四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再研究可以应用到对其他问题域的探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研论文中文核心来源期刊

    新时代下周恩来精神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发挥的作用

    袁野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位的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大环境多样化,青年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思想极为活跃,思想观念错综复杂,大力在大学生中弘扬周恩来精神,创新周恩来精神内涵,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想观念多元化创新周恩来精神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帕哈尔丁·赛福丁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发展。而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是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前进方向。因此加强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正确途径,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更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共同活动方式"理论研究

    陶群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共同活动方式"理论以现实个人为基础,"共同活动"的主体就是作为人类创造自身历史的对象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形成共同的生活,社会与历史,这就构成了"共同活动"的内容,这些"共同活动"需要用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然而生产方式是最能体现人类生活的"共同活动方式"。"共同活动"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个人通过一定的生产活动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而组成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本文从"共同活动方式"理论的产生以及从其实践特征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挖掘"共同活动方式"的本质意义。

    "共同活动方式"生产力实践

    马克思人学思想以人为本的当代体现

    袁炳昊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也就是对以人为本的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是与人的地位的提升和人的发展成正比的。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放人、发展人,使"每一个人"、"一切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的社会真正成为"自由人联合体"。尽管马克思所指认的这种理想的人、理想的社会,还远未实现、远未具备实现的条件,但随着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平、发展与合作所带来的新的时代潮流,以及国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人的生存境遇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时代的变化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依据新的时代背景,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在探索与创新中逐渐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中国道路的崛起使中国人获得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使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的变化,都使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凸显出其独特的价值。

    人学思想当代价值以人为本

    探讨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胡佳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多种形式而建设的,而且这些形式是一直深入推进的。将先进典型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来,这种手段以及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非常有效。在我国先进典型所具备的崇高精神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树立先进典型的基本原则,然后概述了发挥先进典型的潜移默化功能,最后详细的分析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以供参考。

    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解读

    刘斌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属于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办学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知识水平与同级学生相比仍然较低,需要不断地完善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学习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思政教育的力度。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深入分析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解读

    国学思想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封春艳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党校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广大学员真正深入领悟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把握其中的深刻内涵,就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可以更多地引入国学思想,这样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来说,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国学思想融入的基本遵循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国学思想教育的严密性,要增强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国学思想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交流。

    国学思想党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用

    积极教育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可行性探析

    江海珍张俊
    177-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针,其提升有赖于科学的教育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此,引入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积极教育理念,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两个方面,探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积极教育理念的可行性,旨在形成助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积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高职学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