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

    何仁朱思宇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电动车辆再生-液压复合制动控制过程中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在分析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再生-液压复合制动控制的模糊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车辆纵向动力学、轮胎和再生-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再生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功率和充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设计了以车速、制动强度和一个新的模糊控制输入(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下的再生制动力矩与单轮理想总制动力矩的比值)为输入,实际再生力矩占总制动力矩的比值为输出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不同制动强度工况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所提出的考虑了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车辆工程再生制动最大制动能量回收功率模糊控制轮毂电机

    P2构型PHEV模型预测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罗勇赵爽庞维黄欢...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规则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难以实现全局最优,全局优化策略则存在未来功率需求难以获取及无法实时求解等问题.预测能量管理策略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车辆功率需求进行预测,进而在预测时段内采用全局优化算法,从而在保证算法实时性的同时取得接近全局优化的控制效果.车速预测算法是预测能量管理策略的核心和关键,采用适应能力强、计算速度快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对车辆功率需求进行预测,以提高车速预测的准确性.以P2构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模型预测控制与动态规划结合,以发动机油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对车速预测时域内最优发动机转矩序列进行求解.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和预测能量管理策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基于规则的策略相比,在8个NEDC工况下,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预测能量管理策略能耗降低13.8%.

    PHEV预测控制车速预测径向基神经网络动态规划

    智能循迹货车与乘用车小角度侧碰速度推算模型研究

    都雪静梁文智沈亚敏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和推演装载散体的智能循迹货车与乘用车发生侧面小角度碰撞时,货车运行速度的问题,以散落物的分布形状、面积及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1:20智能循迹小车模型,对侧面10°碰撞下装载4种不同散体的货车与乘用车进行碰撞模拟试验.运用坐标法分析不同散落物的分布形状,发现散体颗粒与地面接触的运动状态及碰撞时智能循迹货车的速度影响散落物分布形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发现碰撞速度与散落物面积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与散落物质量呈线性关系;使用三维拟合方法对碰撞速度、散落物面积及质量进行分析,构建了通过散落物特征参数推算碰撞时智能循迹货车速度的数学模型.为智能循迹货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的速度推算提供参考.

    智能循迹车辆货车车载群体散落物碰撞试验速度模型

    安全距离-时间模型的汽车紧急制动分层控制策略研究

    敖宏伟陈学文荣同康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对复杂工况的适应能力,提出安全距离-时间模型相结合的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分析了危险目标判断控制器的判断逻辑.基于安全时间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以本车、相邻车辆的侧向相对距离与相对速度为输入变量,以相邻车道车辆切入本车道的概率为输出变量的车辆换道模糊判断控制器,对相邻车道换道车辆进行判断.通过安全时间模型分别计算换道车辆的"横向碰撞时间TTCy"和本车道前方车辆的"纵向碰撞时间TTCx",综合判断系统前方危险目标车辆.根据本车与危险目标的相对位置,设计了安全距离和安全时间模型相结合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上层控制器,获得本车期望加速度.构建了基于PID控制的汽车紧急制动系统下层控制器,实现期望加速度与本车制动主缸压力的转化,完成预警/分级制动功能.利用Matlab中Stateflow模块构建了本车安全行驶状态、预警状态及分级制动状态间的切换逻辑状态流模块,在CarSim中设置了车辆纵向动力学及其逆向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了节气门/制动压力控制分配逻辑仿真模块.基于C-NCAP典型测试工况,进行了控制策略的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准确地判别换道行为并识别危险目标,具备预警/分级制动功能,可有效避免追尾事故.

    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危险目标分层控制策略联合仿真

    轮胎包容特性滤波下的主动悬架预瞄自抗扰控制研究

    黄俊明杨国杨蓉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预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对不同车速和路况的适应性,同时考虑轮胎对路面具有滤波作用,提出一种以悬架动行程为被控量的预瞄控制方法.该方法引入轮胎包容特性对预瞄路面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控制参考信号,并针对整车7自由度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系统使悬架动行程根据路面不平度主动压缩或拉伸,以退让路面冲击或及时支撑车身,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为了验证预瞄自抗扰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预瞄控制考虑轮胎包容特性的必要性,在脉冲输入路面和随机路面条件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预瞄自抗扰控制能够使车身垂向加速度的均方根值相比被动悬架分别减少26.24%和27.82%,预瞄路面的预处理考虑轮胎包容特性能有效提升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主动悬架路面预瞄自抗扰控制轮胎包容特性

    考虑驾驶行为预判的改进ARIMA车速短期预测方法

    郭兴马彬杨朝红李卓...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车速预测精度是制定车辆预测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关键.而采用传统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恒定阶数预测的方法预测车速,在车辆非平稳工况下的累积预测误差较大,无法满足各个驾驶行为下的车速预测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预判的改进ARIMA车速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原理建立车辆3自由度车速估计模型,实现车速的最优估计;其次,将驾驶行为分为直行、变道和转弯3类,离线训练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结合定阶ARIMA方向盘转角和车速预测实现车辆驾驶行为预判;最后,依据驾驶行为预判结果在线修正ARIMA模型阶数,实现车速变阶ARIMA预测;基于实车数据在Matlab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驾驶行为发生期间,车速ARIMA模型变阶预测与定阶预测相比,预测精度提高了48.1%.该方法可为提高车辆的预测控制和能量预分配提供参考.

    车速预测扩展卡尔曼滤波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

    路径隔声量分析在空腔阻隔结构布置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丁华张咏黄浩张为良...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腔阻隔结构对车身旁路噪声和车内噪声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基于统计能量法开展阻隔结构布置研究,细化车身侧围结构,并建立整车SEA模型,进行激励源至响应点的声能量传递分析,得到噪声在侧围空腔内的传递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传递路径的阻隔结构预布置方案,利用路径隔声量分析对每条传递路径的方案进行优化,得到阻隔结构最佳安装位置.结果表明:路径隔声量分析能够快速有效地优化阻隔结构预布置方案,使空腔阻隔结构可以显著降低侧围空腔噪音和驾驶员耳旁噪声.

    统计能量分析噪声传递路径路径隔声量阻隔结构

    混合动力汽车车内声品质分析与优化

    廖连莹赵景波杨馨潘继郭...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混合动力汽车声品质特性,并对混合动力汽车声品质进行优化,建立了粒子群和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混合动力汽车声品质客观评价模型.计算响度、AI指数、波动度、粗糙度、尖锐度和A声压级对声品质的贡献度,提出了利用聚酯与聚丙烯多孔吸音材料,联合丁基橡阻尼材料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宽频域的减振降噪来提升车内声品质.通过对车内声品质优化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优化后的混合动力汽车的车内声品质客观参数明显改善,声品质预测值提升了24.8%,说明所采取的声品质优化策略可靠有效.

    混合动力汽车声品质优化客观参数贡献度

    路面识别技术在路噪主动控制降噪性能优化中的应用

    徐格格吕晓史晨路朱玉刚...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路噪主动控制系统对不同类型路面激励的适应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分类不同路面,根据不同路面输入下路噪主动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来调节收敛因子,优化路噪主动控制系统的降噪性能,使车辆在不同路面下达到最优降噪效果.通过采集3种典型路面图像,采用一种迁移学习的方法训练和测试网络,根据路面识别结果,调整路噪主动控制系统中LMS算法的收敛因子.仿真结果表明:利用VGG16对路面进行识别,可以准确识别不同路面类型.基于路面识别和LMS算法的路噪主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类型调节收敛因子,提高车辆的降噪效果.

    路面识别VGG16迁移学习路噪

    基于破坏力学轴承寿命模型综述

    张珂李青松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是机械系统中极易破坏的重要零件,它直接影响机械设备健康质量状况.首先,综述国内外轴承寿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和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基本理论、寿命计算方法及寿命理论适应性的优劣;然后,概述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轴承寿命分析研究模型;最后,对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联合有限元分析进行分析展望,并考虑轴承游隙、变形量、内圈圆度误差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一种试验与理论相结合、基于力学改进的轴承疲劳寿命分析新思路,希望能对提高轴承疲劳寿命分析预测精度有所借鉴.

    寿命理论力学轴承断裂轴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