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大学

赵修渝

双月刊

1008-5831

shekexeb@cqu.edu.cn

023-65102306;65111861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的全面反映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紧紧依靠重庆大学文科办学传统的影响和现有社科研究实力及坚实雄厚的理工学科基础,加强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形成并巩固了社会科学应用性研究的鲜明办刊特色。重庆大学学报办刊严谨规范,特色鲜明,学术质量上乘,先后获得多种奖励,被全国多家有影响的数据库收录,并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文摘性刊物转载、题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三重理路论析

    何毅祝建华
    273-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为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科学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与建构,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进程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辩证关系。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华文明是在赓续传统文明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文明形态,文明的连续特性要求守正创新始终走自己的路;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华文明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形成的文明形态,文明的包容特性要求秉持开放包容并巩固文化主体性,以此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现代化视角来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文明形态,文明的创新特性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辟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以此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体视域下"五社联动"构建韧性社区治理现代化体系研究

    何荣山李婧煜
    286-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聚焦社区治理可以观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性变化,在共同体社区治理目标视域下,嵌入韧性社区的路径范式已成必然。目前,我国社区治理在韧性提升方面面临着协调发展的合作韧性尚未构建、公共空间的韧性不足、社区成员的组织韧性难以提升、社区的制度韧性治理体系尚未完善、社区韧性治理细化分工不够等现实问题。针对韧性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五社联动"应有的功能角度,可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合作机制,解决协调难的问题;内外路径结合,扩展资源渠道,解决资源配置单一的问题;健全志愿服务,形成志愿文化,解决主动性不够的问题;运用专业能力,搭建推进渠道,解决治理效能低的问题;韧性治理项目化,精细化管理,解决项目管理粗糙的问题。遴选全国韧性社区建设知名的四个社区剖析发现,目前"五社联动"推动韧性社区建设存在多元主体推动韧性社区治理缺乏统筹机制、"五社联动"推动韧性社区建设长效性不足、多元主体需求偏差和自主性缺失以及"五社联动"推动社区韧性建设的联动不够等阻力。对此,需构建"街道-社区两委-多元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助力韧性建设细化分工,构建持续性和专业性机制;健全需求表达和归纳体系,建设驱动协商机制;明晰时间及空间上治理差异,实现主体联动维护等,形成"五社联动"促进韧性社区建设的"四位一体"机制,以充分发挥韧性视角下"五社联动"功能并破解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以实现中国式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需求,保证社区治理的长效性,实现社区治理成效的最大化。

    "五社联动"社区治理韧性社区韧性社区治理韧性社区治理现代化社区治理现代化体系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