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牛家儒杨晓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可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价值内涵,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诉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义.当前,随着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体事业和文旅产业不断繁荣、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涵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空间氛围、加强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内涵实践路径

    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传播特点研究

    匡文波王天娇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应用,有更加智能、更具超越性的表现,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ChatGPT依靠大型语言模型,具有强化学习能力、庞大数据库与知识存储等技术优势,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传播特点.其在功能上整合多种内容生成和人机对话模式,在内容表现上更加贴合受众需求和偏好,可以兼顾不同文化背景,并在情感与价值传播上有新的突破.ChatGPT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例如版权问题和法律风险、对传媒业本身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知识传承的影响,但其突破性的智能表现依然是显著的.在未来的发展中,ChatGPT有望继续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传播.

    ChatGPT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特性传播特点

    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印证

    寇冬雪张彩云
    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可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经验借鉴.借助地级市及上市公司数据,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通过宏观视角分析得出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其原因是数字经济阻碍了技术进步.深入到投入产出结构层面发现,数字经济虽然增加了经济产出,但也增加了资本投入,且后者远大于前者,因而数字经济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通过微观视角分析得出企业数字化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其原因在于当劳动投入和产出不变时,资本投入下降,因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在数字经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匹配适宜的投入结构及产出结构,才能有效助力经济效率的持续提升.

    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结构宏观视角微观视角

    ChatGPT热潮下的冷思考:基于心理学算法厌恶与欣赏的视角

    戚娅玮李斯盛杨若欣何清华...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ChatGPT受到了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站在心理学领域,从算法决策角度剖析个体对ChatGPT的矛盾态度,即厌恶与欣赏并存.从自身性能、任务类型和个体因素3 个方面探讨个体对Chat-GPT产生矛盾态度的原因;从灵活应对与非灵活应对矛盾心理的两个角度提出克服矛盾心理态度的策略;基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个体对人工智能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行动:无论是算法厌恶还是算法欣赏,与算法共生是人工智能时代个体必须接受的现实,人类需要保持自身的优势.

    ChatGPT矛盾心理算法厌恶算法欣赏算法决策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与共同富裕——基于长三角41 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方杏村夏静静
    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011-2020 年长三角4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并且这种促进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经过缩尾处理和剔除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第三,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空间溢出特性;第四,数字经济各分指标促进共同富裕的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数字基础设施的赋能效果最为明显.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中国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内源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魏晓彤龚大永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全面提升农民收入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乡村产业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论述实现内源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特色资源禀赋、群体动员和政策扶持是实现内源式发展的基本条件;认为市场需求是直接发展动力,但是要通过精英主导的中介作用、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作用;最后根据产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人才制约、制度制约和产业链制约,提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市场需求挖掘、资源集聚、产业路径扩展、人才培养、权责利分配机制来协助布局内源式发展框架,从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技术产业振兴内源式发展乡村振兴乡村产业融合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理论体系

    时诚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数字中国的有机统一和融合,为我们洞察法治、创新理论、拓展实践确立了新的范式,但同时也面临数据基础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政府数字化转型遭遇困境、司法纠纷解决机制面临障碍等挑战.为此,应当在立法、执法、司法、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构建以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核心抓手、以算法和平台治理为关键环节、以个人信息保护为重要保障的数字法治体系,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数字中国数字法治全面依法治国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与对策探析

    何培育杨莉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据赋权和产权结构设计对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并构成了数据基础制度的核心内容.数据作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与知识财产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国内外均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数据,但也有不同之处.我国目前以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数据,不同的数据类型以不同模式保护,但也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可通过完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解决保护模式的局限,通过加强企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制、行业规则等,不断加强数据生产、流通、利用、共享过程中的权益保护.

    企业数据保护模式数据类型数据知识产权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的逻辑进路

    唐红涛熊悦
    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振兴乡村的三大战略,厘清三者间的演化逻辑及数字经济在其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意义重大.通过文献梳理,在系统总结三大战略"首要任务—必经之路—最终归宿"内在演化逻辑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的系统进路:(1)数字经济在嵌入阶段发挥"支撑"作用,提供平台支撑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2)数字经济在渗透阶段发挥"破解"作用,针对性地破解有效衔接的现实困境;(3)数字经济在融合阶段发挥"赋能"作用,赋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陈胜利万政
    10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5 个维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2011-2020 年中国省域现代化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对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和收敛稳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份现代化水平在不断上升,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且呈现"东优西劣"布局;从地区间总体增速来看,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呈现"良性追赶"的趋势,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2)全国现代化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均呈现波动缩小的趋势,中部地区内部差距呈现波动扩大的趋势,我国现代化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3)各省份现代化水平发展流动性不强,各水平地区突破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困境较为困难.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地区差异空间差异分布动态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