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孙志燕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发达地区对技术要素的"虹吸效应"不断加剧,技术要素的扩散空间呈现持续收窄的趋势,部分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转型困难地区的技术活跃度降低.这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突出矛盾之一.从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和新技术要素的经济特性来看,我国在推动高质量经济布局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技术产业生态圈"的建设来优化政策供给,实施更加"区域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转型困难地区创造广泛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以需求带动技术要素向这些地区流动与渗透.加快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技术援助制度的改革创新,推动技术要素"下沉".更好地发挥中央政府对技术要素均衡布局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大对地区间技术竞争的协调力度;基于地区间的技术互补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内构建技术"大循环",为所有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要素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对口技术援助区域政策区域经济

    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韩杨冯文猛刘子飞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抓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和安置保障,不仅关系长江禁渔的稳定推进,而且还关系长江退捕渔民的生存发展、民生福祉.在维护长江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权益中,通过提高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水平来补偿其长江捕捞权,是长江禁捕后对退捕渔民实施的一项重要生计安置保障政策.长江沿江沿湖地区高度重视退捕渔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采取了许多好的做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少部分地区存在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参保覆盖面不够、参保补贴标准较低以及不同区域间补贴标准、补贴方式不同带来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建议应以确保禁捕后退捕渔民长远生计有保障为目标,聚焦退捕渔民基本关切,加大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扩大禁捕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养老保障覆盖面;参照本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适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在财政允许条件下加大对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力度;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平衡区域内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受益程度,更好地发挥养老保障政策在持续推进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中的重要作用.

    长江退捕渔民捕捞权生态补偿被征地补偿养老保障政策民生福祉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韩俊金伟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对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形成的精神进行高度凝练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不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哲学问题,还深刻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先进性、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等鲜明特征,为党赋予思想灵魂,锤炼政治品格,培育无畏气概,涵养高尚情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心,汲取党性修养强大力量,建设党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谱写党的千秋伟业.

    伟大建党精神特征功能传承精神谱系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余玉湖陆珊珊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既是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也是马克思建构未来美好社会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对旧式社会分工的批判以及对资本关系遮蔽共享的批判,揭示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共享的根源,指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共享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构成了以共享主体、共享前提、共享保障、共享原则、共享目标等为核心的共享思想.马克思共享思想对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谋求人民幸福的目标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作用.

    马克思共享思想共享发展人民至上共同富裕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规制异质性和执行力度视角的分析

    杨喆陈庆慧李涛
    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厘清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测算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标,系统评估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显著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升级.(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效应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无明显影响.(3)加强环境规制执行力度,能显著促进3种类型环境规制在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上发挥积极作用.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环境规制异质性执行力度

    绿色风险投资抑制了碳排放吗?——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的实证研究

    邵兴宇范德胜
    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绿色风险投资如何影响碳排放强度,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碳减排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2019年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数据,实证研究绿色风险投资规模变动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风险投资规模上升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强度;(2)绿色风险投资上升显著提高了绿色专利申请规模和绿色专利申请占比;(3)绿色专利申请规模和绿色专利申请占比均在绿色风险投资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因此,进一步支持绿色风险投资发展,加快绿色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性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

    绿色风险投资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强度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比较

    钟惠芸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球价值链研究院UIBE GVC Indicators和ADB-MRIO2018数据库,采用产业部门前向联系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服务业整体以及细分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进行测度与比较.从服务业整体来看,中国服务业NRCA指数在沿线国家排名中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2017年位居第24位.从细分部门来看,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最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次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竞争力最弱.但即使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考察期内NRCA指数均值也依然小于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6个细分部门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从2017年NRCA指数来看,仅有金融业NRCA指数大于1.本文提出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施优势服务业"走出去"、弱势服务业"引进来"的差异化战略.对于与沿线国家存在优势冲突的服务业,需要寻找各自的独特优势点,发展产业内服务贸易,以形成合理的服务业分工体系.

    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NRCA指数竞争力

    中国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研究——基于专利合作数据

    潘春苗母爱英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利合作数据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从整体拓扑结构、各城市的地位、创新合作产出差距、参与主体、技术领域等微观层面,对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整体拓扑结构特征不同,但均满足核心—边缘结构,分别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的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在三大城市群中,城市间创新合作产出差距最大的是京津冀,三者协同创新核心主体均以企业为主,协同创新所在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物理、电学、作业和运输、化学和冶金等.建议:继续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布局,缩小城市间创新产出差距;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跨省份创新合作,提升区域的整体协同创新能力;推动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创新要素加速对接合作,共同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专利合作社会网络分析专利统计节点城市特征

    中国探索人类发展权的实践创新与政策建议——以"一带一路"为例

    谷亚平杨凯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取平等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提出了发展权的概念,之后发展权成为国际法中的一项基本人权.中国向来重视发展权,所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沿线国家的发展权.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全人类的福祉."一带一路"所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蕴含着发展权的内涵.此外,"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且注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沿线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质疑,以及债务风险、劳资纠纷和环保问题.中国应该加强同沿线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权等方面的共识,提高融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尊重当地人民的自主权,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外宣工作,继续为促进人类发展权的充分实现贡献力量.

    "一带一路"发展权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经济秩序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并购绩效——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张肖飞崔艳怡
    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已被多数研究证实,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应被忽视.在肯定其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投机资本的负面效应.利用"沪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的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无助于并购绩效的提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沪港通"导致并购方的代理成本上升,提高了支付环节的并购溢价,导致企业并购绩效下降.在运用AH样本、安慰剂检验、考虑时滞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不变.进一步分析证实,在非国有企业和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沪港通"对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不仅丰富了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沪港通"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理论证据.为降低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从政府角度来说,坚持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原则,不断规范交易制度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在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开放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应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并购活动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以达到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目的.

    沪港通资本市场开放并购绩效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