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井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陆大卫

双月刊

1004-1338

cnpcwlt@126.com

029-88776025/6327

710077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丈八五路50号

测井技术/Journal Well Log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测井行业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全国1286种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408位,在陕西省636种入源期刊中列第13位,能源学科类28种入源期刊中列第9位。目前已被国内外六家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方位侧向电阻率成像随钻测井仪软聚焦仿真分析

    唐章宏阳质量陈刚张国艳...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钻方位侧向仪器工作时,由于钻铤长度较长,使表面电位衰减严重,钻铤流出的电流会产生轴向分量,不能严格垂直于钻铤表面流出,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针对该问题,根据方位侧向电阻率成像随钻测井仪(RIT)的电极结构,设计5种软聚焦工作模式,并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方位侧向电极电流和视电阻率的计算表达式;软聚焦工作模式可模拟不同源距的对称天线同时工作,以保持钻铤表面等电位,并通过线性叠加差值近似的方法获得更精确的轴向电流.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不同软聚焦工作模式在渐变薄互层的响应,并与原始测井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软聚焦方法能平滑单个发射天线界面处存在的尖峰现象及台阶现象,对薄层的识别及视电阻率计算更加准确,对仪器实际测井数据资料解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钻电阻率测井方位侧向电阻率电位衰减软聚焦探测特性

    川南长宁页岩气储层有机质成熟度测井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邱定国闫建平郭伟廖茂杰...
    14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受多期构造运动引起沉降与抬升等作用的影响,使其在不同区域上的热演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机质成熟度是评价页岩气储层热演化程度的重要参数.利用地球化学、激光拉曼、沥青反射率、物性、含气量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川南长宁地区页岩井有机质不同成熟度的热演化特征,厘定出不同成熟度范围下的敏感测井响应,利用变形ΔlogR法、多元回归法、CatBoost算法计算不同成熟度类型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并对比了计算效果与适用性.结果表明:①基于有机质出现石墨化前后热演化特征及RO对敏感电阻率曲线的影响,以有机质石墨化的RO下限值3.5%划分出过成熟阶段Ⅰ和过成熟阶段Ⅱ这2种类型.②过成熟阶段Ⅰ的特征为孔隙度高、含水饱和度低、含气量高、电阻率高,电阻率(Rt)曲线和声波时差(AC)曲线重叠差异效果弱,Rt—AC测井曲线颜色成像图显示为"紫+红"模式;过成熟阶段Ⅱ的特征为孔隙度低、含水饱和度高、含气量低、电阻率低,电阻率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重叠且具有明显幅度差,Rt—AC测井曲线颜色成像图显示为"蓝+暗红"模式.③CatBoost法优选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中子、电阻率这4条曲线作为输入变量,过成熟阶段Ⅰ、Ⅱ型的RO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5,取得了较好的有机质成熟度预测效果.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验数据不连续的缺点,为判识页岩气储层热演化阶段及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提供了依据.

    川南地区页岩气储层石墨化作用有机质成熟度测井计算方法

    声波测井多尺度成像方法在压裂效果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孙学凯余春昊张浩周炬锋...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记录了丰富的井筒声场信息,各类声波的探测视角和深度各有不同,是实现地层精细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基于储层压裂评价的需要,主要阐述常见阵列声波测井数据中可利用的成像方法系列,即基于斯通利波的井壁裂缝成像、基于纵波的径向声速层析成像和基于反射声波的远探测成像,分别对应浅(探测深度小于0.3 m)、中(探测深度约1.0 m)、深(探测深度大于5.0 m)这3种探测尺度.为适配压裂评价场景,重点讨论斯通利波成像过程、径向声速层析的正反演机制以及远探测的优化成像策略.实际中,首次将此测井声波多尺度成像技术应用到中国西部某储层压裂,分别对压裂前裸眼井和两次压裂后采集的3次阵列声波测井数据执行成像处理和统一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与现场应用结果相吻合,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明确压裂裂缝在近场—远场的变化关系提供可视化依据.

    阵列声波多尺度压裂评价径向层析远探测

    基于Stacking算法集成学习的页岩油储层总有机碳含量评价方法

    宋延杰刘英杰唐晓敏张兆谦...
    16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油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而传统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精度较低且普适性较差,机器学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但结果存在不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页岩油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基于有机质岩石物理特征和不同总有机碳含量测井响应特征的深入分析,优选出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作为总有机碳含量的敏感测井响应,并将其作为输入特征,以岩心分析总有机碳含量作为期望输出值,分别建立了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了以决策树模型为基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为元模型的Stacking算法集成学习模型.利用B油田A区块的岩心样本数据和实际井数据对不同模型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算法的集成学习模型的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最高,相较于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的ΔlgR法,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因此,基于Stacking算法的集成学习模型为该研究区最有效的总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这为准确地评估页岩油储层的生烃潜力、确保页岩油储层的高效开采及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页岩油储层评价总有机碳含量决策树支持向量回归机Stacking算法集成学习

    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决策树测井识别方法

    路菁刘秘王晓畅
    17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是开展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与关键.为建立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的复杂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方法,以元坝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为例,结合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及地质资料,明确不同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涵盖不同沉积微相岩石物理与测井曲线形态差异的智能识别样本集.针对现有C4.5决策树算法在缺失属性样本分类问题中表现出的建树结构复杂、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原理的适用于缺失值问题的决策树新方法,降低了建树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运算效率.经7口井检验,沉积微相识别符合率达到90%以上,新方法丰富并完善了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为利用测井资料开展复杂礁滩相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划分提供可靠依据.

    元坝气田长兴组沉积微相测井识别决策树法碳酸盐岩改进的决策树法

    基于恒定梯度编码一维选层T2谱的胶结砂岩层析成像方法

    吴土荣陈金定张群赵希春...
    190-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磁共振成像是探究岩心尺度非均质性的先进技术,受岩石复杂性和编码技术影响,现有方法效果不佳.基于梯度场的二维/三维核磁共振技术成像容易但信噪比低,无梯度场的传统选层T2谱(频率编码/相位编码)方法效率低.该研究提出恒定梯度编码一维选层T2谱层析成像方法,做到了成像数据体量小、信噪比高且信号更完整.层析T2谱图像及其热度分布,能够有效表征毛细管压力和成岩作用对流体非均匀分布的影响.饱和油状态时,T2谱层间差异性反映成岩作用影响.高饱和油阶段,轴向热度图反映了低毛细管压力游离油的脱出规律.完全驱替后毛细管压力进入稳定状态,轴向热度图反映了微孔中吸附油赋存状态的差异.该技术在胶结砂岩气驱油实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解析强非均质岩石渗流规律有重要作用.

    岩心核磁共振T2谱成像梯度编码毛细管压力非均质性

    超高温随钻测量系统中的电源技术

    樊懿锋毛为民艾维平王飞...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温随钻测量仪器要求井下供电电源具备可靠性高、抗高温、体积小等特点,目前国内尚无成熟产品.介绍了一种井下稳压电源模块的设计方案,该电源基于非隔离型直流变换器交错并联BUCK拓扑,以CISSOID公司的CHT-MAGMA高温脉宽调制器作为主控芯片,采用推挽驱动器对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逻辑电平进行功率放大,再经脉冲变压器实现了功率管隔离驱动,确保两路交错驱动脉冲能够驱动MOS(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管可靠导通与截止,实现高效电源变换.结果表明,该电源模块的转换效率在全温度范围内达86%以上,能够较好地满足随钻仪器在井下超高温环境下的供电要求.

    随钻测量脉宽调制交错BUCK补偿网络隔离驱动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地质分层技术及应用效果

    高源姚卫华蔡少锋李良...
    20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分层是地质研究的基础,实际工作中地质人员进行大量井的地层划分,工作量大,且不同地质研究人员分层差异较大,分层结果不稳定.根据地质分层任务的特征,对比卷积神经网络、关注分层边界的卷积神经网络、掩码自编码器这3种大数据分析算法,优选掩码自编码器算法进行地质建模.根据地质分层任务的特殊性,结合地质构造,加入条件随机场进行层位顺序约束,对掩码自编码器算法进一步优化.以XX油田A、B区块作为研究示范区,建立地层划分样本,构建地质分层模型,实现二级地层全井段划分以及三级小层精细划分,均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并实现了利用探评井预测开发井.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分层结果稳定性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批量井快速预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掩码自编码器地质分层智能分层技术

    二维核磁共振组分定义方法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高树芳张晓秋李贵梅陈文安...
    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斜坡区岩心、实验资料表明E32地层具有岩性复杂、纵向变化快的特点,其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油藏存在较大的差异.该类油藏具有油水同出特点,准确识别流体性质是目前测井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受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的影响,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交会图法等常规流体识别方法对此类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存在局限性.采用二维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组分的流体类型,即通过绘制深感应电阻率与总水孔隙体积交会图确定大孔隙中流体组分类型.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斜坡区新钻井W2井储层流体性质,并优选射孔井段进行试油,试油日产油13 m3,证实了该方法适用于该类储层.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二维核磁共振组分定义方法在流体识别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其对复杂岩性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精度,同时该方法对于其他类型储层二维核磁共振组分定义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测井解释复杂储层页岩油藏流体识别核磁共振测井T1—T2谱柴达木盆地

    基于砾石母岩成分的火山碎屑岩储层评价方法

    董磊李文涛丁永浩张志国...
    22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盆地断裂系统复杂,具有"多物源、短物源、相变快"的断陷盆地特点,T组发育一套稳定的砂砾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受火山作用、水动力、物源等多方面影响,岩石中普遍含有凝灰质,火山碎屑岩广泛发育.通过岩石薄片实验分析可知,砾石母岩成分多样,主要为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粗面岩、泥质粉砂岩、玄武岩、凝灰岩等,且不同矿物组分骨架参数变化大.这导致储层孔隙度计算精度低、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识别难等问题.以岩石薄片分析及钻井取心精细描述为基础,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不同砾石母岩成分类型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以地质和电化学实验为基础,确定凝灰质基质部分(泥粒级以下)与黏土具有相似的附加导电性,几乎所有测井响应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部分细粒物质的影响.因此,把凝灰质基质部分和沉积岩中的泥质含量统一,首次提出用"泥质+凝灰质"(下文简称"泥+灰")含量替代泥质含量,并计算"泥+灰"的含量,消除凝灰质对火山碎屑沉积岩储层导电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储层评价、地质建模、压裂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火山碎屑岩砂砾岩母岩成分凝灰质泥质含量储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