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

    周波于长青闫庆凯张萍...
    700-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左西孟旦组、rhBNP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利尿、扩管等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rhBNP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左西孟旦和rhBNP。记录各组患者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改善情况、死亡情况、再住院率、6 min步行距离、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各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 d,联合治疗组NYHA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其他各组(P<0。05),左西孟旦组和rhBNP组NYHA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内再住院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9 d,联合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均长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后9 d,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其他各组(P<0。05),联合治疗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左西孟旦和rhBNP治疗在早期临床改善方面优于传统治疗和单药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左西孟旦联合治疗

    环泊酚-阿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侯雅欣何士凤张婉月汤西玲...
    707-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环泊酚-阿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泌尿外科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泊酚-阿芬太尼组(C组)和丙泊酚-阿芬太尼组(P组)。C组静脉注射环泊酚0。4 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 mg/kg,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继续静脉注射阿芬太尼10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为0时,置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期间C组静脉输注环泊酚0。8~1。2 mg·kg-1·h-1,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6 mg·kg-1·h-1。于麻醉诱导开始时(T0)、置入喉罩时(T1)、输尿管镜进入时(T2)、手术开始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值及 MOAA/S评分。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药物使用剂量,记录患者给药时注射痛、术中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HR、SpO2、PetCO2、BIS值及MOAA/S评分、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C组镇静药物使用量更少(P<0。05),C组T1~T3 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及T4 舒张压升高(P<0。05);与T0 比较,C组和P组T1~T4 的收缩压降低,C组T2~T4 舒张压降低,P组T1~T4 舒张压降低(P<0。05);与P组比较,C组给药时注射痛、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环泊酚-阿芬太尼用于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优于丙泊酚-阿芬太尼。

    环泊酚丙泊酚阿芬太尼低血压泌尿外科手术

    不同磁刺激盆底模式对围绝经期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

    汪玲玲黄惠萍陈鸣华李嫜洁...
    712-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磁刺激盆底模式治疗围绝经期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临床诊断为MPSS的围绝经期女性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筋膜手法松解治疗;A组给予盆底磁刺激治疗(10 Hz和50 Hz交替);B组给予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50 Hz);C组同时给予盆底磁刺激联合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3组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盆底肌筋膜压痛程度,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盆底肌肉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主观疼痛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B组比较,C组主观疼痛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前静息电位、后静息电位的平均波幅及变异系数(C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仅C组快速收缩最大波幅,10 s持续收缩、60 s持久收缩的平均波幅及CV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治疗后前静息电位、后静息电位的平均波幅及变异系数(CV)均降低,快速收缩最大波幅和10 s持续收缩、60 s持久收缩的平均波幅及CV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磁刺激和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围绝经期MPSS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盆底肌力,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最好。

    盆底磁刺激骶神经根磁刺激围绝经期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疗效对照研究

    刘慧倩王宁姚俊杰刘振宇...
    717-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降低结石复发率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7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MT组(使用FMT)、头孢组(使用头孢克肟)及空白组(未使用抗生素)各57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FMT组55例、头孢组47例及空白组48例,并于结石清石术后定期随访3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尿路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FMT组的尿路感染复发率低于空白组(P<0。05),但与头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MT组的尿路感染复发率低于头孢组及空白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年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15)。进一步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年,FMT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头孢组及空白组(P<0。05);术后3年,FMT组结石复发率低于空白组(P<0。05),但与头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T组和头孢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结论 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方面优于头孢克肟。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感染性结石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

    不同重建层厚CT图像对AI诊断肋骨骨折效能的影响

    敖平朱丽修志刚肖涵...
    72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重建层厚CT图像对人工智能(AI)诊断肋骨骨折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首次CT图像,分别以0。625、1。250、2。500、5。000 mm的层厚进行无间隔重建,应用AI的肋骨骨折筛查功能对4组层厚CT图像进行自动检测,比较不同重建层厚条件下AI对肋骨骨折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AI在0。625、1。250、2。500、5。000 mm层厚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分别为99。32%(436/439)、98。41%(432/439)、89。52%(393/439)、83。60%(367/439),假阳性率分别为4。80%(22/458)、0。92%(4/436)、0。76%(3/396)、0。27%(1/368)。AI在0。625 mm及1。250 mm层厚的诊断灵敏度高于2。500 mm及5。00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625 mm与1。250 mm层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在0。625 mm层厚诊断的假阳性率高于1。250、2。500及5。00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50、2。500及5。000 mm层厚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0 mm层厚CT图像对AI诊断肋骨骨折效能优于0。625、2。500及5。000 mm层厚。

    人工智能多层螺旋CT重建层厚肋骨骨折诊断效能

    血清TgAb、TPOAb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邓文珍陈诚凌冰赵莉...
    727-73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PTMC组和非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gAb、TPOAb],观察术后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血清TgAb、TPOAb与PTMC患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TMC组和非微小PTC组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各组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与非微小PTC组相比,仅TSH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偏小、TSH升高、TgAb阳性是PTMC和非微小PT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但PTC的患病风险不随TgAb滴度增加而增加。PTMC组和非微小PTC组术后1个月内TgAb阳性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1年均有所下降(P<0。05);术后TPOAb阳性率较术前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4例出现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复发或转移时TgAb水平较术后第1次随访分别上升88。4%、49。5%、5。7%、84。0%,3例TPOAb水平较术后第1次随访分别上升51。6%、30。0%、2。9%,1例下降53。9%。PTMC组随访中有1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现病情变化时TgAb、TPOAb水平较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gAb阳性是PTMC的危险因素,在PT-MC诊疗过程中可定期随访;TPOAb的特异性无TgAb好,病程中可选择适当随访。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冠状动脉AI诊断系统在高海拔地区CHD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王雪燕鲍海华温生宝曹云太...
    73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在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1-12月在该院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318例。按患者来源地区海拔梯度,分为2 000~3 000 m组、>3 000 m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验证AI诊断系统的诊断性能;并应用冠状动脉AI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测量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斑块结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3 000 m组钙化斑块、易损斑块数量多于2 000~3 000 m组(χ2=3。976、6。482,P=0。046、0。011)。>3 000 m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发生率均高于2 000~3 000 m组,2 000~3 000 m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轻度狭窄发生率高于>3 000 m组(P<0。05)。>3 000 m组血管节段CT-FFR值≤0。80、<0。70的比例均高于2 000~3 000 m组(χ2=4。782、28。118,P=0。029、<0。001)。以金标准对该系统进行诊断效能评价,显示其对诊断冠脉斑块及狭窄具有较好灵敏度及特异性,诊断一致性高(P<0。001)。结论 冠状动脉AI诊断系统对系统评估高海拔地区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一定的价值。

    人工智能高海拔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动力学

    护士对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刘艺朱丽群眭升庄若...
    738-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护士对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基于循证总结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最佳证据,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后确定问卷基本维度和条目池,便利选取江苏省10所三级医院437名护士进行调查以修订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 护士对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知信行问卷包括3个维度共43个条目。分别将3个维度按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根>1的6个公因子,其中知识维度提取出2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958%;信念维度提取出1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655%;行为维度提取出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274%。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618~0。902,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49,重测信度为0。909。问卷整体水平内容效度为0。922,条目水平内容效度为0。800~1。000。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护士对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护士对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现状的有效工具。

    吞咽障碍服药管理护士知信行调查和问卷信效度

    13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继发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赵顺鑫王楠叶立群王红民...
    745-747,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继发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13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继发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 大部分患者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确诊2~3周发病,均有咳嗽、咳痰、发热,伴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胸部CT显示为原感染灶周围出现斑片状阴影,多伴实变、晕征、支气管充气征,可伴空洞、胸腔积液;继发双肺多叶段受累,多为小斑片状阴影、结节影、树芽征;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周内症状均得到控制,疗程3~6个月。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继发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有一定相似性,预后更好。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机化性肺炎糖皮质激素

    多模态运动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期间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

    范菊芬沈小英傅晓炜黄婷婷...
    748-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运动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期间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与干预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干预,干预组在常规运动基础上给予多模态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血糖代谢指标、相关生化指标及运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放疗期间空腹血糖(7。79±1。61)mmol/L、随机血糖(9。47±1。77)mmol/L、睡前血糖(9。97±3。02)mmol/L均低于对照组(11。84±3。47)mmol/L、(14。18±5。42)mmol/L、(14。62±3。8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清蛋白(37。96±2。13)g/L、总蛋白(68。13±5。02)g/L、前清蛋白(232。89±41。11)g/L高于对照组(36。05±2。89)g/L、(64。96±5。95)g/L、(207。76±47。5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运动期间跌倒、低血糖、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运动能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稳定血糖水平,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多模态运动食管癌糖尿病放疗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