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井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陆大卫

双月刊

1004-1338

cnpcwlt@126.com

029-88776025/6327

710077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丈八五路50号

测井技术/Journal Well Log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测井行业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全国1286种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408位,在陕西省636种入源期刊中列第13位,能源学科类28种入源期刊中列第9位。目前已被国内外六家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电阻率测井流体识别研究现状及展望

    袁立鑫武宏亮冯周田瀚...
    273-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阻率测井是目前流体识别的主要手段,但其在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特殊矿物发育等特点的储层中不易准确判别流体性质.为解决复杂储层流体识别问题,基于非电阻率测井技术衍生出了一系列方法,该文分别阐述其判别流体性质的原理、应用实例以及适应条件.针对非电阻率测井流体识别方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二维核磁共振可结合实验室刻度进行流体识别图版优化,并且在数据采集质量及处理效果提升的基础上发展三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利用斯通利波直接反演流体表征参数,并开展大量实验、模拟完善氯元素产额校正理论以形成稳定氯离子流体识别法,尝试基于岩性扫描测井仪器Litho Scanner等提取快中子截面进行流体识别;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图谱流体信息提取及性质区分.开展多测井技术联合识别流体性质方法研究,并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流程.

    非电阻率测井流体识别测井新技术复杂储层综述

    样品尺寸对脉冲穿透法声速测量误差的影响

    李嘉慧陈德华何晓张秀梅...
    290-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心的声速测量能够提供关键的储层地质信息,对储层评价和地质模型构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脉冲穿透法是一种常用的声速测量方法,但它要求样品尺寸远大于波长(约10倍).当特殊场景如需在测井信号主频8~20 kHz下测量样品声速时,被测样品长达数米,不仅制备困难,还存在声波信号衰减大的问题.关于试样尺寸能否缩小或能缩小到什么程度的定量研究很少见到公开报道.该文将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系统定量地研究了圆柱状样品长度及直径与波长之间的比值对脉冲穿透法声速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为确保脉冲穿透法声速测量的准确性,建议样品沿传播方向上的长度不低于4倍声波波长,横向尺寸不低于2倍波长.研究结果突破了传统脉冲穿透法要求样品尺寸远大于波长的限制,为优化声速测量方法和提高测量精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声速测量低频脉冲穿透法样品尺寸误差分析

    基于正则化约束的方位伽马成像测井分辨率提高方法

    于华伟赵帅岳喜洲李国玉...
    30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钻方位伽马测井可以用于地层放射性强度分析及地质导向、储层界面识别,但受到统计误差的影响非常大,曲线和成像分辨率不高,特别是在对比度不高的地层中,这种影响更明显.为了提高随钻方位伽马测井的成像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仪器响应特性对方位伽马数据进行正则化处理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地层放射性强度.首先根据探测器响应原理,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得到方位伽马测井的响应灵敏函数,并验证得到的灵敏因子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构造正则化计算公式、调整计算参数对测量的原始方位伽马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该方法处理后得到方位伽马曲线的聚焦性能、对比度得到提高,避免了过去使用线性求解方法所导致的过拟合问题,且伽马成像分辨率有显著增强,薄层识别能力也得到一定改善.该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清晰的成像结果,提高仪器的地质导向能力和储层钻遇率.

    随钻方位伽马测井成像分辨率正则化放射性强度蒙特卡罗模拟

    低含水油水两相流等效介电常数模型

    曲婧慧刘兴斌刘冬梅邓宇恒...
    308-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容法测油水两相流含水率在油田的地面油水计量及井中的产出剖面分层测试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持水率(水相体积分数)的测量需要建立油水两相流持水率与传感器电容的关系,为此需要建立混相等效介电常数与持水率的理论模型或经验模型.由于油井采出的地层水以及地面实验室标定所用的自来水在低频和中频时均具有良好导电性,因此,单纯考虑介电性而不考虑导电性会对持水率测量的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电介质极化的有效电场理论,在低含水且油水状态为精细泡状流条件下,将水视为良导体,建立了油水两相流等效介电常数模型.按此模型,油水两相流的等效介电常数只取决于持水率和油相介电常数,与水相介电常数以及水相电导率无关,初步实验验证了模型正确.该研究对于油为连续相时油水两相流的含水率传感器的设计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油水两相流电容持水率计持水率有效电场等效介电常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预测

    陈宇家王巍任利剑王兵...
    317-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是制定和调整开发方式的基本依据,为克服传统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过度依赖三维地质模型和渗流机制的可靠性,采用BP神经网络(ANN)方法,在研究区油藏精确描述工作及生产动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包括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在内的12类参数作为基本数据集,通过参数相关度分析、主控因素优选,建立了研究区单井年累计产液和平均含水率的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研究区产液及产油能力逐渐下降,含水呈逐步上升趋势,2年后区块预测累计产液13.7×104 m3,同比下降25.6%;预测年累计产油量4.7×104 t,综合递减率为31.9%;2年后区块平均含水率达到58.1%,局部区域油井出现水淹情况,含水率突破98%.研究表明,BP神经网络具有简单高效、误差较小等优势,降低了油田开发动态预测的难度和工作量,适用于样本数据集较大的油田开发问题,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动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开发动态预测低渗透油藏BP神经网络多变量预测注水开发

    基于流固耦合传热模型的井下注天然气流量测量仿真研究

    于继飞杨树坤幸雪松邹明华...
    326-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气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生产寿命的措施,将气体(天然气、二氧化碳、空气等)通过注入井注入到油层中,以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有很强的驱动力,进而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综合考虑气源稳定性、成本、运输、腐蚀性及混相压力等因素,天然气或伴生气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选择.井下气体流量测量是实现精确定量分层注气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天然气组分不固定以及井下高温高压的复杂工况,其流量的精确测量及现场标定面临很大挑战.基于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对热式流量计在不同工况下的天然气流量测量进行仿真研究,模拟高温高压下的实验环境,建立气体质量流量与温差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为后续现场实验和测量提供有效指导.

    油井注气流固耦合传热天然气流量测量天然气物性参数

    "三桶油"密集成立新公司、新基地

    石油圈公众号
    333页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声波远探测传感器研究

    贺全龙陈涛孙劭伟陈文辉...
    334-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声波远探测仪器在超深井测井中面临"下不去、测不准、数据不连续"的难题,利用光纤传感器的抗电磁干扰、高灵敏度、小型化、连续测量、支持数据高速大容量传输的特点,开展基于光纤传感的声波远探测技术研究.根据光纤增敏原理,提出一种薄片式光纤传感器增敏结构,通过分析传感器的直径、增敏薄片数量和间隙、材料种类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得到最小相位噪声低至1.97 pε/Hz½的结构增敏光纤传感器,能够显著提升接收声波信号幅值24倍以上.同时验证了该传感器基于玻璃钢封装的声波信号的高效耦合及8000 m长距离的有效传输.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声波远探测系统,结合传感器阵列布设和系统有效封装,实现高灵敏声波信号的有效探测,解决传统压电传感声波远探测仪器的技术瓶颈,在井下噪声和声波远探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光纤传感器声波远探测相位噪声高灵敏度超深井

    随钻超声阵列测井仪激励电路设计

    王怡宁谭宝海苏远大张凯...
    34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随钻超声阵列测井仪获得的井壁反射特性可实时跟踪井身剖面,获取裂缝地层信息.随钻超声阵列测井仪激励电路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声波数据的质量.采用双极性脉冲激励的方式设计了一种随钻超声阵列测井仪激励电路,介绍了该电路的软、硬件设计,并进行了电路性能测试和实际测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路激励能量强,波形调节灵活,能够有效压制后续拖尾信号;同时测井信号清晰稳定,能够有效反映地层性质,为随钻阵列超声测井提供了技术参考.

    随钻超声测井仪器激励电路拖尾抑制井场实验

    三维感应线圈系极性检测方法与试验研究

    刘小玉江有宏白彦张培军...
    348-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分量线圈系是三维感应仪器的核心部件,检测其极性的正确是保障三维感应仪器正确测量的必要步骤.为了解决三维感应仪器线圈系极性检测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幅值和相位对三维感应仪器线圈系进行极性检测的方法.应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仿真了移动发射天线时的响应特征,得到了线圈不同接法时响应信号的幅值变化曲线,同时仿真得到了不同频率时信号处理电路的相移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利用试验验证幅值和相位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各分量线圈的极性.该方法已经在三维感应仪器中成功应用,应用效果表明可以提升三维线圈极性检测效率,保证线圈制作工艺的一致性,该成果也适用于其他感应类仪器.

    三维感应三分量线圈系极性检测线圈结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