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科学
财经科学

李萍

月刊

1000-8306

cjkx@swufe.edu.cn

028-87356528/87352248

610074

成都外西光华村55号

财经科学/Journal Finance &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财经类综合性刊物。探讨财经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介绍经济信息。主要栏目有:本期视点、经济时评、理论天地、香港经济观察、专论、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作者沙龙等。读者对象为:经济理论工作者、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引导和规范数字资本健康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盖凯程
    1-3页

    金融强国与金融高质量发展

    1页

    金融强国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

    罗荣华
    3-5页

    以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董青马张栋浩
    5-7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供给

    贾晋
    7-10页

    筑牢货币基石,建设金融强国

    尚玉皇
    10-13页

    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模式,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郭海凤
    13-14页

    金融科技"赋能"能否打破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壁垒"——来自银行业空间布局变动的微观证据

    李文芳胡秋阳
    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我国2011-2019年新三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信息经济学和金融地理学理论,系统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空间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空间壁垒",空间距离增加会加重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一"空间壁垒".但就不同性质的地理距离而言,金融科技对运营距离的影响比对功能距离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可能反映了金融科技在克服软信息跨组织层级传递的困难时存有局限性.机制检验显示,实现数字化信息对传统软信息的替代、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息甄别能力是金融科技发挥"破壁"效果的关键.金融科技的应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努力和企业的数字化信息沉淀等均是实现信息有效替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金融科技的"破壁"效果在交通欠发达地区、大型银行占比更高和竞争更激烈的信贷市场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更高的企业有着更为显著的体现.

    金融科技空间距离信息不对称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金融监管与金融诈骗治理——来自法院裁判文书案件信息的证据

    冯永琦魏岚
    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数字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金融诈骗这一现象却屡禁不止,数字技术与金融监管都是金融诈骗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1-2021年297个地级市115482个法院裁判文书案件信息,研究了数字技术对金融诈骗治理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发展对金融诈骗治理存在非线性影响.其中,数字技术对信用卡诈骗治理存在非线性影响,但对集资诈骗治理存在负向的线性影响.第二,数字技术通过银行竞争度和信息扩散度两种途径对金融诈骗治理影响显著.在数字技术较低的水平下,数字技术通过提高银行竞争度对金融诈骗治理起到抑制作用;在数字技术较高的水平下,数字技术通过提高信息扩散度对金融诈骗治理起到促进作用.第三,金融监管在金融诈骗治理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但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的信用卡诈骗治理和集资诈骗治理中,金融监管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在中部地区,只对信用卡诈骗治理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西部地区全部类型的金融诈骗治理中,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都不显著.

    数字技术金融监管金融诈骗治理法院裁判文书

    现代世界体系中资本积累数字金融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俞使超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积累金融化是现代世界体系运行的轴心,数字金融化则是资本积累的最新表现形式,且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已经从服务于产业资本转化为控制产业资本.随着数字信用和数字货币的发展,数字金融资本的扩张速度远超经济的真实产出能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使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资本积累数字金融化一方面带来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非理性繁荣,另一方面加剧了西方国家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加速了现代世界体系自我扬弃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探索中国式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现代世界体系资本积累数字金融化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