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一步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孙飞张丽平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进一步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提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村金融发展实践,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近期在多地进行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不仅有利于做强乡村产业,还能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业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分享产业链收益,进而促进共同富裕。从作用机理和已有实践来看,供应链金融能够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未来可针对农村产业特点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为此,建议着力从3个方面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生态:一是在积极落实中央数字乡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基础上构建"三农"大数据系统,制定数据获取、使用、安全、共享等制度框架;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向县域下沉供应链金融服务,增强县域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三是建立适合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保障机制。

    供应链金融乡村振兴农业乡村产业

    保障和赋能并重,促进灵活就业人员高质量就业

    张冰子李恒森柯洋华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活就业在劳动力市场"去劳动关系化"现象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迅速发展。通过对2021年中国民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灵活就业提供了大量的过渡性岗位,是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促进灵活就业人员高质量就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质量偏低、就业满意度低,存在收入下滑风险大、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水平低等突出问题;二是灵活就业人员生活满意度低,高学历的青年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生活满意度也偏低。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灵活就业人员正面临着高风险和低收益的双重挑战,要坚持保障和赋能并重,促进灵活就业人员高质量就业,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发挥好灵活就业拉动就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创新创业、提升职业技能。

    灵活就业民生调查满意度社会保障职业技能

    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赵丹丹赵秀风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是基于美好生活诉求、反映共建共享共富思想而形成的语言表达与凝练,体现着人民群众对于共同富裕生活的期盼,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论逻辑层面,它汲取了我国古代先贤哲人朴素的社会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华;历史逻辑层面,它是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求安""求有""求富""求同"的话语演变中发展而来;现实逻辑层面,它是对中国现实发展要求做出的话语回应。

    新时代共同富裕话语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

    叶娟惠叶阿忠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有效发挥环境规制作用,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运用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和导数散点图刻画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析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外生变量的冲击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两两互动关系和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正向自强化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微弱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环境规制和和绿色技术创新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短期"非一致性效应,短期内均抑制本地和邻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长期来看均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降低本地和邻地环境规制力度,促进本地绿色技术创新,但通过"吸虹效应"对邻地产生抑制作用。(3)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本地—邻地"非一致性效应,在本地表现出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在邻地则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绿色技术创新会反作用于环境规制,短期内降低对本地和邻地的环境规制力度,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力度不会下降。(4)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论数字技术赋能背景下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机制

    黄毅宋子寅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人大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底和服务群众的末梢终端,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主体与治理前沿。同时,数字技术作为网络民主活动的参与桥梁和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支撑,是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与治理工具。二者在理论上逻辑契合,在实践中系统嵌入,使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可能。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突出的实践优势,通过发扬"人民"底色使人民有更切实的民主参与,通过坚持实质民主使制度有更实际的民主效能,通过强调"全民、全域、全程"使过程有更完整的民主程序。但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实践中,尚存在引导政策与示范机制规范缺失、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良莠不齐、诉求统筹与智能分析难以落地等现实难点,需要通过设置引导政策与示范机制、建设数字设施与数字平台、补足应用数据统筹与算法预测等实施机制优化实践路径。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人大数字技术

    普惠保险、农业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

    郑军薛然
    5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尝试构建包含普惠保险、农业技术进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普惠保险助推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其次通过熵权TOPSIS法构建普惠保险指数、混合回归与系统GMM法实证考察普惠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普惠保险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普惠保险可以通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技术进步是普惠保险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普惠保险通过风险保障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助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推共同富裕。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作用效果最优,在中部地区无法发挥作用。

    普惠保险农业技术进步城乡收入差距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背景下绿色生活方式的制度建构

    武中哲武博正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基本克服短缺,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尤其是城市社会,已经逐渐呈现出类似西方发达国家的富裕社会的特征。然而,人们在物质财富获得空前满足的同时也演化形成一种"粗放"的生活方式,表现为追求奢侈、铺张浪费,非理性消费和单纯以个人为中心的盲目消费。就社会宏观层面看,民众的生活方式从传统的"节制"演变为当下的"过度"。以个人为中心的膨胀型生活方式的后果是公共环境被严重侵蚀,垃圾处理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难题,个体粗放的生活方式催生了较多的公共性危机和隐患。富裕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已经不同于短缺时代,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的规制,才能维护发展的持续和社会生活的平衡。

    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绿色生活方式制度建构

    地方国企数字化转型与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分析

    林川赵艳秋
    7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选取我国地方国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持股计划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地方国企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本文的结论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积极推进共同富裕。本文扩展了地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相关研究。

    地方国企数字化转型员工持股计划共同富裕

    拓展基层人大工作平台推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郝川袁瑞时晨珂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有别于西式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表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是真正能够实现人民民主的新选择。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最主要的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特别是推动基层人大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应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国、以人民为核心和落实民主环节完整的四大原则,利用信息技术进步奠定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拓展民主工作平台,推进民主工作平台建设的制度化、体系化、精细化和综合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人大民主实践民主工作平台

    在"走自己的路"中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徐琪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既是认识论问题,也是方法论问题。在"走自己的路"中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为何必然通向以及应该如何通向共同富裕的问题,有利于准确把握共同富裕核心要义和广泛的世界意义。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制度自觉自信,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全社会共同奋斗的合力、驾驭资本逻辑、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享机制等鲜明制度优势和独特中华文化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成为现实。

    走自己的路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