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

徐仲伟

双月刊

1673-8268

wkxb@cqupt.edu.cn

023-62461033

400065

重庆南岸区黄桷垭市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栏目有:名家专家论坛,哲学(含哲学史),经济学(含信息经济),西部大开发,政治学,博士论坛,教育学,法学(含信息法学),管理学,生态环境学,文化研究(含语言学、文学史),德育与网络(含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社会学。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优秀期刊,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期刊,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期刊,新华文摘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实践要义

    向立蒋英州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程度加深加快,我国面临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日益明显,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对维护和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策略.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精神的角度来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能够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基础.推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意识形态安全基础性保障作用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性作用,能够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注重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积极回应社会利益诉求,推动社会稳定发展,能够厚植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基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够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民心基础.统筹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讲好中国故事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与世界人民一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营造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环境.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实践要义,对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意义.

    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形态安全"两个大局"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法治逻辑及其实现路径

    徐玖玖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交汇领域,充分展现了两种思想的内在关联性和高度契合性,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性和体系性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领域法治建设的思想宝库,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文化自信、文化安全、文化繁荣、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存在耦合,呈现出鲜明、深刻的法治逻辑和法治底色.对此,应当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作用、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包括文化基本法、文化专门法以及文化领域党内法规在内的文化领域法治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丰富和实现公民、市场主体的文化相关权利,持续发挥文化领域法治建设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文化领域法治建设中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两种思想有机融合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逻辑文化建设法治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内在联系、价值要求与实践路径

    谢金晶严雪雁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高度凝练,为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与强大思想武器.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本型、保底型的现实地位,与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因此,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益,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果转变为人民群众切身福祉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冲击使社会诸多领域正在发生剧变,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全新模式应运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健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全新切入点,同时也为引导、优化实践发展指明了具体的细节要求,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一方面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政治引领性、人民性、实践科学性、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要求,另一方面从坚持党的全面政治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数字化供给、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创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建构社会参与机制等维度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实践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文化建设精神生活

    打击犯罪视域下网络监控的措施定位及其法律规制

    贾健王博文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击犯罪视域下,网络监控分为立案前网络监控与立案后网络监控,前者包括对公共数据的网络监控、对私人数据的网络监控和制止型网络监控;后者包括对社会管理数据库的网络监控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监控.根据程序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鉴于各类网络监控的适用主体、适用方式、适用对象和适用内容等均有所不同,网络监控的措施定位及其法律规制亦不能一概而论.上述五类网络监控依次分别属于行政执法、技术侦察、技术侦查、一般强制侦查和技术侦查.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对各类网络监控的法律规制存在诸多不足,包括措施定位缺失、适用限制笼统且不充分等.应以程序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为基础,结合各类网络监控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程度,为其设定不同的法律规制模式,完善其法律规制的不足.对公共数据的网络监控,应限定适用主体,划定适用内容、适用方式,增设审批制度,强化与刑事诉讼的程序衔接;对私人数据的网络监控,应明确适用范围,细化对所获材料的利用限制;制止型网络监控应在技术侦查立法中得以增加,并对其划定适用范围,明确适用条件、非法适用的不利后果;对社会管理数据库的网络监控,应在确认其合法性的基础上,限制适用方式,放宽适用审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监控,应在将获取非内容信息的此类网络监控定位为技术侦查的基础上,放宽对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审批的限制.

    网络监控程序法定原则比例原则公民权利法律规制

    智能合约运行的风险集群与防治对策

    徐文李思奇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合约的合同缔结和履行模式不同于传统合同,加之其运行机制具有特殊性,故而产生了不同的风险集群.在缔约阶段,存在代码语言契合风险、代码语言修正风险、代码语言解释风险等风险集群.在履约阶段,存在合同解除风险、交易透明风险、条件判定风险等风险集群.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去中心化结构监管风险、合约代码安全风险、链外信息观测风险等风险集群.在风险防治上,通过事中提示-事后救济、层级化区分智能合约、文本合同桥梁等方式,可防范缔约风险集群;通过缩短或限制自动履行机制的期限、保障交易主体的被遗忘权、第三方+机器识别共同观测等方式,可防范履约风险集群;通过建立平台-编译人员-智能合约当事人三方监管机制、代码自救机制、代码并行化运行与共识协议、限制智能合约运行环境、增加第三方辅助观测等方式,可防范技术风险集群.

    智能合约风险集群风险防治

    网络游戏沉迷算法的法律规制研究

    黄竹智王之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精进,智能算法逐步应用于包括解决人类娱乐问题在内的诸多领域.网络游戏沉迷问题在智能算法对社会生活的量级影响变化下,也进一步向更多娱乐内容、更广人员范围扩散.以具身理论对游戏关系的生存、娱乐与资本的脉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尽管数字时代人的身心的完全数字化契合了资本增值的逻辑,尽管已有立法和行政措施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进行了治理,但问题并非限于此.现有规制机制仍面临算法知识鸿沟和监管罅隙的挑战,个人亦被蒙蔽于自主沉沦的论调中,运行在算法基础上的网络游戏沉迷机制对普遍个体与社会造成的侵害日益加剧.针对横亘于立法机关、执法部门与市场主体间的问题,互联网算法管理规定触发的整体算法监管已成趋势.为应对网络游戏沉迷算法对个人权益、家庭关系及社会秩序造成的持续性影响,要着眼于充分激发权利、权力与能力的系统法治思维,依托网瘾侵权损害责任的构建,以公益诉讼机制弥补个体认知缺陷,并以算法行政能力的规范提升来填补监管罅隙.

    游戏沉迷算法网络游戏算法行政能力法律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算法治理

    黄薇君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勃兴,算法逐步成为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治理的新型手段,且主要呈现为算法检测机制和算法通知机制,二者基于同一技术原理,属"同一事物的两个面".算法技术的异化和滥用都有可能导致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算法治理的伦理风险,从算法技术本体来说,建立模型、数据输入以及输出结果三个阶段皆存在一定隐患;从算法应用主体来说,成本考量、侵权责任规避以及利益诱导都会成为主体滥用算法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算法治理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应有举措.以技术伦理学"内在主义研究进路+外在主义研究进路"为逻辑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算法治理的结合,可被提炼为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算法治理整体的宏观切入点,以及算法"科技向善"、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电商平台自治权三个微观切入点,同时对应法治、文明与公正、诚信、自由及民主价值观.遵循"技术本身-技术应用"理念,进一步针对算法程序设计的三个阶段,建议将其纳入公共利益考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设立算法"反通知"程序,同时在算法运用限度上,目前应坚持算法过滤的非义务属性和完善恶意通知的治理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算法治理

    论医疗数据的权属配置——基于公共信托理论的视角

    张步峰栗博
    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数据作为典型的公共数据资源,不愿利用、不敢利用、不知利用的现象成为制约医疗行业数字化和医疗数据科学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引发的"反公地悲剧"危机广泛存在于各地医疗机构以及卫生行政机关之中.当前,医疗数据权属存在的法律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包括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和数据权属的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借鉴"公共信托理论"的观点,用以回应医疗数据的权属争议,在以公民和国家为法律主体的公共信托关系中,合理配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平衡医疗数据之上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从而解决医疗数据开发利用权属不清的问题.在公共信托理论下,政府在医疗数据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阶段,承担不同的公共服务责任,从而保障公民数据权利的实现.为了有效监督政府信托义务,需要引入外部监督来保护公共信托权益不受侵犯.通过建构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适当扩展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健全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内部举报机制等方式,有助于完善公共信托权益的行政救济制度,促进医疗数据资源在法治轨道下被有效开发和利用.

    公共数据医疗数据反公地悲剧公共信托理论

    智能时代生态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调解

    肖峰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主义和消费主义是两种对立的社会思潮,在对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生态主义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旨归,主张即使不要发展也要维护好自然生态;消费主义则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的需求,主张即使牺牲环境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两者的对立从根本上刻画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不可兼得或无法平衡的关系,这种零和博弈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随着智能革命带来技术的划时代发展,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了智能社会.当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使得智能化生产成为可能,人们就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时监控、调整工艺参数,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使用,从而减少浪费和污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智能技术还使得智能化生活得以可能,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持续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带动生产的当代发展范式与生态保护的人类理念得到全面兼顾和共同实现.智能化的绿色生产、智能化的绿色消费及智能技术的直接环保效应,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成为可以同时达成的目标;智能文明成为集合了消费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新型文明,使得生态主义和消费主义内含的合理主张得以兼容,从而使两者重构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充分展现出人类文明进入更高形态的前景.

    人工智能智能社会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智能文明

    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基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理论思考

    姜英华孙涛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由于剩余价值率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利润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此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但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随着数字资本主义对"劳动行为"的扩展,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新形式,其与传统的剩余价值生产共同组成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又因数字劳动的体量巨大,全社会被剥削程度大幅提高,进而导致数字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率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更难以窥见.这似乎为资本主义利润率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反向"的可能,也为资本主义找到了"新生"的可能.然而事实上,即使利润率能够不降反升,数字劳动生产的一般数据也只作为生产资料存在,并直接投入扩大再生产,这并不能改变资本的运作逻辑,反而会进一步扩大资本积累,导致更严重的数字资本垄断.本质上,数字资本主义是资本为寻找新出路而创造出的新形态,最终只会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改变资本主义走向消亡的历史命运.

    数字资本主义利润率数字劳动资本主义历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