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长江大学

张昌民

月刊

1673-1409

xb_zkb@yangtzeu.edu.cn

0716-8060971

434023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渝东武隆向斜构造特征及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陈孔全闫春明汤济广庹秀松...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分辨率地震数据,结合野外照片、节理数据等资料,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系统解剖了武隆向斜的构造特征,恢复了其应力期次,并以武隆向斜内部胡家园断层为例探讨了 SN向构造对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将武隆向斜划分为3个构造层:基底构造形变层控制了盖层主体形态;下构造形变层主要发育NE向逆冲断层;中构造形变层局部发育断弯褶皱形态.武隆向斜中、下两套构造形变层的主体形态受SN向的胡家园断层改造强烈,中燕山期,受NW向挤压应力作用,原始武隆向斜逐渐形成,晚燕山期受左行扭动作用的EW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SN向胡家园断层,将原始武隆向斜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其中东部火炉向斜页岩气构造保存条件破坏强烈,西部武隆向斜构造改造较弱,构造封闭性强,有利于页岩气储存,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有利目标.

    构造特征页岩气武隆向斜胡家园断层保存条件

    阿尔凹陷阿尔29区块腾一上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唐小玲潘勇利武跃伟马黎敏...
    11-1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腾一上段(K1bt1upper)含油层系逐渐被落实,为了明确阿尔凹陷阿尔29区块腾一上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钻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物性以及压汞等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腾一上段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灰色长石岩屑砂岩、复成分砂砾岩,具有岩石成分成熟度低、黏土矿物特征演化程度低的特点;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属于特低孔-中孔、超低-低渗透孔隙型储层,孔隙结构综合分类为中-差级,当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联合发育时,具有较强储渗能力.腾一上段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物源、湖平面变化及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的空间展布、非均质性及矿物成分,就矿物成分而言,石英含量越高,渗透性越好;机械压实和黏土矿物胶结作用造成孔隙度的衰减和孔隙喉道复杂化,而溶蚀作用则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条件.

    阿尔凹陷腾一上段储层特征影响因素溶蚀作用

    变窗重建算法和自适应SegNet网络在地层层序划分中的应用

    邵广辉高衍武张苏利肖华...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技术以批量处理数据、解释时间短、解释精度高等特点,为地层自动划分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由于测井数据维度高、样本数量有限、相邻样本间特征相似等原因,深度学习存在着样本独立性与可靠性等问题.面对复杂的地下结构和不整合面,特别是在样本质量差、样本数量少的情况下,常规深度学习方法很难准确划分地层边界.考虑到测井数据属于小样本数据、数量有限且质量较差,不利于模型的训练和构建,因此拟采用可变窗口波形重建算法增加训练数据量,根据原始波形的特征生成重建波形,模拟不同速度下模型的波形特征,对部分原始测井数据进行人工分层重建,将重建后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输入到自适应可变卷积核尺寸的SegNet网络中,使用训练好的SegNet来解决复杂的地下结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可变卷积核尺寸的SegNet网络可以在多个尺度上拟合地震数据中的断层和不整合面,达到更好的分割效果,且具有良好的识别效率和较强的鲁棒性.

    深度学习自动地层对比可变窗口波形重建算法自适应可变卷积核尺寸网络

    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发育模式及测井划分方法

    肖华张啸高衍武毛晨飞...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火山岩顶部风化壳油气藏勘探获得重要发现,但是对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认识不清,缺乏有效的测井划分方法.以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石炭系为例,通过地质和测井资料对火山岩风化壳结构、响应机理及发育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基于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建立风化壳指数模型,形成了一种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的测井评价方法.为寻找风化壳优势储层及后期的试油射孔提供了参考,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后期火山岩风化壳油气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火山岩风化壳风化壳结构储层发育模式测井划分试油选层

    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

    曾静波高衍武石志强张凤生...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海相页岩相比,海陆过渡相页岩具有更复杂的岩性及更强的非均质性,常规的基于矿物组分的三端元岩相划分方法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精细而准确地反映岩性及非均质性的变化.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2段3亚段(P1s32)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X衍射、岩心薄片、有机碳等实验资料实现以"沉积环境指示+有机质+矿物组分"为核心的有利页岩岩相划分,通过岩心与测井资料的相互标定,总结出不同页岩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在选取敏感测井参数的基础上应用贝叶斯判别法建立不同页岩岩相的测井识别方法.研究结果显示:①目的层主要发育有3大类7小类11个细分页岩类型,其中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富有机质混合质页岩具有较好的有机质、物性、含气性及脆性指标,是最优的页岩类型,其次为富有机质黏土质页岩及中有机质黏土质页岩,并且同类页岩中厌氧型页岩各项参数指标相对更优;②通过选取密度中子包络面积、声波电阻率包络面积、伽马去铀伽马差值、深浅电阻率比值、脆性指数、钍元素含量共6条敏感测井曲线建立贝叶斯判别方程,能准确有效地识别研究区P1s23的不同页岩岩相类型.研究结果可为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后续参数精细评价及压裂选层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海陆过渡相鄂尔多斯盆地岩相划分测井响应测井识别

    相邻点渗透率级差在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以惠州凹陷H油田为例

    李庆明戴建文衡立群王华...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储层构型研究还是流动单元分析,界面的识别是关键.相邻点渗透率级差是相邻两个数据点的测井解释渗透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对于由沉积、成岩作用变化引起的储层孔隙结构和物性变化非常敏感.引入相邻点渗透率级差这一新参数,可有效弥补测井曲线对低级次界面识别能力不足的缺点,提高界面识别的精度,明确3级和5级构型界面的存在及其准确位置,将储层构型研究推向更深层次;利用相邻点渗透率级差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可快速识别流动单元界面,计算流动单元分类的界限值,并明确各类流动单元的地质含义.

    储层构型流动单元界面识别相邻点渗透率级差层次分级

    低频超声测井仪主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何小英刘付火吴爱平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频超声测井仪声波发射、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于一体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DSP+FPGA异构控制技术的新型主控系统.该系统使用DSP作为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井下电缆遥传通信,根据接收的指令产生控制时序,使用有限状态机完成工作流程控制,创新性地采用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健康度评估方法评判仪器工作状态.使用FPGA作为从控制器,采用指令-数据通道独立控制方法实时转发控制指令,同步声波激发与采集,实时接收声波数据.采用基于自定义并口-双口 RAM的协同通信机制完成DSP与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差分传输技术实现与发射系统、采集系统之间的通信.测试表明:该主控系统通信误码率低,控制实时性高,状态评估准确,具备声波发射、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一体化控制能力,满足低频超声测井仪控制要求.

    低频超声测井仪DSP+FPGA异构控制加权马氏距离协同通信机制

    非均匀网格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测深法正演模拟

    章惠杜利魏广仁隋少强...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正演模拟中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采用非均匀网格有限差分进行了大地电磁响应计算.基于二维大地电磁方程,推导出非均匀网格剖分下的TM极化模式的大地电磁方程的差分格式.通过均匀半空间模型和低阻异常体模型的正演模拟,验证了非均匀网格差分法的正确性,非均匀网格差分法可以准确反映出复杂模型的大地电磁响应特征,识别异常体分布范围.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模拟有限差分法非均匀网格

    一种抗高过冷度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的合成与评价

    王雷宋志康许文俊罗娟...
    71-7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在高压低温并具有游离水的环境条件下极有可能在井下和地面管道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造成井筒的堵塞以及其他安全问题.注入动力学抑制剂是目前最环保高效的方法,但在高过冷度的环境下,抑制性能微弱,因此有必要研制具有抗高过冷度的新型动力学抑制剂.制备了含多重氢键的功能单体UpMA,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主单体,含多重氢键结构的UpMA单体作为功能单体,二者共聚制备出新型动力学水合物抑制剂PVP-UpMA,采用温压扭矩法综合评价水合物抑制剂的抑制成核性能以及抑制生长性能,并通过考察耐用过冷度、诱导时间以及气体消耗量等参数评价该抑制剂在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抑制性能.结果表明,PVP-UpMA的耐用过冷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小幅度增大,且1%PVP-UpMA的耐用过冷度(6.45 ℃)明显优于商业PVPk90(4.11 ℃)以及Luvicap EG(3.36 ℃);1%PVP-UpMA抑制性能随着过冷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高过冷度(7.5 ℃)下诱导时间仍超过200 min,气体消耗量同纯水相比降低75%以上;PVP-UpMA在7.5 ℃过冷度下最佳质量分数应低于1.5%.虽然PVP-UpMA环境效益一般,但经济效益较好,有望替代现场传统热力学抑制剂.

    天然气水合物抗高过冷度新型动力学抑制剂抑制性能评价温压扭矩法

    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忠维李贤宏蔡鑫崔传智...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密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对致密储层压裂开发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指标多忽略改造区内裂缝发育情况.提出新的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表征指标,即拟裂缝密度,并以HN油田AP区块为例,分析复杂裂缝发育程度影响因素,且将其运用于指导实际矿场井.研究发现,随着应力差增加,拟裂缝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储层渗透率增加,拟裂缝密度降低,且降低趋势由慢变快.在HN油田AP区块所受应力、天然裂缝发育情况下(应力差10 MPa,两组天然裂缝同时发育),当射孔角度为0°、压裂液黏度为0.4 mPa·s时,能够获得最佳的压裂改造效果.将以上参数优选结果运用于指导矿场实际APX直井压裂,APX直井产量递减趋势得到了有效缓解,且在压裂12个月有效期内增油量1 900 t.

    致密储层复杂裂缝定量表征影响因素分析拟裂缝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