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护理和服务的过渡》最佳实践指南解读

    田娇石欣璐赵锡丽
    2081-2084,2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护理过渡,我国各家医院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程序。鉴于当前我国护理过渡仍处于发展阶段,该研究对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2023年发布的《护理和服务的过渡》最佳实践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我国医务人员提供护理过渡的规范化指导,并为制订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过渡期护理过渡期护理模式指南推荐意见指南解读

    绵羊腰椎CT纹理参数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体外实验研究

    高玉杰张伟姜晓彤司旭...
    2085-2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绵羊体外腰椎骨质疏松模型,寻找具有鉴别意义的纹理参数并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的骨密度、骨灰分密度及骨灰度建立回归公式联系。方法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0。4916 mmol/L)浸泡法,对120例绵羊腰椎L1~L3三联椎体进行浸泡脱钙,去除肌肉及附件骨,随机分成4组(A、B、C、D组),每组30例,室温下浸入10%甲醛溶液中24 h防腐。A、B、C、D组分别浸入制备好的EDTA-Na2溶液中脱钙0、4、9、15 d制备体外骨质疏松模型。对上述腰椎进行薄层CT扫描和DXA骨密度测量,并测量每个椎体的体积和椎体干重,之后于马弗炉中1100℃恒温煅烧6 h,测量骨灰分重量,计算骨灰分密度和骨灰度。采用MaZda纹理分析软件对上述CT图像椎体骨松质进行纹理分析,分别采用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及三者的联合方法(FPM)进行纹理特征筛选,采用原始数据分析(RDA)、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分类分析(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DA)对4组骨密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上述方法筛选的纹理参数分别与骨密度、骨灰度和骨灰分密度行相关分析,寻找与其相关性最强的纹理参数。以相关性最强的纹理参数为自变量,以骨密度、骨灰度和骨灰分密度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回归方程。结果 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CT图像显示骨皮质逐渐变薄,骨松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稀疏。FPM结合NDA的鉴别能力最强,错判率仅为2。5%。其中灰度共生矩阵中的对比度(Contrast)与骨灰度呈强负相关(r=-0。938)。灰度共生矩阵中的熵(Entropy)与骨灰分密度(r=-0。927)和骨密度(r=-0。896)呈强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表示为:骨灰度=0。692-0。002×Contrast,骨灰分密度=0。802-0。121×Entropy,骨密度=1。301-0。200×Entropy。结论 绵羊腰椎CT薄层图像的部分纹理参数与骨密度相关参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建立回归公式联系。

    纹理分析骨质疏松回归方程绵羊参数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张柏巍余倩廖洪勇张一弛...
    2092-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调节内皮细胞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24只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糖尿病血管病变组(B组)、糖尿病血管病变+ESWT治疗组(C组)。B组和C组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血管病变大鼠模型,C组在建模成功后1周(T1)、2周(T2)、3周(T3)、4周(T4)接受ESWT治疗。T4时通过超声测量大鼠股动脉血管病变区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ESWT治疗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取下肢股动脉及腓肠肌,在电镜下观察各组股动脉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股动脉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 K)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腓肠肌CD31表达水平。结果 B、C组T4时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但C组高于B组(P<0。05)。3组大鼠股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PTE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但C组高于B组(P<0。05)。B组的PI3K、Ak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B、C组PTE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但C组高于B组(P<0。05)。电镜下观察到,ESWT治疗后,C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较B组明显;B、C组CD3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但C组高于B组(P<0。05)。结论 ESWT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下肢动脉PTEN,下调PI3K和Akt,改善血管功能,提高糖尿病大鼠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改善腓肠肌微血管密度。

    体外冲击波疗法糖尿病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血管内皮细胞

    右美托咪定对小鼠脑出血后氧化应激脑损伤及NOX4表达的影响

    杨正宇毛庆祥
    2099-2103,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鼠脑出血后氧化应激脑损伤及NADPH氧化酶(NOX)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 min后制备脑出血模型,检测小鼠神经运动功能、脑含水量、NOX4 mRNA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小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提升(P<0。05),脑水含量增加(P<0。05),NOX4 mRNA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而右美托咪定组小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脑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NOX4 mRNA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OX4表达,减轻小鼠氧化应激脑损伤。

    右美托咪定脑出血氧化应激NOX4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远期疗效比较

    崔莹珊丁叔波
    2104-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远期疗效及晚期毒性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行新辅助放化疗的130例临床分期为T3~4/N+M0初治低位直肠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SIB-IMRT组(66例)和3D-CRT组(64例)。SIB-IMRT组对直肠原发肿瘤及盆腔转移淋巴结照射55 Gy/25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45 Gy/25次。3D-CRT组对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45 Gy/25次。所有患者放疗第1~14天及第22~35天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每天2次)同步化疗。放化疗结束后6~8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率、远处转移率(DMR)及晚期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05(2,136)个月。SIB-IMRT组10年OS率、DFS率、LRFS率、DMR分别为67。8%、64。5%、91。8%、29。9%,3D-CRT组10年OS率、DFS率、LRFS率、DMR分别为62。6%、61。2%、88。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B-IMRT组2、3级不良反应高于3D-CRT组(34。48%vs。28。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B-IMRT较3D-CRT提供可接受的远期疗效与毒性结果。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调强放射治疗同期加量预后新辅助放化疗

    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

    李超男罗俊陈吉东周果...
    21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3年经病理证实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2913例3985个结节,评估一次性消融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对其中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的1449例患者1890个消融结节,评估术后1、3、6、12、24个月及以上随访中结节的体积减少率(VRR)、复发率、再次消融率和技术有效消融率。结果 所有患者一次性消融成功率为99。7%(3972/3985),技术有效消融率为88。6%(535/604),复发率为3。1%(59/1890),再次消融率为0。7%(13/1890)。术后1、3、6、12和24月及以上随访中结节VRR分别为(-17±430)%(n=727)、(48±152)%(n=643)、(72±38)%(n=573)、(83±20)%(n=604)、(88±18)%(n=279)。所有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7%,次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6%,副作用的发生率为3。09%。结论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超声热消融微波甲状腺良性结节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高言张嘉欣覃夏川谢席胜...
    2115-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SH)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RFA治疗的41例SH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础信息、疾病信息、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数据。根据患者RFA术后1 d血清校正钙水平是否低于1。8 mmol/L,将患者分为SH组与非SH组,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FA术后发生SH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 SHPT患者41例,男1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56±13。64)岁,RFA术后1 d发生SH者22例(SH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P是SHPT患者术后发生SH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ALP预测SHPT患者RFA术后发生S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最佳预测截断值为323。34 U/L。结论 关注患者术前ALP水平并合理纠正,有利于降低术后SH发生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射频消融低钙血症继发

    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朱晓松张玲王丽萍孙志清...
    2120-2124,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每组140例;按照7︰3比例随机抽取196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建立模型,剩余84例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感染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导尿管使用时间长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和0。875。矫正模型体现出实际诊断和预测诊断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口腔黏膜脱落细胞用于高血压患者MTHFR C677T基因突变快速检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余将丽高必贞党书毅王俊峰...
    2125-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荧光探针法床边快速检测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标本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型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间就诊于十堰市太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患者均在实验室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选取Hcy≥1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共482例,患者均采集口腔黏膜细胞及全血标本,分别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荧光探针法及全血标本对比试剂检测上述标本MTHFR C677T基因型,若两者检测结果不一致则使用"金标准"Sanger测序法检测全血标本对MTHFR C677T基因型进行最终判定。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并观察记录采集标本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评价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口腔黏膜脱落细胞MTHFR C677T基因型的准确率和安全性。结果 482例高血压患者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标本和全血标本成功完成采集,且采样过程中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荧光探针法和对比试剂检测MTHFR C677T基因总突变发生率为73。23%(353/482),两种方法检测MTHFR C677T基因纯合野生型(CC型)符合率为100。00%(95%CI:97。11~100。00),杂合突变型(CT型)符合率为99。14%(95%CI:96。91~99。76),纯合突变型(TT型)符合率为99。17%(95%CI:95。47~99。85),MTHFR C677T基因型总符合率为99。38%(95%CI:98。19~99。79),检测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9902。结论 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使用荧光探针法检测MTHFR C677T基因突变操作简便、创伤小,且快速、安全、准确。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荧光探针法快速检测Sanger测序法

    列线图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中老年龋齿的比较研究

    赖丽冲韦发烨黄冬妹曹晓莹...
    2130-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列线图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老年人龋齿预测模型的效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南宁市、贵港市、崇左市51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asso回归筛选相关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最终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显著特征,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算法(PLS)、距离多普勒算法(RDA)、广义线性模型(GLM)、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核函数(SVM-Radial)及SVM线性核函数(SVM-Linear)7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7种龋齿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中位数评价各模型预测性能,以及不同变量筛选方法所构建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中老年人龋齿检出率为71。18%。经过特征筛选后最终保留5个预测因子,分别是年龄(OR=0。945,95%CI:0。917~0。973)、刷牙频率(OR=0。688,95%CI:0。475~0。997)、过去1年是否洗牙(OR=0。303,95%CI:0。103~0。890)、牙存留数(OR=1。062,95%CI:1。038~1。087)和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得分(OR=1。363,95%CI:1。234~1。505)。各模型对比结果显示,RF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表现最佳,AUC中位数为0。747,其次为列线图,AUC中位数为0。733。单因素+Lasso+多因素logistic(简称Lasso+logistic)筛选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的AUC中位数均高于RF算法筛选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结论 基于Lasso+logistic筛选变量,RF较列线图及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在中老年龋齿预测中提供了更可靠的预测性能。

    中老年人龋齿预测机器学习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