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保护
材料保护

徐军

月刊

1001-1560

bjb@mat-pro.com

027-83641679

430030

湖北省武汉宝丰二路126号

材料保护/Journal Materials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0年,是由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主办的全国性表面应用技术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中文核心期刊。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中国期刊提名奖,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机械研磨法制备Ni+WC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研究

    刘港刘静杨峰陈丽...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强化TA1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并提高其耐磨损性能,采用行星式机械球磨装置,在Ni与WC 2种粉末配比分别为1∶1、2∶1、3∶1、4∶1及5∶1的5种混合型增强介质下对TA1合金进行表面机械复合强化处理,在0.05 MPa氮气气氛下,设定转速为350 r/min,时间为8 h,对TA1钛合金进行表面机械变形+固相涂层复合强化处理,这种一步法表面复合强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能耗少、涂层选材灵活等优势.结果显示:TA1钛合金表面形成由Ni+WC涂层+形变细晶区组成的复合强化层,涂层区厚度在40μm以上,其中Ni∶WC为3∶1时所得复合涂层内部缺陷最少,且连续均匀.在5 N、10 N载荷下Ni∶WC为3∶1摩擦系数相较于其他比例低,摩擦区间更加稳定且持续时间更长.2种载荷下磨损量均较TA1原样少,其中Ni∶WC为3∶1的强化样磨痕深度、磨损量均优异于其他4种配比,因此减摩效果最为优异.此种Ni、WC混合增强介质下表层机械复合强化工艺可大幅提升TA1钛合金表层耐磨损性.混合增强颗粒涂层具有较强的减摩效果,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

    表面机械研磨Ni+WC复合涂层形变细晶耐磨损性能

    不锈钢双极板等离子喷涂TiC涂层耐腐蚀性研究

    徐秋爽杨德明吴景玉王红哲...
    171-176,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双极板的耐腐蚀性,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制备TiC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表征涂层的形貌与组织,采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电流制备的TiC涂层在PEMFC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C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比不锈钢基体低了1个数量级,表明该涂层可以有效提高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随着喷涂电流的增大,500 A的涂层显示出了最佳的耐蚀性和导电性,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电流的增大,粒子得到充分的熔化,使涂层致密度得到了提高,孔隙等缺陷减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大气等离子喷涂喷涂电流TiC耐腐蚀性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镀金前处理工艺探讨

    侯文斌彭勇殷金周冯银雪...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结合力和可焊性良好的金镀层,通过对前处理和材料表面金属化工艺探索试验,确定了在洁净的活化基材表面直接采用敏化和活化来实现铝基碳化硅材料表面异种元素自催化中心原子的均一性,再以硫酸镍体系进行化学镍沉积,最后通过电镀金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镀金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截面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镀金层表面颜色均匀,镀层厚度均匀连续且结合力良好,说明了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后续铝基碳化硅镀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铝基碳化硅金镀层结合力可焊性

    海上风电场防腐蚀标准对比分析与适用性研究

    劳景水邳帅毛会尔董文科...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上风电场防腐蚀的问题,通过收集行业内现有的标准规范,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特点,对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和适用性分析,总结出较适用的海上风电场防腐蚀标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当前主流的防腐蚀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包括金属表面处理、防腐涂料等;(2)海上风电场运行环境沿海区域与远洋区域特点以及两者在防腐蚀技术上的差异化需求,提出适用于不同地域的防腐蚀标准;(3)防腐蚀材料选取原则及其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单一材料及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能考核方法等;(4)对于远洋风电场,还需加强防腐蚀材料的性能评价及标准制定和更新等研究.本研究对促进我国海上风电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防腐蚀保护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风电场防腐蚀标准规范对标分析适用性分析

    2种热处理工艺对N07718镍基合金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李良庆程文佳仲崇迪石胜凯...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对2种不同固溶时效保温时间的N07718材料进行了拉伸、低温冲击等力学性能对比测试,同时利用高温高压H2S/CO2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对2种热处理工艺的材料进行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固溶保温时间对N07718材料的韧塑性影响较大,对耐蚀性影响较小.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对比分析了2种N07718材料韧塑性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固溶时效保温时间的延长使N07718合金材料晶界位置析出大量棒状δ相,且部分连接成串,导致材料塑韧性降低.针对N07718镍基合金推荐使用1029.4℃固溶保温1.5 h后水冷+779.4℃保温时效6.5 h,空冷的热处理工艺,其综合性能更优.

    N07718δ析出相韧塑性耐蚀性热处理工艺

    船舶奥氏体不锈钢管TIG自动焊腐蚀行为研究

    刘水根操戈郑鹏华
    196-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船舶管道系统焊接件的腐蚀行为,通过全位置TIG自动焊技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接头进行焊接,采用接头拉伸、弯曲、宏观金相测试以及通过加速腐蚀试验后腐蚀深度、表面形貌、微区电化学测试,就焊接工艺对试样的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经焊接试验与检测发现,通过改变分区焊接参数设计,可有效保证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合格.对此焊接工艺下焊接后不锈钢管道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材料在模拟盐雾湿热/SO2大气环境中进行腐蚀试验后以点蚀为主,腐蚀产物为团状物,且随着腐蚀过程继续进行,腐蚀产物不断生长,相互连接成片,形成完整锈层,对基材起到保护作用,延缓腐蚀向基材深入;腐蚀优先在热影响区进行,并且随腐蚀周期延长,试样母材区的耐蚀性始终高于热影响区.

    316L不锈钢点蚀力学性能微区电化学

    井口除砂器抗冲蚀性能评价分析

    冯春宇王臻赵琦璘罗晓龙...
    20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砂天然气对井口除砂器部件会造成严重的冲蚀进而降低开采效率,并且留下安全隐患.针对除砂器关键部件冲蚀严重的问题,从冲蚀角度和热处理2个方面研究其关键部件的耐冲蚀材料42CrMo、45钢、2Cr13、20CrMnTi和H13(4Cr5MoSiV1)的抗冲蚀性能.首先搭建冲蚀试验平台进行了冲蚀模拟试验,其次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靶材冲蚀后的微观形貌,探讨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当冲蚀角在30°~90°时,冲蚀率随冲蚀角的增加而减小;并非所有材料经热处理都能提高抗冲蚀性能;调质状态的2Cr13的抗冲蚀性能最优;调质状态的2Cr13、45钢和出厂状态的H13倾斜冲击时磨损形式以切削为主,垂直冲击时磨损形式为磨料冲击使靶材发生塑性变形而脱落为主.本试验为除砂器耐蚀件选材提供了参考.

    除砂器冲蚀试验冲蚀角度热处理抗冲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