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论坛
传媒论坛

半月刊

传媒论坛/Journal Media For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智时代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

    罗书俊
    3页

    数据新闻全媒体作品形态的创新探索

    张宁卢小雁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新闻是新闻业在科技和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在计算机辅助报道和精确新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数据新闻一改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新闻报道方式,将数据挖掘、处理与呈现作为重点,让数据变得直观、可感。数据新闻较之于传统新闻而言,革新了生产方式、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激发读者调动更多感官参与互动,升级了新闻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更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

    技术介入与多元行动者入场:数字新闻业的不确定性

    刘丽基
    7-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介入与多元行动者入场的变化以及协作机制的演变,给数字新闻生态带来变化,由此给数字新闻业带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包含:技术介入给新闻从业者带来的职业危机与"技工化"以及对新闻业的价值重塑,多元行动者入场对新闻生产生态与价值的重构。在数字新闻业时代,充分处理好技术介入带来的问题,连通技术逻辑与人文逻辑,并处理好多元行动者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才能降低数字新闻业的当下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降低数字新闻业的不确定性,则需要遵循新闻业最重要的规律与内核,其本质上是保证事实真相的确定性。

    技术介入行动者数字新闻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议题中的知识供给与交互叙事——基于《柏林晨邮报》、路透社数据新闻栏目的可视化报道分析

    刘超马妍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气候变化就已经成为环境科学家和全球政治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路透社和《柏林晨邮报》自开设数据新闻栏目以来气候变化的可视化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两家媒体均具有鲜明的议题设置和新闻框架的构建意识,且数据处理方面更为精细化。但数据来源较为单一,静态图表和可视化时间轴或信息图依然是主流,大部分报道均为作者主导型,未能发挥数据新闻的互动特质。因此,未来我国气候变化议题的可视化报道应该强调用户的"介入"性,增加更多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建构多元与均衡的信息渠道。

    气候变化可视化报道数据新闻

    我国新冠疫情数据新闻的视觉框架和视觉修辞研究

    沈予嘉张潇潇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新闻具有将数据信息视觉化的特点,因而从视觉修辞角度研究数据新闻成为可能。聚焦国内媒体新冠疫情数据新闻中的视觉框架,分析时间、空间、关系和交互四种常见的视觉修辞是如何在特定的突发公共卫生议题新闻中运作的。研究发现,时间修辞和因果关系修辞的运用更多,这与事实框架和影响框架占主导的统计结果相呼应。有时间线和因果关系呈现的数据叙事文本,能更好地揭示疫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交互修辞的运用相对较少,数据新闻工作者应更加注重互动式数据新闻的策划与开发,赋予用户参与式阅读公共议题报道的主动性,增强用户与新闻内容之间的情感连接。

    新冠疫情数据新闻视觉框架视觉修辞

    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对陕甘宁边区民生的报道

    韩伟王瑶瑶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埃德加·斯诺等外国新闻记者突破封锁对陕甘宁边区民生状况进行了客观、公正、如实的报道。其报道的内容涉及边区农民生活改善、体育运动、教育情形、卫生状况、娱乐活动、家庭妇女生活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展现了边区社会生活翻天覆地、气象一新的真实样貌。外国记者关于陕甘宁边区民生的报道对于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政策与成效的宣传、外界切实了解边区真实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使命形象的提升发挥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外国记者陕甘宁边区民生

    人工智能应用对新闻生产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

    马晨阳刘昊铭杨国兴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得益于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系统、产品或应用均有出色表现,现实应用级别的人工智能对社会大众的媒介化生活正带来巨大冲击与变化。在新闻界,可以高效高质满足特定新闻制作需求的人工智能已然参与到新闻等信息的生产中,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享受人工智能对新闻业赋能的强大驱动力的同时,新闻业也迎来了传统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角色地位以及人工智能本身的伦理道德等挑战。分析了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对不同主体带来的矛盾,并尝试性提出应对策略。

    人工智能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策略研究

    社交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及完善路径探赜

    笪蕾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随着用户的增加而逐渐扩大。社交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凸显出独特优势,也被各国政客作为宣传自身的工具。为进一步发挥社交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优势,本研究在简要阐述了当前社交媒体在政治传播窗口公信力不足、部分传播主体刻意歪曲事实和部分受众价值观被扭曲的问题后,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促进政治传播的路径建议,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交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为我国社交媒体上的政治传播途径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功能

    数字媒体艺术在留守儿童防性侵教育中的应用

    王东钱天昊茗庚图雅
    33-3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我国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性侵害问题,在现有相关理论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防性侵教育产品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策划和开发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防性侵教育产品,通过设计移动端互动游戏、情景式虚拟现实教育游戏和电子绘本等应用实践,达到提升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目的。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防性侵教育方式,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且与时俱进的保护途径。这类以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教育产品,既有趣又实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吸引他们主动学习并应用其中的知识,以更机警的态度面对潜在的性侵害风险。

    数字媒体艺术留守儿童防性侵教育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共情传播与社会认同研究

    温天群霍喆曈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出发,分析不同时间段新年献词所选定的事实材料,发现其内容价值和新年献词具有的共情传播特性,分析其传播特性价值;再从《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呈现方式中,深入了解其呈现目的及现有的呈现盲点,进而分析它在社会上所获得的传播反响,以及社会认同的传播价值。

    共情传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