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开发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开发与应用
材料开发与应用

王其红

双月刊

1003-1545

TG023@163.com

0379-67256484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023信箱5分箱

材料开发与应用/Journ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9年,曾用刊名是《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月刊),1986年更名为《材料开发与应用》(双月刊)。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和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材料学科技术性刊物。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国金属文摘数据库重点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舰船及海洋工程用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开展学术探讨和争鸣,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方腔内Al2O3-H2O纳米流体热毛细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卢巧颖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纳米颗粒形状影响下方腔内纳米流体热毛细对流的强化传热效果,主要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分数、颗粒形状以及Marangoni数Ma等相关参数对于纳米流体热毛细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长径比(长/半径)对纳米流体换热效果有影响,形状因子越大,平均Nu数Nuave越大.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棒状、盘状和正方体状纳米颗粒均使热毛细对流的Nuave数减少,球状纳米颗粒条件下热毛细对流的Nuave数增加.Ma数越大,纳米流体热毛细对流的自由表面速度越大,对流换热效果也随之增强.

    纳米流体热毛细对流格子Boltzmann方法颗粒形状

    5-氯-3-硝基螺吡喃的合成及对银离子和有机胺的识别

    李晓娟田进涛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并研究了5-氯-3-硝基螺吡喃光谱性质及特异性识别.研究结果表明,5-氯-3-硝基螺吡喃具有溶剂化显色效应,闭环结构SP和开环结构MC分别在非极性和极性溶剂中稳定存在;该螺吡喃能从18种常见金属离子中特异识别出Ag+,且可识别四类共16种有机胺.

    螺吡喃溶剂化显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银离子有机胺

    基于RTM工艺的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阻燃改性研究

    李吉帝梅勇王嘉琪潘齐超...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全新的阻燃定型剂DHQEP/ET3228,利用传统RTM工艺,实现了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该定型剂的加人为预成型体提供出色的定型效果,回弹角测试中仅发生了1.24°的回弹,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LOI可达36.8%).另外,阻燃定型剂可以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使得阻燃定型剂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影响较小,保持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层间剪切性能.

    阻燃定型剂树脂模塑传递成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缩响应的微观分析

    吕超李锋孙新杨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实验平台,对纤维压缩应变与电阻间灵敏系数进行了标定,将标定后的纤维制作成单丝和多丝复合材料体系压缩试验件.在压缩载荷条件下,通过电阻测量,揭示了多丝复合材料体系纤维断裂对周围纤维的影响规律,并准确测量出纤维发生压缩破坏时的最大变形量;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断口处基体应力分布导致附近纤维微屈曲的损伤过程.

    碳纤维电阻压缩应变数值方模拟损伤过程

    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对TA5合金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媛董健谢力赵民权...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对TA5合金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增加铝、氧、氮元素的含量,提高铝强度当量,TA5合金棒材强度显著提高,塑性略有降低.在700~800℃范围内升高退火温度,TA5合金棒材的强度降低,塑性升高;在740~780℃退火时,其强度和塑性匹配最佳.与空冷相比,采用炉冷+空冷的冷却方式时,TA5合金棒材的强度降低,塑性显著升高.

    TA5合金棒材化学成分热处理力学性能

    铜钢复合板弯片成形数值模拟与成形试验

    孙少华董升朝任冠鹏邱胜闻...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钢复合钢板HALF弯片弯曲半径小,冲压成形变形量大,易出现复合界面开裂、脱层问题.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软件对HALF弯片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600℃、700℃、800℃、900℃成形温度下弯片应力、弯片厚度及复合界面选定点应力,并进行了铜钢复合板HALF弯片热成形试验,测定复合界面结合率与剪切强度.结果 显示:成形温度升高可以降低弯片成形应力和复合界面应力,对弯片厚度变化影响不大;铜钢复合板弯片经900℃加热冲压成形后,复合界面结合良好无脱层.

    铜钢复合钢板成形弯片脱层

    铜合金垫片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罗焱泽段天应李志强王永欣...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黄铜H62垫片上制备了DLC薄膜,对DLC薄膜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和截面形貌观察,测试了薄膜厚度、纳米硬度和结合力,进行了磨擦磨损试验,分析了薄膜的减摩耐磨性能.结果 表明,在H62铜合金垫片制备碳膜为DLC薄膜,薄膜总厚约2.31 μm,底层厚约0.49 μm.薄膜纳米硬度22.1GPa,薄膜与基体结合良好,结合性能HF1级,结合力41.1 N.H62铜合金垫片制备DLC薄膜后,摩擦系数由0.55降至0.25,磨损率由1.3×10-4 mm3/Nm降至1.1×10-5 mm3/Nm,具有优异的减磨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装拆10次后,垫片表面DLC薄膜完整,基本无损伤,满足使用要求.

    黄铜垫片DLC薄膜减摩耐磨性能

    铜合金截止阀密封失效原因分析

    韩茂盛罗皓刘乐乐张云浩...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化学成分检测、室温力学性能分析以及金相组织观察、形貌观察、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铜合金截止阀阀瓣密封腐蚀的原因.结果 表明,截止阀阀瓣成分、组织及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截止阀阀瓣密封面腐蚀由脱成分腐蚀、冲刷以及缝隙腐蚀的共同作用造成,管路海水泥沙较多促进了缝隙的出现并增加冲刷力度,加速腐蚀过程.

    海水管路阀门腐蚀失效分析

    烧蚀防热复合材料用压力辅助RTM工艺

    马秀萍郭亚林刘思扬吴凡...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模压、缠绕等工艺成型烧蚀防热复合材料易造成层间结合差、脱粘、抗烧蚀性能差、易剥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压力辅助RTM工艺,并对其进行了树脂充模流动模拟,制备了烧蚀防热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孔隙率、力学性能、烧蚀性能.结果 表明:压力辅助RTM工艺具有可行性与优越性,复合材料孔隙率4.64%,层间剪切强度39.3 MPa,线烧蚀率0.017 mm/s,质量烧蚀率0.053 8 g/s.说明压力辅助RTM工艺适合成型烧蚀防热复合材料.

    压力辅助RTM工艺孔隙率层间剪切性能烧蚀性能

    谐振式组合道床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应用研究

    乔志郭卫宏王安斌黄承...
    60-6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谐振式组合道床减振系统在地铁高架线的施工工艺,并就运营后线路道床振动及噪声进行在线测试.结果 表明:相对于普通道床,组合道床系统道床减振量达到18.2 dB,轨旁噪声降低5.1 dBA,桥下噪声降低8.1 dBA,桥下水平距离20m处噪声降低2.3 dBA.组合道床系统减振降噪效果优异,施工工艺成熟完善,可在城市轨道交通特殊减振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组合道床系统高架线施工工艺特殊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