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控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金钢

月刊

1000-8829

cmct634@163.com

010-65665485、65665486

100022

北京2351信箱《测控技术》杂志社

测控技术/Journal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期刊创刊于198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测控技术》杂志的网站 www.mct.com.cn 于2005年9月开通,登录该网站,作者可以投稿和查稿,读者可以浏览测控行业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动态,可以在线订阅杂志和征订广告,也可以点击网站的“读者信箱”发布您的要求,在那里我们会及时给您答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航空导线切断标识图像识别

    金莹莹唐健钧叶波蒋伟...
    56-6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线束自动布线过程中导线切断标识图像漏识别及误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及最小重构误差标签传递的加权K近邻(Minimum Reconstruction Error Propagation K-nearest Neighbor,MREP-KNN)半监督切断标识图像分类方法.利用改进OTSU阈值分割方法分割出前景目标,提取前景目标旋转不变模式LBP纹理特征及几何特征作为目标特征向量,将目标特征向量输入训练好的MREP-KNN分类模型进行分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REP-KNN能够在已知标签训练样本较小的情况下,利用最小重构误差将已知样本标签传递到未知样本,扩大训练样本,最后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在标签数为12时,分类正确率达93.69%.

    图像识别半监督学习标签传递切断标识图像

    基于YOLO v3算法的不同主干网络对织物瑕疵检测

    谢景洋王巍刘婷
    61-6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布匹瑕疵检测中由于输入图片尺寸较大导致检测速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使用轻量化的Mo-bileNets、更细粒度多尺度特征的Res2 Net修改YOLO v3主干网络的两种方案.在相同条件下训练3种YOLO v3网络,实现了对20种缺陷的检测.对比搭载3种主干网络YOLO v3算法的参数量、检测速度和精度,利用可视化工具Grad-CAM研究3种主干网络对缺陷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搭载MobileNets主干网络的参数量是原始网络的1/3,检测速度提高30%,并且在精度上mAP值达到31.22%,接近原始网络的32.54%.Res2 Net的细粒度多尺度特征结构在布匹瑕疵检测上没有明显优势.Grad-CAM可视化结果表明MobileNets主干网络在特征提取上更专一.

    YOLOv3主干网络替换织物瑕疵检测Grad-CAM

    基于ICP的机载FC网络性能评测

    崔西宁郝玉锴戴小氐吴姣...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核心处理机(ICP)作为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其网络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性能.为了改进ICP软硬件设计,提高ICP系统的整体性能,解决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通信效率问题,针对某型飞机ICP的统一FC网络的性能展开测评,在确定了平均传输率和平均传输时延的前提下,搭建测试环境,在单接口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广播式传输测试和有负载的多对并发测试,采用优先级队列调度和加权轮询调度算法相结合的调度算法.通过在拓扑模型上进行实验,模拟ICP工作环境下FC网络的性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ICP互联网络综合评价方法,为IMA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改进提供了帮助.

    航空电子系统ICPFC网络指标体系性能评测

    面向能力的航天业务网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方法

    郭志亮杨勃航杨宝军董文文...
    74-7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识别航天业务网信息系统安全需求,指导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提出一种面向能力的安全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以信息系统承担职能为起点分析获取能力目标集,给出安全需求推理机模型识别安全资源需求,使用重叠度指标确定安全资源优先级,生成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列表.在航天业务网某区域中心进行实际应用与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基于威胁的安全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安全资源需求的科学性,实现信息系统安全投资高效费比.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面向能力航天业务网

    枢纽机场航站楼内低成本连续定位优化方法

    王建伟上官伟蔡慧敏芮涛...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民航事业正在飞速发展,随着运输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机场规模不断扩建,旅客在建筑面积巨大且结构复杂的航站楼内,无法精确定位旅客在航站楼内的位置,因此为旅客提供精准定位的位置服务需求与日俱增.结合航站楼内的蓝牙信号传输特性设计了基于EFK的融合定位算法以提高旅客定位结果的连续性,结合人员密集流动、走行路径的不同设计了基于粒子滤波的地图匹配融合定位算法,进一步提高旅客的定位精度.在开发环境下设计并实现枢纽机场航站楼内定位软件,并对提出的航站楼内定位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在实验人员走行过程中,可有效改善在航站楼内的定位效果.

    航站楼内环境特征分析蓝牙信号特性连续融合定位算法地图匹配算法

    基于PLCnext技术的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监控系统

    段志宏韩永胜靳光永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慧高速公路系统信息化、网络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采用传统机电设备的隧道监控系统已无法满足要求.提出了基于菲尼克斯PLCnext技术平台的隧道智能监控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软硬件设备,通过OPC UA、Proficloud技术,利用平台支持多协议、防火墙、高级语言编程等,实现数据共享、网络安全、算法集成和自定义等功能,为系统信息化提供数据、网络化提供安全保障,进而实现系统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控制器内置OPC UA Server、eHMI和防火墙,无须额外硬件,在提高了系统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通过云平台提供多功能服务使得隧道监控进一步信息化,为智慧高速的发展建设提供智慧方案支撑.

    智慧高速PLCnextOPCUAProficloud隧道智能监控

    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半球谐振陀螺在线故障检测

    王振伟李翔常勇李清华...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半球谐振陀螺的导航系统故障检测的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变化缓慢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灰色预测模型,将移动窗口初值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和最小二乘结合,对该类惯性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对处置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的残差信号进行建模,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从而实现了利用少量的历史数据对下一时刻数据的准确预测,达到对半球谐振陀螺实时故障检测的目的.详细描述了改进型灰色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步骤,并针对半球谐振陀螺的3种故障形式,与普通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进行在线故障检测.

    灰色预测故障检测移动窗口最小二乘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声阵列全矩阵数据重构方法

    吴斌刘萧冰焦敬品何存富...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全矩阵数据采集数据量大、采样时长随阵元个数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声阵列全矩阵数据重构方法.根据多阵元等幅同步有限次激励下采集的超声信号与全矩阵数据的压缩采样关系,利用多阵元等幅同步有限次激励下采集到的少量超声信号进行超声阵列全矩阵数据重构,并将重构数据用于缺陷的全聚焦成像.基于提出的数据压缩采集模式,开展了块状试件中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实验,并分析了稀疏变换基、激励阵元个数、激励次数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在75%压缩率下实现超声全矩阵数据的重构,重构数据与实际全矩阵数据的均方根误差约为6%,可用于缺陷的全聚焦成像.

    压缩感知无损检测超声相控阵全矩阵数据

    多源信息融合的引制一体化技术研究

    商旭升史志忠
    102-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是引信技术的一个新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对空中机动辐射源目标的毁伤效果,采用末段制导与引战配合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导引头、惯导和引信本身提供的导弹与目标信息,在末端制导过程中根据目标与导弹的相对运动信息进行实时弹目交会情况预测,结合给定的目标几何特征信息,实现了最佳起爆时机、起爆方向、目标杀伤概率等系统建模,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并验证了起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可进一步提高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效率和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

    引制一体化复合导引头起爆控制反辐射导弹引战配合

    混凝土抗渗仪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

    崔尧尧孙搏李红亮王喆...
    108-11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凝土抗渗仪现场使用不方便检测的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新的现场在线检测装置,巧妙地通过抗渗仪的排水口连接,利用抗渗仪的造压泵加压,进行压力示值、液面高度差的测量,通过上位机控制软件实时读取和处理数据,可以在不对抗渗仪进行拆卸、也无须安装夹具的条件下的进行检测工作,该装置完全满足JJF 1812—2020《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规范》对标准器的要求.经实验表明,该检测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混凝土抗渗仪在线检测压力计量液面高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