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建研究

    卞国剑刘艺罗建晖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的共建方案,从路网(线网)形态、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上海、济南、武汉、青岛等地的多个共建工程案例,研究归纳当前城市地下道路与轨道交通共廊道布置的需求和趋势,提出了各种共建形式在技术标准上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总结了共建工程的优势和尚存的主要问题.

    城市地下道路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明挖地道共建方案

    城市地下互通立交方案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李敏
    7-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下互通立交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地下道路系统的转换功能及需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安全、结构安全、防灾救援等多种因素.基于城市地下互通立交的建设发展需求,从对地下互通立交的特点入手,总结了地下互通立交的设置条件、关键技术指标及关键技术应用,结合深圳侨城东路工程实践进行佐证,进一步论证了地下互通立交工程的可行性及运行安全.

    地下道路地下互通立交线形指标隧道结构防灾救援

    高速公路改扩建方式和交通组织发展研究总结

    王健杜律律王胜辉刘健宇...
    11-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使用寿命逐步萎缩以及近些年车辆数激增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我国已进入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快速发展阶段.为能够全面和深入了解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整理统计和分析了新近我国实施的117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里程规模超10 000 km.首先,从高速公路改扩建规模、时间、方式、车道数量等方面总结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方式的发展特征;其次,分析了改扩方式对改扩建期间施工交通组织方式的影响,对改扩建期间的保通方向、保通车道数、保通车型及保通速度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方式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高速公路改扩建改扩建方式施工交通组织发展特征

    都市圈快速公路网规划方案探析——以重庆主城都市区快速公路网规划为例

    李万里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各个城市的核心区不断扩展,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加速融合,向着同城化方向发展,既有国道和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通勤交通和物流运输的需要.以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为例,通过现状条件分析,列出既有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在同城化交通运营中的问题.提出在主城都市区内构建快速公路网,形成与高速公路互补的、多层级路网结构的设想,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路网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类似城市的快速路网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城际交通融城通道快速公路网

    典型公交专用道改造方案研究

    姚亚庆陈兴涛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地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公交出行的效率和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多个城市陆续提出公交优先战略,而设置公交专用道因具有经济性和灵活性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有效措施之一.以某城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改造为例,详细分析介绍了公交专用道设计涉及的专用道型式选择、横断面布置、站台尺寸设计、路段路口交通组织以及交通配套措施等方面,并对公交专用道设置的交通效益进行了评估.

    公交专用道站台尺寸交通组织配套措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旧城更新区智能停车的应用与选型研究

    林宜龙李少杰方明镜王敏...
    24-2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保有量每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小汽车出行需求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随之而来的停车需求逐年增加,特别是在老城区,由于最初采用了较低的停车标准,导致已有城市空间难以承载实际增长的停车需求量,能够提供增量的停车空间更是有限.以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为背景,结合城市更新相关工程案例,对智能停车库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运维服务质量和投资进行比选,研究结论可为智能停车在旧城更新区的落地应用与选型提供指导.

    旧城更新智能停车高质量发展选型研究

    基于影响权重的城市道路无障碍出行设施改善对策

    隽海民张栋韩萍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障碍出行设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居民对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质量的期待、需求多样化发展变化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等,要求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必须全面、同步融入到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以大连地区部分街道步行无障碍通行设施为对象,采用熵值法分析设施老化、建设不标准、损坏、缺失、占用、设计不合理等六类主要问题的重要度系数依次为22.79%、20.47%、17.51%、13.71%、13.14%、12.38%,基于问题重要度并结合无障碍出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要求,提出提升和改善无障碍出行环境的对策与建议,为实现城市步行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城市道路无障碍出行设施熵值法重要度分析对策

    中外不同规范停车视距的计算与分析

    陆钰彬谢忠涛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企业走向海外,加强国内外规范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以坦桑尼亚高速公路设计项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中、坦、美三国规范在停车视距计算及参数取值等方面的异同,提出了适用于坦桑尼亚项目的基于规范最小横净距的停车视距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多种视距改善措施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该项目视距不良曲线路段的视距保障措施,用于指导项目路线平面设计,为国内外公路设计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中国规范坦桑尼亚规范美国规范停车视距横净距路线设计

    旧路改造工程中缓和竖曲线和使用长度研究

    杜永平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线形质量,以及减少使用不必要的昂贵沥青下面层衬垫材料,对缓和竖曲线及其使用基础等开展了研究.首先,确定"人-车-路"动力学计算模型和缓和竖曲线评价标准,通过动力学计算分析确定以多次抛物线为缓和竖曲线研究方向,并采用待定系数法推导出8次抛物线缓和竖曲线方程族;其次,分类讨论不同工程条件下确定缓和竖曲线的方法,并经动力学计算确定7次抛物线为最小振动缓和竖曲线;第三,采用动力学计算分析确定各设计车速下不设缓和竖曲线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最后,在动力学计算基础上建立缓和竖曲线基本参数与车辆振动评价指标关系,并结合车辆振动感知标准,确定了缓和竖曲线最小长度.以上研究形成了缓和竖曲线设计使用基本条件和相关使用基础,可供旧路改造工程设计中选用.

    道路工程缓和竖曲线动力学车辆振动行车舒适性

    广州城市快捷路二期过江通道总体设计

    李雪莲陈伟张文
    42-4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城市快捷路二期是广州中心城区内外环之间的辅助环形连续交通道路,同时也是白鹅潭地区"三环七射"道路骨架系统的三环之一,过江通道两岸具有接线路网复杂、沿线城中村及建设地块密集等特点,总体设计难度大.详述了过江通道建设的意义,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城中村改造计划、征地拆迁、环境效应和江中通航要求等因素,先进行线位比选,然后进行过江桥隧方案比选,最后通过隧道工法比选,对过江通道总体设计做了细致的分析比对,最终选取了过江沉管隧道作为实施方案.该项目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加速项目沿线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沉管隧道建设进一步积累经验.

    广州城市快捷路二期过江通道方案比选总体设计沉管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