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黄宗明

双月刊

1674-4764

xuebao@cqu.edu.cn

023-65111322,65111863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是重庆大学主办的建筑工程类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反映土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土木建筑和环境工程方面的高级人才,推动土木建筑学科繁荣发展。 本刊主要开设土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栏目,其中土木工程栏目主要刊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等学科的文章;市政与环境工程栏目主要刊发市政工程、水污染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治理等专业方向的学术论文;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栏目主要刊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建筑声学等专业方向的学术论文;建筑材料栏目主要刊发建筑材料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浅层强透水层堤基的上覆砂层管涌破坏试验研究

    毛海涛王正成王晓菊吴恒滨...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堤基中往往存在局部浅层强透水层并形成渗流优先通道,该通道不能大幅度削减流体的水头势能,易引起堤基管涌破坏,此类堤基管涌破坏机理的研究尚不明朗,仍需进一步研究.采用砂槽试验模拟堤基渗流,试验中通过抬升水箱水位,观察砂土中细颗粒流失现象,并分析渗流量、渗透坡降、测压管水头、砂土颗粒级配、锥头阻力、沉降量等关键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水箱水位增大至48 cm,浅层强透水层上覆砂层被"击穿"发生管涌破坏,管涌破坏分为稳定渗流阶段、细颗粒流失阶段(0.05< d≤ 0.075粒级砂土流失)、较细颗粒流失阶段(0.075< d≤ 0.1粒级砂土流失)、管涌破坏扩大阶段(0.1< d≤ 0.25粒级砂土流失).管涌破坏过程中,细颗粒砂土流失,锥头阻力降低,砂土层发生沉降,且较细颗粒流失阶段的沉降较为突出.细颗粒砂土流失导致砂土层孔隙率和渗透系数上升,渗流量和渗透坡降随之增大.

    堤基强透水层管涌砂土锥头阻力沉降

    电化学除氯过程钢筋网周围电场与氯离子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杨超毛江鸿孙洋王银辉...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电化学除氯过程混凝土内部的电场分布特征有利于研究混凝土除氯后的氯离子非均匀分布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电化学除氯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电场对氯离子迁出的影响,将一种屏蔽式预埋电极阵列应用于内蕴氯盐的钢筋网布置混凝土试件电化学除氯试验中,探究钢筋网周围电场及氯离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混凝土内电场分布影响氯离子的迁出,电场强度大的区域,氯离子迁出速率高,残余氯离子浓度低;电场强度小的区域,氯离子迁出速率低,氯离子存在堆积现象.

    混凝土耐久性电化学除氯电场分布氯离子

    正常固结原状饱和黏性土的三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

    董肖龙胡小荣陈晓宇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扰动状态概念,采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相对完整状态,将三剪统一强度准则与修正剑桥模型相结合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完全调整状态,提出了饱和原状黏性土结构性本构模型.通过坐标平移法确定的破坏应力比使所提出模型能够反映全应力状态变化下的强度区间效应和拉压差,也能够描述黏聚力在土体受力过程中的作用.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以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为试验土样,做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的力学和变形特性.

    原状饱和黏性土扰动状态强度准则修正剑桥模型

    不同组合下高喷插芯组合桩抗拔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任连伟吕陈陈张建伟肖扬...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主研发的大型桩基模型试验加载系统,采用砂雨法施工,对4种不同组合形式的高喷插芯组合桩(JPP桩)进行了抗拔承载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JPP 桩的不同组合形式对抗拔承载力有较大影响,下组合抗拔承载能力最高,其承载能力是分段组合II 的1.1倍,是分段组合I的1.3倍,是上组合的1.4倍.2)极限荷载下,组合段所提供的总侧摩阻力中,下组合最高.3)在桩体上拔过程中,桩身轴力沿桩身向下依次递减;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上部侧摩阻力首先达到极限值并趋于稳定,然后桩身中下部侧摩阻力逐渐发挥.4)侧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桩土相对位移较小时便达到较大值,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在达到较大值后趋于稳定,桩身中下部不同位置处的侧摩阻力在达到较大值仍有不同程度递增的趋势,总体上呈现出双曲线的分布形式.

    组合桩抗拔承载力模型试验桩土界面剪切

    矩形钢套筒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高龙周珉高永黄宗明...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行了6个矩形钢套筒约束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矩形钢套筒能够对其内部混凝土形成有效约束,显著提高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使约束混凝土受压应力 应变曲线的下降段更加平缓,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极限变形能力.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中钢套筒的应变和钢套筒内混凝土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给出了矩形钢套筒对混凝土横向有效约束力的计算方法,借用Mander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受约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 应变计算模型.将计算模型与试验的钢套筒约束混凝土应力 应变曲线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钢套筒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电渗作用下软土细观孔隙结构

    陶燕丽龚晓南周建罗战友...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土细观孔隙结构变化是其宏观变形的根本原因.为了探索电渗中软土细观孔隙结构变化以及与宏观变形之间的关联机制,采用杭州软土开展电渗试验,监测了电渗中土体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和含水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渗过程中,粘土颗粒重新排列形成面 面接触的片堆结构,土体孔隙比降低,孔隙空间形态变光滑,结构复杂性减弱.通过含水量计算所得孔隙比较实测孔隙比小,说明电渗排水量大于土体收缩量,这是因为,电渗本质为离子带动水分子的迁移,不能直接引起土骨架压缩.实际工程中,电渗法应与堆载、真空预压等联合使用.

    电渗法细观孔隙结构孔隙比电渗排水量土体收缩量

    水泥固化温州污染土的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特性

    朱超鹏潘林有余闯王辉...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同水泥掺量和龄期条件下对NaCl、油脂、Pb(NO3)2污染的温州软土进行水泥固化处理后,土体的强度得到改善.为进一步得出水泥固化处理对于不同污染土的处理效果,对水泥固化稳定不同的污染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微观结构研究.分析了不同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掺入量、水泥掺入量以及养护龄期对水泥固化污染土强度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染物浓度下水泥固化土微观结构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NaCl 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水泥固化土早期强度的提高;油脂使水泥固化土的强度明显降低,压缩性增大;Pb(NO3)2掺入到土体中后,水泥固化土的强度总体上略有降低,掺入量与强度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随着水泥掺入量及龄期的增加,水泥固化污染土的强度会有显著提高.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得出:由于污染物的作用,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使固化土中孔隙增多,结构变得疏松.

    水泥污染土强度微观结构

    页岩陶粒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浆锚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谷倩张鹏饶依文陈荣亮...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页岩陶粒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浆锚连接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采用该连接形式的钢筋连接试件分别进行了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分析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和钢筋搭接长度对其连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纵筋均未出现滑移,试件的最终破坏均为接头外钢筋被拉断或屈服;采用浆锚连接的钢筋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 0laE;当钢筋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0laE时,随着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试件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有所提高.在满足规定的构造要求下,钢筋浆锚连接形式可用于页岩陶粒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可靠连接.

    页岩陶粒混凝土预制构件浆锚连接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生物酶改良膨胀土的压缩特性

    曾娟娟文畅平刘子健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酶改良膨胀土压缩特性,通过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体孔隙比、压缩系数、单位沉降量与荷载变化规律.探讨了固结压力对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体压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表现出不同的压缩性,主要反映在压缩曲线与压缩系数上;掺生物酶、石灰、水泥都能改善膨胀土的压缩性,其中,生物酶配比为1:300改良膨胀土的压缩性最小;改良膨胀土的单位沉降量与荷载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示:si=bpai.

    生物酶膨胀土压缩特性

    600 MPa级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恢复力特性分析

    戎贤乔超男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7个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十字形柱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纵筋、箍筋应变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对称性较好,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配箍率增大,试件的峰值荷载增大,变形能力增强;轴压比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增大,耗能能力提高,刚度退化加快;与配置HRB500钢筋的试件相比,配置600 MPa级钢筋的试件峰值荷载较大,塑性变形能力增强,但其耗能能力降低.基于ABAQUS 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钢筋十字形柱荷载试验有限元分析恢复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