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活动的多层次城乡空间区域体系分析——"点线面"组合形成的不同尺度和不同主要功能的多层次城乡区域经济体系

    刘勇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纯粹空间区域的角度,探讨由"点线面"组合形成的不同尺度和不同主要功能的多层次城乡区域经济体系。可将经济活动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按照大中小3个尺度和分工协作、空间一体化与综合竞争能力等相应的3种主要功能划分形成高层、中层和基层等3个层次的城乡区域经济体系。具体分析基层小尺度城乡区域经济体系——主要功能是城乡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及其原理;中层中尺度城乡区域经济体系——主要功能是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原理;高层大尺度城乡区域经济体系——主要功能是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及其原理。

    经济活动多层次城乡区域区域经济

    新发展格局下应加快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体系

    陈丽芬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回顾经济学理论发现,消费在经济循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引起整个循环的起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呈3个阶段的"U"型波动,消费始终是支撑经济增长的稳定和持久的动力。我国消费率偏低,与工业化进程和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相关,也说明当前消费潜力没有完全释放。进入新发展阶段,增强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应加快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体系。当前我国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制约主要在于投资与消费的动态适配性不足,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并创造需求,以及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偏低等造成的社会消费力不足。立足新发展阶段,要着眼于处理好优化投资结构与服务消费需求相统一、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相统一、促进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统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促进城乡消费相统一这四组关系,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消费主导新发展格局长期稳定政策思路

    "中国特色"发展机制的优化方略

    刘家用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时代特征等是"中国特色"发展机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社会主义是核心,决定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是主体,是"中国特色"发展的依靠力量;中国实际是基础,决定了"中国特色"的成色;中国传统是保障,为"中国特色"的大众认同奠定了思想根基;时代特征是条件,"中国特色"的生命力来自于对时代课题的有效回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需要协调"中国特色"发展机制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调动中国力量,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王立刚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战略构想明确了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骤,形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在回顾和比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面向202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而言,这个分析框架包括3个组成部分:以中国国情为依据,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宏观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民生均衡发展为内容的中观政策;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为基础,以促进制度向效能转化为内容的微观路径。展望党领导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前瞻

    后疫情时代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意蕴

    刘超群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后疫情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人类经济发展大趋势,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寻求世界各国之间外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合作共赢、休戚与共的世界新格局,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的认识路线、价值立场与方法要求。

    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法论路径

    Agent信念修正推理机制

    林颖郝一江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执行能行行动可以得到Agent所意图的事件状态。通过定义信念扩展、信念收缩和信念修正这三种常见的信念更新模型,可以形式化地表征:执行这些行动所导致的事件状态、决定主体"是否有机会执行这些行动的"条件,以及主体为了完成这些行动所应具备的能力。使用选择函数可定义信念收缩行动模型。信念修正可被定义为信念收缩行动和信念扩展行动的序列组合行动。根据主体的知识和信念可以定义主体采取信念更新行动的能力。

    信念扩展信念收缩信念修正行动

    近代中国逻辑思想研究发生过程的得与失——以诸子学复兴为视角

    刘永强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形成得益于清代诸子学复兴,而诸子学复兴则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考据学的发展,二是"西学中源"说的论证需要。因而可以说考据学和"西学中源"推动了近代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形成。前者提供坚实的文本基础,后者利用比附的方法视西学为比较参验对象。在二者综合作用下,近代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开始形成。回顾这一过程,反思其中不足,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应重视诸子学研究;注重训诂方法的使用和研究;在文化平等交往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比较研究。

    中国逻辑思想诸子学考据学西学中源

    数字技术应用与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实证研究——基于"金砖国家"GVCs长度的比较

    周升起胡玉峰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尝试从全球价值链长度视角,对"金砖国家"2005—2017年服务业GVCs长度增长率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选取量化数字技术应用度的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整合服务业细分行业,对数字技术与"金砖国家"服务业GVCs长度及其分解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俄罗斯服务业在GVCs分工中参与度相对较高,印度、巴西各有优劣。(2)固定宽带订阅数量与互联网普及率对于"金砖国家"GVCs长度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固定宽带订阅数量的正面推动作用最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固定宽带订阅数量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服务业GVCs参与度的提升。(4)通过异质性检验,认识到不同要素密集型的服务业其GVCs参与度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我国应当完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移动信息技术,培养数字技术人才,加强与他国数字服务贸易合作等。

    "金砖国家"数字技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长度

    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川渝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夏文汇李越
    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川渝2010—2019年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的统计面板数据,论述川渝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运用协同学思想和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同度模型,测算川渝两地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2010—2019年重庆、四川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协同度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3年四川增速领先于重庆,2014—2019年重庆增速强劲于四川。重庆、四川的协同度都不断提高,表明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两者的发展相互促进,从低度协同耦合发展到极度协同耦合的阶段。基于此,推动川渝区域经济圈建设、高质量提升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运输区域经济耦合模型协同度

    国际汇款、金融发展、制度环境与经济增长

    张洁林勇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汇款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促进收款国的经济增长。基于114个发展中国家在1981—2018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先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POLS)、固定效应模型(FE)进行基准估计,继而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和广义矩方法(GMM)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探究金融发展和制度环境是否构成国际汇款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和制度环境是国际汇款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不考虑金融发展或制度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国际汇款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在纳入金融发展或制度环境变量以后,国际汇款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即国际汇款通过金融发展或制度环境才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因此,只有在金融体系较为发达和制度较为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汇款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结论,提出要监测国际汇款的未来流量,制定相应的金融发展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引导更多国际汇款从消费转向生产性投资等几点政策启示。

    国际汇款经济增长效应金融发展制度环境移民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