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ICU时RDW水平对重症患者中长期预后的影响

    张舒许珊秦开秀罗盛淑...
    435-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出ICU时不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是否与重症患者出ICU后中长期预后的差异性相关。方法 研究对象为重症监护医学信息(MIMIC)数据库中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重症患者,研究变量为患者出ICU前24 h内最后1次RDW检测值,根据RDW水平进行分组,以患者出ICU后90 d死亡率为主要结局指标,365 d死亡率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 最终28004例患者纳入研究。RDW<13。8%组、RDW 13。8%~<15。2%组和RDW≥15。2%组患者出ICU后90 d死亡率分别为4。74%、8。67%、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65 d死亡率分别为8。20%、14。92%、3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全因分析发现,出ICU时RDW水平是重症患者出ICU后90 d死亡率的重要预测指标:RDW 13。8%~<15。2%组HR=1。86,95%CI:1。65~2。09;RDW≥15。2%组HR=4。73,95%CI:4。25~5。26。经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出ICU时RDW水平仍然是独立预测患者出ICU后90 d死亡率的临床指标:RDW 13。8%~<15。2%组HR=1。28,95%CI:1。14~1。45;RDW≥15。2%组HR=2。51,95%CI:2。24~2。8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365 d死亡率也得到相似的结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发现出ICU时RDW水平对90 d死亡率有较好的预测功效,AUC为0。705,截断值为15。3%。结论 出ICU时RDW水平可用于预测重症患者中长期预后。

    出重症监护室红细胞分布宽度重症患者90d死亡率365d死亡率

    身材偏矮儿童维生素K2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黄文渊詹璐
    442-44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身材偏矮儿童血清维生素K2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生长发育门诊就诊的100例身材偏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维生素K2与维生素D3、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微量元素钙离子这些骨代谢指标的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与维生素K2正常组比较,维生素K2缺乏组维生素D3水平[(20。95±7。60)ng/mL vs。(23。96±6。05)ng/mL]更低,维生素D3偏低比例更高(85。0%vs。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K2水平与维生素D3水平呈正相关(r=0。200,P<0。05)。结论 维生素K2缺乏与维生素D3缺乏有相关性,两者相互影响可延缓儿童生长发育。

    身材偏矮血清维生素K2维生素D3骨代谢指标生长发育

    足细胞自噬机制和靶向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进展

    陈立柳敏娜赵欣怡席春生...
    445-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足细胞作为一种高分化细胞,具有高度自噬活性。维持细胞内动态平衡降解,可减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保护受损的足细胞免受不可逆转的损伤。足细胞自噬水平高于其他类型的肾脏细胞,足细胞自噬的激活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腺苷5'-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uin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相关通路有关,这些通路在足细胞功能的各种关键途径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目前发现,足细胞自噬已成为改善足细胞损伤的有力治疗靶点。该文阐述了自噬在足细胞损伤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在基础实验和临床肾小球疾病调节方面的最新数据,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指导。

    足细胞自噬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靶蛋白腺苷5'-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sirtuin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GSK-3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陆婷蒋总兰维娅唐芳...
    451-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一种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多系统损伤,其中以关节损伤最为常见。R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与RA的发展密切相关。GSK-3作为一种混杂的蛋白激酶,其不同底物的磷酸化对许多生理和病理产生重大影响,并在多种疾病中失调。GSK-3参与许多信号通路的调控,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RA。研究发现,GSK-3主要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3条信号通路在RA中发挥作用。该文就GSK-3与上述3条信号通路在RA中的发生、发展及作用做一综述。

    糖原合成酶激酶3信号通路类风湿关节炎作用

    握力测量在胃癌患者营养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黎青云王巧娜黄秋环黄许森...
    456-460,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其康复和预后,但临床上大部分营养不良患者未被有效识别。握力测量作为一种评估营养不良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胃癌患者,改善常见营养不良评估工具昂贵、实施困难的现状。该文综述了握力测量在胃癌患者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及在营养管理中的作用,阐述了提升握力的策略,为丰富胃癌患者营养管理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握力胃癌营养评价营养管理综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的研究进展

    黄润王云丹范华美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疾病负担重。而衰弱与COPD共病率高,多项研究表明衰弱与COPD高度相关。该文对近年来衰弱和COPD相关研究进展作出总结,旨在增强对COPD相关衰弱情况的了解,进而早期识别COPD患者的衰弱状况,为其控制和干预提供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衰弱综述

    ICU成年患者谵妄分型预防护理方案内容框架的构建

    文佳董芳辉张亚娟薛翌蔚...
    46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ICU成年患者谵妄分型预防护理方案的内容框架。方法 课题组于2022年10月组建科研小组,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循证、结合课题组横断面调查结果,形成ICU成年患者谵妄分型预防护理方案内容框架指标体系。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全国15名长期从事谵妄照护的医学及护理专家,应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方案内容的修订,形成谵妄分型预防护理方案的内容框架。结果 经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的条目池;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94,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0。01。结论 ICU成年患者谵妄分型预防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可为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谵妄分型预防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ICU谵妄预防护理方案构建

    产后疲乏及心理韧性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姚青芳王先伟蒲亨萍江湖...
    47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产后疲乏、心理韧性与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于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采用城市分娩创伤量表(City BiTS)、产后疲乏量表(PFS)、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SC-10)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该院产科病房、门诊及盆底肌康复中心处于分娩后0~12个月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PFS总分与City BiTS总分呈正相关(r=0。478,P<0。001),CD-RISC-10总分与City BiTS总分呈负相关(r=-0。564,P<0。001)。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产后疲乏与心理韧性共解释产后PTSD回归方程81。3%的变异量。将心理韧性作为内生潜变量的模型构建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各指标均符合适配标准[x2/df=2。641,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20,拟合优度指数(GFI)=0。995,比较拟合指数(CFI)=0。995,非规范拟合指数(TLI)=0。96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2],产后疲乏、心理韧性、产后PTSD相互影响,产后疲乏可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影响产后PTSD,中介效应占22。68%。结论 心理韧性是产后疲乏导致产后PTSD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升产妇心理韧性水平,从而缓解产后疲劳,最终达到避免患产后PTSD或缓解其症状的目的。

    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产后疲乏心理韧性相关性分析

    智能送检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冉力李娅萍刘春梅
    47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送检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该院整形外科手术室839例患者病理标本作为试验组(含冰冻标本,105份),采用智能送检模式结合精细化管理;另选取2021年3-8月该院整形外科手术室的848例患者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含冰冻标本,118份),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各环节问题标本发生情况及合格率、术中冰冻标本送检的各个环节耗时,并调查两组各环节人员满意度。结果 两组除标本丢失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环节问题标本发生率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病理标本送检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4%vs。66。15%,P<0。05)。试验组冰冻标本送检的交接耗时和等待结果耗时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对应各环节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09%vs。55。06%,P<0。05)。结论 智能送检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标本送检合格率及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实现动态闭环管理,提升标本管理安全性。

    智能送检精细化管理病理标本管理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