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卵巢癌顺铂耐药转录组学分析和拮抗剂筛选的研究

    王晓晓杜佳慧李莉蓉郭伟强...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细胞顺铂(DDP)耐药后的转录组差异,并基于此筛选找寻潜在的拮抗剂。方法 以A2780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DDP耐药细胞A2780-DDP;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找寻DDP耐药的关键因素,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筛选,采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的方法找寻潜在拮抗剂。结果 成功构建了 A2780-DDP细胞株,发现耐药后细胞增殖无差异,但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发现ITGB7、Akt等可能是DDP耐药的关键基因,且qPCR和 Western blot验证发现两者在A2780-DDP细胞株中存在高表达。CCK-8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醇(TPL)、奥拉帕尼等在A2780-DDP细胞株中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 ITGB7/Akt通路在DDP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TPL、奥拉帕尼等潜在的DDP耐药拮抗剂可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顺铂小分子抑制剂卵巢癌RNA-seq耐药机制

    LINC02695表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中的初步研究

    袁园朱安民曾兰龙小凤...
    487-49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2695在高糖(HG)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中的表达及其对HRMECs的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HRMECs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糖(NG)组(5。5 mmol/L)、HG 组(30。0 mmol/L)、HG+LINC02695 沉默(HG+si-LINC02695)组、HG+沉默对照(HG+si-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HRMECs中LINC02695及VEGF mRNA的表达情况,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成管能力。结果 qPCR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LINC02695、VEGF mRNA呈高表达(P<0。05);与 HG组比较,HG+si-LINC02695组细胞 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与HG组比较,HG+si-LINC02695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加(P<0。05);与HG组比较,HG+si-LINC02695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成管能力明显增加(P<0。05);与HG组比较,HG+si-LINC02695组细胞成管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LINC02695可能参与促进HG诱导下HRMECs的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

    LINC026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视网膜内皮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新生血管形成

    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D及血脂等实验室指标水平与妊娠结局分析

    刘晓兰张玉霞丁桂凤
    493-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妇血清维生素D、钙离子、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并分析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于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行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66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钙离子、磷离子、血脂、尿酸及肌酐等实验室指标水平,观察两组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钙离子、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尿酸、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 D(OR=15。141,95%CI:1。831~125。204,P=0。012)、钙离子(OR=4。625,95%CI:2。654~8。059,P<0。001)、高密度脂蛋白(OR=0。395,95%CI:0。235~0。666,P<0。001)、肌酐(OR=1。034,95%CI:1。005~1。063,P=0。020)及尿酸(OR=1。006,95%CI:1。003~1。010,P<0。001)水平均为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维生素D、钙离子、血脂、尿酸及肌酐水平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子痫前期维生素D钙离子血脂异常并发症妊娠结局

    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哈斯达尔·米地里别克刘志强杨玉春张雷...
    498-50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 500例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分为两组,冠状动脉病变者886例纳入试验组,非冠状动脉病变者614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发热持续时间>10d、Gensini积分高,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表达可能是K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诊疗中应针对危险因素,应及早给予针对性干预处理,最大限度预防K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CD4+T细胞亚型及其相关炎性因子在NE-F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杨春晓叶婷余维巍
    502-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优势型频繁急性加重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E-FE-COPD)患者CD4+T细胞亚型及其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表型分为非频繁急性加重型COPD组(IE-COPD组,n=11)、嗜酸性粒细胞优势型频繁急性加重型COPD组(Eos-FE-COPD组,n=13)、中性粒细胞优势型频繁急性加重型COPD组(NE-FE-COPD 组,n=15),肺功能正常及吸烟史>10包/年者为对照组(CTRL组,n=9)。采集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型表达,ELISA测定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和急性加重频率的相关性。CD4+CD28nullT细胞和CD4+CD28+T细胞与人气道上皮细胞(hAECs)进行共培养后分为co-culture 组和Control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AECs紧密连接损伤情况,RT-q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ZO-1和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E-FE-COPD组BALF中CD4+CD28nullT细胞占比、白细胞介素(IL)-1β 水平高于 CTRL 组、IE-COPD 组、Eos-FE-COP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8nullT细胞占比、IL-1β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与急性加重频率呈正相关(P<0。05)。与Control组比较,co-culture组hAECs紧密连接受损,ZO-1和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8nullT细胞和IL-1β可能参与NE-FE-COPD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D4+CD28nullT细胞白细胞介素-1β

    一期后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分析

    曾伟赵郭盛林路刘扬...
    508-51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进行结核菌血症和活动性控制的评估,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奥斯韦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功能改善评估,使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随访脊柱后凸矫正度的维持。结果 11例患者均得以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270。91±45。9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22。72±194。11)mL。随访期间,11例患者均未发生病灶区结核复发,均达到植骨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6~9个月,平均(7。36±1。12)个月。2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有恢复。随访期间11例患者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患者平均CRP、ESR、ODI、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并在术后12个月时进一步降低;患者因胸腰椎结核所致脊柱后凸均得以矫正,并在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角度丢失(P>0。05)。结论 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胸腰椎结核单间隙一期后入路保留椎板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陈震寰刘源黄先韬刘燕锋...
    51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根据患者血压及肾功能情况,将沙库巴曲缬沙坦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最大剂量,血府逐瘀胶囊用法为2。4 g/次,2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ALT、AS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s)、射血分数(EF)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LDL、TC、TG、LVEDd、LVEDs、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房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但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房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发生率。

    血府逐瘀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扩张型心肌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疗效

    炎症、营养指标与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李凤刘海月林益华王佳怡...
    517-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炎症、营养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血清白蛋白(ALB)是否低于35 g/L分为低蛋白血症组(n=73)与非低蛋白血症组(n=14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和营养指标,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过去1年内住院次数、身高,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低蛋白血症组比较,低蛋白血症组的住院时间更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更高,预后营养指数(PNI)、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血红蛋白、总蛋白、PNI与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呈负相关(P<0。05),而年龄、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NAR、NLR、PLR、SII与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I、SII、NLR是AECOPD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临床上应重视并及时纠正AECO-P D患者的低蛋白血症状态,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和营养状况,预防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低蛋白血症炎症营养

    血液炎性与肝功能指标对ICP诊断及分娩方式预测的效能分析

    张苑艳张玲玲孔琳陈燕婷...
    52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实验室血液指标的变化,并分析血液炎性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在ICP诊断及分娩方式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确诊的初产ICP患者251例为ICP组,另选取2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并将ICP患者按严重程度与分娩方式进一步分为重度ICP组(n=47)与轻度ICP组(n=204)、顺产组(n=113)与剖宫产组(n=138)。组间各项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实验室指标诊断ICP与预测妊娠方式的效能。结果 ICP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6。01(4。45,8。37)vs。3。36(4。12,3。5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0。00(16。00,33。00)U/L vs。15。00(13。00,18。00)U/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CP重度组NLR明显高于轻度组[4。93(3。87,7。35)vs。4。14(3。12,5。1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CP患者NLR与AST水平(r=0。279,P<0。001)、ICP严重程度(r=0。139,P=0。028)均呈正相关。NLR联合 AST诊断IC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CI:0。851~0。913)。此外,顺产组胆碱酯酶(CHE)[6 020。00(5 499。50,6 703。50)U/L vs。5 341。50(4 651。75,6 259。25)U/L]和前白蛋白(PA)[199。00(177。71,225。20)mg/L vs。169。17(139。18,204。40)mg/L]水平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CHE 联合 PA 预测 ICP 患者顺产的 AUC 为 0。727(95%CI:0。664~0。789)。结论 NLR 和AST对ICP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CHE和PA对ICP患者分娩方式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分娩方式

    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者对缓和医疗需求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非陈恳曹国兴袁刚...
    528-53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缓和医疗在晚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主要照护者中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记忆门诊确诊的148例晚期AD患者的家庭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缓和医疗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照护者对缓和医疗需求总分为(91。88±15。19)分,得分指标66。57%。得分指标最高为专业医疗照护指导需求,最低为社会支持需求,不同年龄、教育程度、与患者关系、照护经验、亲朋离世、家庭年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身体状况照护者的缓和医疗需求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照护经验是家庭主要照护者对缓和医疗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晚期AD患者家庭主要照护者对缓和医疗需求程度高,急需加强缓和医疗服务。

    缓和医疗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护者需求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