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雷寒

月刊

0253-3626

cyxbbjb@126.com

023-68485032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性学术刊物,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通过论著、临床研究及短篇报道等栏目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内容。为了更好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及医药信息,欢迎从事医学卫生事业的人员踊跃投稿,并优先考虑属国家、省、市科研基金项目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分析

    刘政宏牟艺璇张大宏何翔...
    707-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63例实行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用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或原位回肠新膀胱的尿流改道方式.根据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组1为内镜下治疗组(27例),由内镜下球囊扩张或联合内镜下钬激光切开组成;组2为腹腔镜输尿管再植组(36例),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与普通腹腔镜再植组成.比较2组的基础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狭窄长度、术前肌酐值、术前尿素值、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以及肾积水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资料中,内镜下治疗在手术时间[(97±31)min vs.(185±36)min,t=-2.641,P=0.000]、术后住院时间[(5.9±1.9)d vs.(8.1±3.1)d,t=-3.144,P=0.000]以及术后进食时间[(1.7±0.8)d vs.(2.9±1.3)d,t=-4.320,P=0.000]上均少于腹腔镜再植(P<0.05).在术中及术后有无输血上,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治疗方式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术后放置D-J管的平均时间[(6.1±2.0)月vs.(4.0±3.5)月,t=2.824,P=0.010]、术后吻合口狭窄复发率(P=0.020)和患肾GFR上升率(P=0.000),腹腔镜再植组均优于内镜治疗组.结论:对于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狭窄段输尿管长度,相比内镜下治疗,腹腔镜再植均能较好的解决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问题,有更高的狭窄治愈率及肾功能改善率.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良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内镜治疗输尿管再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处理肾门部肿瘤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分析

    陈刚
    714-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肾门部肿瘤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肾门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普通腹腔镜23例,机器人辅助患者26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侧别、肿瘤直径、R.E.N.A.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肿瘤切缘阴性、有无Clavien-Dindo Ⅲ级以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组1例改开放肾部分切除手术.2组患者在术前患者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输血率(0/22∶0/26)、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阳性率(0/22∶0/26)、Clavien-Dindo Ⅲ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0/22∶0/26)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29.3±3.7)min和(21.3±3.3)min],术后住院天数[(6.0±1.2)d和(3.9±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处理肾门部肾肿瘤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比较确切.

    肾门部肾肿瘤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

    膀胱癌m6A相关长链非编码RNA预后模型的构建和免疫分析

    陈华于海涛梅宇华李利...
    718-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膀胱癌中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相关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取转录、突变和临床数据,获得m6A相关的lncRNA表达数据,采用共表达网络分析、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鉴定与m6A相关的lncRNA,并构建风险预后模型和对其进行验证.然后,本研究还构建了列线图来预测膀胱癌患者的预后.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研究生物学功能的差异.使用ESTIMATE算法计算基质、免疫评分.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算法定量分析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功能.采用oncoPredict算法预测潜在治疗药物.结果:本课题组确定了 1 739个m6A相关lncRNA,其中14个与预后相关.再通过LASSO回归分析筛选了5个m6A相关的lncRNA(GRK5-IT1、AC008883.2、AC145207.5、AC103746.1、AC104564.3)来构建预后预测模型.Kaplan-Meie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该特征在训练集、验证集和全集中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其他临床特征相比,m6A相关lncRNA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免疫细胞浸润和ssGSEA分析进一步证实,特征lncRNA与膀胱癌患者的免疫状态显著相关.此外,高风险组对多种药物的治疗反应与低风险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5个m6A相关的特征ln-cRNA 可能有助于评估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特征,并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膀胱癌N6-甲基腺苷长链非编码RNA癌症基因组图谱预后模型

    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的难度预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林帆李俊伍罗生军
    730-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合并上尿路手术史和无手术史患者之间影响手术复杂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上尿路手术史和无手术史患者的一般特征以及围手术期指标的变化.采用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手术的复杂性.结果:共纳入293例患者,其中94例合并上尿路手术史以及199例无手术史.与无手术史组相比,上尿路手术史组的估计失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手术时间均有所增加(P<0.001),而术后住院时间则无明显差异.在单因素方式分析中,上尿路手术史(P<0.001)是唯一影响估计失血量的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上尿路手术史(OR=3.858,95%CI=1.796~8.287,P=0.001)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4.074,95%CI=1.887~8.796,P=0.001)是影响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的复杂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上尿路手术史是影响手术时间及估计失血量的独立因素.对于合并上尿路手术史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和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无功能肾

    保留膀胱颈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后的影响

    陈禹杰许巧万士豪张洪瑜...
    736-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前列腺根治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ARP)时,完整保留膀胱颈(包括内括约肌及近端尿道)对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RARP的175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膀胱颈分为实验组(保留膀胱颈,91例)和对照组(不保留膀胱颈,84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初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等一般临床指标,以及拔出尿管后1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尿控率和肿瘤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拔出尿管后1 d及1个月、3个月的尿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的尿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半年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完整保留膀胱颈的改良技术,切缘阳性率及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可以加速尿失禁的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保留膀胱颈术后尿控

    特瑞普利单抗在膀胱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粟麟许巧万士豪张洪瑜...
    740-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特瑞普利单抗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UBC)及特殊类型膀胱肿瘤(atypical bladder tumor,ABT)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及相关安全性.方法:纳入46例手术+特瑞普利单抗综合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2例尿路上皮癌、14例特殊类型肿瘤)的资料,统计分析治疗期间出现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评估.结果:分组:尿路上皮癌患者32例,特殊类型膀胱肿瘤14例,在使用特瑞普利单抗的综合治疗中患者整体复发率为15.2%,46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17.4%),甲状腺功能异常(15.2%),食欲下降(10.9%)等,其中3~4级不良反应发生有14例,占总不良反应的36.8%.结论:特瑞普利单抗在UBC和ABT的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显著,整体安全可控,但应警惕不良反应.

    特瑞普利单抗综合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特殊类型膀胱肿瘤不良反应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早期疗效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彭朗吴小候
    745-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NHT)的早期疗效进行研究,并分析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共有151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其中,70例患者被分入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组),为实现最大程度的雄激素阻断效果,术前应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LHRH-A)并且加用一种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比较NHT组治疗前后前列腺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变化情况;81例患者直接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作为对照组.研究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长短、出血量多少、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住院时长;同时比较2组术后病理结果包括切缘阳性率是否有差异以及Gleason评分下降情况.同时分析影响2组影响切缘阳性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NHT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体积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时间越长,PSA值水平降低程度越大(P<0.05).相对于对照组,NHT组的手术时长更短,且术后病理改善:切缘阳性率更低,并且Gleason评分的下降率更大(P<0.05);2组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无显著差异(P>0.05).2组中PSA值水平是影响切缘阳性率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水平和前列腺体积,从而使其更适合接受手术治疗,甚至使一些无法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根治性手术.这种治疗可以减少切缘阳性率,并使Gleason评分降低.PSA值水平是影响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

    高危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早期疗效危险因素

    预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后低血压的风险:新的预测列线图的开发和评估

    许巧张高杰彭钺强王林峰...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线性模型,用于预测影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因素及概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膜后肿瘤切除并经过病理学诊断为PPGLs的315例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疾病特征、α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24 h尿香草扁杏仁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术中资料及术后资料,将血压低于术前30%或者术后需要升压药维持的患者纳入低血压组.而后采用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特征缩减和筛选,然后利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有用性来评估该预测模型的表现.结果: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预测因子包括24 h尿香草扁杏仁酸、α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肿瘤大小以及手术失血量.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区分能力,C指数为0.882(95%CI=0.872~0.886),并且具有良好的校准性,ROC值为0.8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具有临床价值.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PPGLs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进行术前个体化预测,为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恢复方案提供依据.

    术后低血压列线图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肿瘤切除术

    ADC联合PD-1抑制剂对比GC方案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胡潇梅宇华李利苟欣...
    75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8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DC联合PD-1抑制剂和吉西他滨/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GC)方案新辅助治疗的29例膀胱癌患者,分为A组(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B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病理降期率,同时评估用药期间患者所发生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结果:A组共纳入17例患者,其中13例行膀胱根治切除术,4例选择保膀胱手术,B组共纳入12例患者,均行膀胱根治切除术.A组pCR为41.2%,B组的pCR为25.0%,P=0.449;A组的病理降期率为58.8%,B组的病理降期率为50.0%,P=0.716.A组中常见的AEs包括肝功能异常10例(58.8%),外周感觉神经功能减退8例(47.1%),贫血7例(41.2%)等,其中3~4级AEs共6例(35.3%).B组中常见的AEs包括贫血9例(75%),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66.7%),恶心8例(66.7%)等,其中3~4级AEs共3例(25.0%).结论: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ADC(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较传统的GC方案具有更高的pCR和病理降期率,同时安全性可控,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阴性的患者中也有较好的疗效.

    抗体偶联药物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不良事件

    复杂性肾囊肿的术前诊断与外科治疗

    苏丹丹刘茁张树栋
    760-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囊肿体积的增大可能引发疼痛、感染、出血等症状,甚至影响肾脏功能.单纯性肾囊肿恶性风险较低,一般不处理或者选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急性治疗.复杂性肾囊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恶性风险.在BosniakⅢ级及以上时,恶性风险较高,影像学等检查可能对判断恶性风险及与恶性肾肿瘤的鉴别有帮助.对复杂性肾囊肿的术前充分评估,根据不同的恶性风险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避免术中囊肿破裂所带来的可能的恶性肿瘤细胞的播散,在复杂性肾囊肿患者的预后很重要.本文将重点讨论复杂性肾囊肿的术前评估,复杂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囊肿处理时避免其破裂的技术要点,囊肿破裂的补救措施等,以期进一步改善复杂性肾囊肿患者的预后.

    复杂性肾囊肿术前诊断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