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和管理循证护理实践的准备度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吕永利王梦娜刘倩汝耿力...
    1656-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妇科肿瘤病房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和管理循证实践的准备度,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科肿瘤病房的19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评估(CREBNA)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CREBNA量表得分为(135。94±17。83)分,证据分量表为(52。41±7。88)分,组织环境分量表为(40。58±5。01)分,促进因素分量表为(42。67±6。2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EBNA量表得分与学历、职称、职务、科研经历、对循证了解程度、开展循证必要性有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循证了解程度、开展循证必要性是CREBNA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该研究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较好,具备良好的可行性。

    宫颈癌尿潴留留置尿管循证护理循证实践准备度

    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叶夏兰赖海燕黄少泳韦炫锾...
    1661-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2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困境量表(D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颅内动脉瘤患者决策困境得分为(38。08±14。05)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50。59±3。38)分,焦虑得分为(11。12±3。46)分,抑郁得分为(9。56±2。1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动脉瘤直径、社会支持和焦虑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决策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决策困境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年龄、经济状况、动脉瘤大小、患者社会支持及焦虑情况等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措施。

    颅内动脉瘤决策困境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FGF19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表达及其与肠道菌群特点、β-GD活性的相关性

    陈立佳陈焕王莹魏玉凤...
    1666-1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9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表达及其与肠道菌群特点、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大庆龙南医院7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GF19、总胆红素、总胆汁酸(TBA)水平及肠道菌群特点、β-GD活性,Pearson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GF19、肠道菌群、β-GD活性与血清总胆红素、TBA水平相关性,FGF19与肠道菌群特点、β-GD活性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GF19水平更低,总胆红素、TBA水平和β-GD活性更高,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更少,大肠埃希菌数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GF19水平及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与血清总胆红素、TBA水平呈负相关,大肠埃希菌数量、β-GD活性与血清总胆红素、TBA水平呈正相关(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GF19水平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β-GD活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FGF19异常低表达,且与肠道菌群紊乱及β-GD活性有关。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肠道菌群特点β-葡萄糖醛酸苷酶

    棘突球囊在冠状动脉钙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曹隆檬潘兴丰林梅瑟
    1670-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棘突球囊在冠状动脉钙化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该院冠状动脉钙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球囊扩张,研究组采用棘突球囊扩张。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前后支架植入术操作特点,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均完成PCI治疗,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术前IVUS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球囊滑脱次数少于对照组[(2。72±1。23)次vs。(4。28±1。43)次],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64。34±8。73)min vs。(71。61±9。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支架植入的前扩、后扩球囊压力,支架释放压力和支架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VUS检查中,研究组即刻管腔获得面积大于对照组[(3。76±0。87)mm2 vs。(3。33±0。67)mm2],最小支架面积大于对照组[(6。12±0。98)mm2 vs。(5。43±0。78)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支架贴壁不良率、冠状动脉夹层和血管丢失上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随访中,两组死亡例数、支架内再狭窄例数、非致死心肌梗死例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棘突球囊能提高即刻管腔面积和最小支架植入面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支架植入效果。

    棘突球囊冠状动脉钙化血管内超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量化握力训练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思怡路遥刘晶张美斌...
    1675-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订量化握力训练方案并应用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评价其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及初期使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成形术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时间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术后采用量化握力训练行内瘘侧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握球训练行内瘘侧肢体功能锻炼。于术后8周评价两组内瘘成熟率、内瘘自然血流量、头静脉内径、内瘘初期使用的泵前压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内瘘成熟率更高(97。6%vs。83。3%),头静脉内径[(5。24±0。66)mm vs。(4。63±0。59)mm]、内瘘自然血流量[(1215。38±562。99)mL/min vs。(955。75±341。94)mL/min]更大,内瘘初期使用泵前压[(119。20±19。83)mmHg vs。(135。74±17。07)mmHg]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握力训练可提高患者内瘘术后成熟率,且对内瘘初期使用有益。

    自体动静脉内瘘训练并发症成熟泵前压

    allo-HSCT患者移植期间优化营养干预的效果研究

    杜珊珊白倩朱文艺梁馨予...
    1679-1683,1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营养干预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期间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于该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营养干预,干预组行优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及评分[体重、患者全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组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进出层流病房时[3。10(1。10,4。80)kg vs。4。30(3。10,6。70)kg]、移植60 d时[3。20(1。00,5。50)kg vs。4。15(3。33,7。88)kg]体重下降幅度更少,出层流病房时PG-SGA评分[(10。43±3。25)分vs。(13。00±3。05)分]更低,出层流病房时PA水平[(189。63±51。29)mg/L vs。(163。83±48。03)mg/L]更高,能量[(753。99±350。66)kcal vs。(539。96±247。65)kcal]和蛋白质[(33。87±15。87)g vs。(20。43±12。57)g]的经口摄入量更多,腹泻发生率(14。3%vs。37。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allo-HSCT期间的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营养干预营养状况体重消化道症状

    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雪鹏袁茜韩帆席亚明...
    1684-1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红细胞寿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的142例A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红细胞寿命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疾病状态AL患者的红细胞寿命,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判断红细胞寿命与年龄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AL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因素。结果 142例AL患者中初诊33例、复发19例、部分缓解+未缓解8例、完全缓解82例,红细胞寿命分别为33。0(9。0~147。0)、52。0(15。0~115。0)、20。5(12。0~46。0)、50。0(11。0~186。0)d,初诊及部分缓解+未缓解患者红细胞寿命均短于完全缓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3,P<0。001;Z=-3。586,P=0。002)。15例初诊AL患者经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红细胞寿命较初诊时明显延长[42(14~101)d vs。27(9~68)d,Z=-2。179,P=0。029]。相关性分析显示,红细胞寿命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P<0。05),与原始细胞计数、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核型异常、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RUNX1基因突变和输血是AL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因素(B=-11。151、-24。969、-30。838、-18。784,P<0。05)。结论 AL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红细胞寿命均缩短,经治疗达完全缓解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参考范围。AL患者的红细胞寿命与染色体核型异常、FLT3、RUNX1基因突变和短期内输血有关。

    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寿命疾病状态相关性分析影响因素

    基因测序方法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刘建成邵峰步晓筠杨洁...
    1690-1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ABO血型基因测序方法,在DNA水平对突变位点进行分析,以准确鉴定ABO血型。方法 选取20份血液标本,其中18份血清学鉴定为ABO正常血型,2份为ABO亚型。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ABO血型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扩增,然后进行PCR直接测序分析基因序列,与ABO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ABO血型。结果 20份血液标本基因测序鉴定结果与血清学结果一致。2份亚型标本中1份基因型为BA。02/O。01,表型为B(A)亚型,其第7外显子700位发生了C>G突变,导致氨基酸翻译时第234位脯氨酸变为丙氨酸。另1份基因型为AW。37/B。01,表型为AxB亚型,其第7外显子940位发生A>G突变,导致蛋白质翻译时第314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结论 建立了一种适合实验室的ABO血型基因测序方法,能够准确鉴定ABO血型。

    ABO血型基因测序ABO亚型ABO基因外显子

    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多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倪艳颖沈萍姜忠彩
    1695-1699,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标本中BRAF、RAS、TER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航空总医院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537例。每例标本的细胞涂片和液基细胞制片行巴氏染色,并依据Bethesda分级系统判读结果。穿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Bethesda Ⅰ类结节65例(12。10%),Ⅱ类153例(28。49%),Ⅲ类84例(15。64%),Ⅳ类9例(1。68%),Ⅴ类73例(13。59%),Ⅵ类153例(28。49%)。BRAF V600E突变220例(40。97%),NRAS突变21例(3。91%),KRAS突变6例(1。12%),HRAS突变2例(0。37%)。其中BRAF V600E与KRAS共突变1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细胞学诊断结果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较小者更易发生BRAF V600E突变(P<0。05);相较于女性患者,男性更易发生BRAF V600E突变(P<0。05);甲状腺左叶的结节更易发生KRAS突变(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最常见,在RAS基因突变中NRAS突变居多。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V600E基因RAS基因

    釉质成形窝沟封闭术结合释氟流动树脂在窝沟釉质龋中的疗效评价

    贾培荣徐红曾长玉刘晓文...
    1700-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釉质成形窝沟封闭术(EST)结合释氟流动树脂在窝沟釉质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的6~12岁患儿125例,以诊断为早期窝沟釉质龋的247颗年轻恒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A组(常规清洁窝沟+常规封闭剂)32例、62颗,B组(常规清洁窝沟+释氟流动树脂)29例、62颗,C组(EST+常规封闭剂)33例、62颗,D组(EST+释氟流动树脂)31例、61颗。随访6、18个月后,比较各组封闭剂保留率与无龋率。结果 随访6个月A、B、C、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75。00%、76。67%、93。33%和95。00%,随访18个月分别为45。76%、41。38%、71。93%和9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随访6、18个月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均有明显差异(P<0。0083),且随访18个月C组与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有明显差异(P<0。0083)。随访18个月,A、B、C、D组的无龋率分别为66。10%、63。79%、94。74%和98。31%;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无龋率均有明显差异(P<0。0083)。结论 在窝沟釉质龋的治疗中,采用EST的封闭剂保留率和远期防龋效果都明显优于常规窝沟封闭术,结合释氟流动树脂可进一步提高封闭剂保留率。

    龋齿牙釉质窝沟釉质成形术窝沟封闭剂流动树脂封闭剂保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