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环境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

彭礼孝

月刊

1672-9080

fionad@126.com

010-88084405;88500251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阜城路北1街丙185号

城市环境设计/Journal 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查看更多>>本刊以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从事城市环境设计的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为主体对象,以他们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为主要内容,通过研究、评论、访谈等形式来不断的构建生态的、人文的、全面的城市环境设计的研究方向,并推动学科的发展。杂志敏锐地反映城市环境设计领域发展的新实践、新观点、新方向的专业咨询平台,在注重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专家、学者与实际建设者之间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与信息交流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暖阳的建筑理想——贲庆峰专访

    贲庆峰胡一可
    214-215页

    寒地"名居"

    胡一可王雯丽
    216-217页

    长春伟峰东域项目

    Michael董祯黄严仕丁德慧...
    218-229页

    景·观的建筑——武汉海绵公园研学+游客中心

    李涛黄名朝李龙孔繁一...
    230-233页

    隐外餐厅

    蒋建宇李水高烽楼婷...
    234-235页

    云间画廊——穿过绿石之门

    肃画张丹莉
    236-237页

    现代语境,东方意境——保利·海上瑧悦

    邰志鹏陈芳李乐沈聪...
    238-241页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隈研吾在华建筑作品分析

    王宇杨棋琛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景观都市主义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类似的概念,如山水城市、城市双修、存量规划、生态城市等,中国人的建筑自古就是"景致+建筑"的结合体,建筑物的规划常从属于景观的规划之中.隈研吾对"将建筑隐去""让建筑同自然相连"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取得成功.本文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景观都市主义的四个重要内容,并以隈研吾的在华建筑设计为例,结合建筑的设计思想、空间形态以及建构方式等方面,从场地环境的呼应、城市文化的回应以及人与环境媒介联系分层探究,归纳探究隈研吾自然建筑理论与景观都市主义的联系,以期为当代建筑与环境融合的方法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景观都市主义隈研吾建筑作品城市空间

    存量更新背景下的海淀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优化

    宝妍刘阳庞世源于墨涵...
    246-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栖息地破碎的影响下,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具有连通生态斑块、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由于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复杂且有限,通过原有生态廊道识别方法提取的空间边界主观性强,结果难以落实.本研究的目标是开发一种综合方法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的合适区域,并且识别建设机会较大的廊道空间.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首先综合MSPA方法和In-VEST模型识别生态源地,结合多指标构建阻力面,利用电路理论提取潜在廊道路径后进行重要性分级,并且识别夹点区域,最后,构建一个度量和指标体系划定生态廊道范围,叠加土地利用现状评估廊道建设潜力.结果表明:(1)识别生态源地17个,面积为56.9平方千米,占海淀区总面积达13%.主要呈集群式分布在西部山区和中部三山五园地,少量散布于其他区域.(2)提取潜在生态廊道28条,总长度83.9千米,识别夹点区域12个作为踏脚石斑块.三山五园地区内的廊道建设是海淀区整体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连通的关键.(3)确定生态廊道适宜区域121.4平方千米,其中优先修复区域占比4%,适宜区域内恢复机会较大的廊道空间占比达56%.研究结果可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和精细化管控提供空间指导.

    形态学景观格局分析电路理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生态源地生态廊道

    水文导向的浦东传统聚落形态类型体系研究

    周清铭郭巍
    25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浦东区域位于太湖平原最东侧近海的高乡区域,在历史和地理的塑造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差异化水文景观格局.以水为中心,通过多尺度多层级的分析方式,探究浦东传统聚落:在宏观尺度下,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探究了浦东区域差异化格局形成因素,在中观尺度下,以历史海塘建设为主要依据,伴随形态分类划分典型水利格局,分析了浦东各个区块内四类农田水利景观格局的特征和营建模式;在微观尺度下,从形态类型学入手,分析浦东区域不同地区存在的聚落形态,并将其整理到散村与集村两类聚落,研究浦东区域聚落形态类型演变体系;最终从集村案例入手,分析不同集村形态诞生的动力和形态发育模式.总结出浦东各个区域聚落形态类型的演变过程以及以水为中心的演变方式.研究成果对保护本土聚落形态、改善区域人居环境、保持传统聚落发育多样化、促进乡村差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居环境聚落形态太湖平原浦东区域差异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