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张燕华

双月刊

1002-1264

022-23051701 23051721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7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城市为对象,开展我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领域的学术论文;报道国内外环境科学和城市生态最新研究成果及有关的科技动态,以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为保护与改善城市环境服务,本刊编委是由全国50多位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创刊以来一直以高质量、高水平、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读者、作者的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地物发射率的城市热环境分析

    方小凯吴运龙孙亚红罗庆...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现行的城市热环境调控方法的不足和不同地物的发射率波谱,论述了大气对地物长波辐射的吸收特性,以及辐射能量在地气空间的传输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热环境调控方法.为此选择26℃和28℃的土壤、22.6℃的草坪、34℃的水泥路以及39℃的大理石路面,进行了8~ 13μm波长范围的发射率波谱的辐射能量分析.结果表明:34℃的水泥路辐射的能量最高,22.6℃的草坪辐射的能量最少;大气对34℃的水泥路辐射出能量的吸收最高,即其造成的大气逆辐射效果最强;大气对28℃土壤辐射出的能量吸收最少,即其造成的大气逆辐射效果最弱;28℃土壤透过大气辐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最高,即其与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最强;22.6℃的草坪透过大气辐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最少,即其与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最弱.5种地物对城市热环境的热效应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34℃的水泥路、39℃的大理石路面、26℃的土壤、22.6℃的草坪、28℃的土壤.同时还表明地物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由其本身的温度和其发射率所决定.

    地物发射率城市热环境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率

    青岛市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及潜在风险

    张道来刘娜叶青林学辉...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青岛市市区内54个站点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对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表层土壤中16种需要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总量为10.28~8 925.16 ng/g,平均含量为1 081.22 ng/g,且荧蒽、苯并(a)芘的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557.93 ng/g,114.90 ng/g.5个区内PAHs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北区>市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与国内外多个城市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状况比较,青岛市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运用特征比值法对多环芳烃来源进行解析发现,青岛市区内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来源主要为石油燃烧源及石油源.采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对青岛市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表明,仅在商圈及交通稠密区个别站点超出了效应区间低值(ERL),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小负面效应.通过对16种优先控制PAHs中毒性当量因子最高、致癌性最强的苯并(a)芘的等效致癌毒性(BEQ)对人体健康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仅有少数站点的等效致癌毒性稍高于荷兰及加拿大标准,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潜在危害,但危害程度较低.

    青岛表层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潜在风险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比较分析

    王芳李明明吴焕波陈强...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状况,对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水平、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述.中国和印度的城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普遍较高,主要为SO42-、NO3-、NH4+和Ca2+.总的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呈现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分布特征,不同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具有差异性.由于地理位置和功能区不同,不同地区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浓度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工业区的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区域.NH4+和K+主要分布在细粒子中,F-、Mg+和Ca2+主要分布在粗粒子中,SO42-、NO3-、Na+和Cl-在粗、细粒子中均有分布,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也表现出随季节变化的特征.

    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时空分布特征

    洪湖市某地区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及pH值

    郑雄伟王俊锋魏凌霄郑国权...
    18-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弄清洪湖市大气降水pH值及重金属干湿沉降状况,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分春夏秋冬四季在6个采样点系统收集了大气降水样品24件.研究结果表明:洪湖市大气降水年平均pH值为6.76,总体上为中性雨,并未受到酸雨威胁;大气降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较低,Zn、Cr、Pb、Cd、Hg、Cu及As平均值分别为13.31、0.24、0.68、0.13、0.02、1.13、0.77 μg/L;总体而言,除As外,各重金属元素季度干沉降通量密度在春季明显高于其它各季;经估算,Cu、Cr、Hg、Cd、Pb、Zn及As湿沉降通量分别为15.97、0.29、0.82、0.16、0.02、1.36、0.92 mg/(m2·a),最后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大气质量等级标准,表明研究区大气质量总体优良,为一级水平.

    大气干湿沉降pH重金属洪湖市

    青岛市郊雾霾天大气PM2.5和TSP污染特征比较

    张丽孟亚张爱滨刘明...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利用2015年1月和3月平行采集的PM2.5及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分析其中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及13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来源差异以及雾霾天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2.5和TSP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分别为29.35±22.98 μg/m3和47.05 ±15.98 μg/m3,微量金属元素总浓度为1 333±1 148 ng/m3和5 912±3 208 ng/m3.NH4+、NO3-、SO42-和Zn、Pb、Ni、As、Cd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Na+、Ca2+、K+和Al、Fe、Mn、Ba、Sr、Co主要存在于粗粒子中,而Mg2+、Cl-及V在粗细粒子中浓度相当.雾霾天时,PM2.5中NH4+、NO3-、SO42-、Ca2+和微量元素浓度与非雾霾天相比显著升高,且增幅明显高于TSP中的,但Na+、Mg2+、Cl-和V在PM2.5和TSP中的浓度均与非雾霾天时基本相当.PM2.5中主要受人为源或地壳源和人为源共同影响的元素其富集因子明显高于TSP中的,但主要受地壳源影响的元素其富集因子与TSP中的基本一致.PM2.5和TSP均受到二次生成源、燃煤/重油燃烧排放、土壤源、工业源、机动车一次排放源及海洋源的影响,但是不同源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相对贡献程度不同,PM2.5以二次生成源的贡献最大,而TSP以土壤源贡献最大.

    PM2.5TSP雾霾微量元素水溶性离子

    纤维素降解菌对稻草秸秆和蓝藻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曹圆圆祝小琴徐笑董德武...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秸秆的产量非常大,且未充分利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蓝藻的暴发严重污染了环境,所以将两者混合发酵产生沼气是一个很好的能源利用方式.本实验以稻草秸秆和铜绿微囊藻为原料,在活性污泥的作用下,接种LX1和LX3两种不同的纤维素降解菌在37℃进行厌氧发酵100d,碳氮比为27∶1,pH值为7,以产气量作为衡量指标,比较两种不同纤维素降解菌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接种LX1菌种的实验A组产气效果最佳,产气速率快,总产气量达到47 544 mL,而对照组总产气量仅为32 485 mL,LX3菌种对发酵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混有两种菌的实验C组总产气量为39 628 mL.

    秸秆铜绿微囊藻厌氧发酵纤维素降解菌产气量

    高效苯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吕晶华段云霞许丹宇郑先强...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富集、稀释涂平板的方法从处理染料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6株苯胺降解菌,经16S rDNA鉴定为Delfia tsuruhatensis、Delftia sp.、Uncultured Delftia sp.、Delftia sp.、A cinetobacter sp.和Delftia tsuruhatensis.对各单一菌种生长条件的研究表明,各菌种生长的最适pH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菌种BN6对苯胺降解效果最佳,在48 h内可将2 000 mg/L的苯胺完全降解且可耐受的苯胺浓度最高,为5 500 mg/L.

    菌种筛选16SrDNA鉴定苯胺降解

    滨海河道型复合湿地冬季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袁敏廖光龙孙静高郁杰...
    35-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冬季滨海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净化的效果,在2013年冬季12月份一次年2月份对天津泰达河道型复合湿地进行4次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当水温>5℃时,河道型复合湿地脱氮除磷效果良好,湿地出水总氮浓度≤2mg/L,总氮去除率均维持在85%以上,总磷浓度≤0.105 mg/L,总磷去除率均维持在89%以上;当水温<1℃时,湿地出水总氮浓度为5.97 mg/L,总氮去除率下降至50.66%,总磷浓度为0.3 mg/L,总磷去除率下降至16.67%,可见湿地系统在冬季随着水温的下降(从>5℃下降至1℃以下)脱氮除磷效果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当水温逐渐上升时,湿地脱氮除磷潜能将很快恢复.河道型复合湿地沿程污水中总含盐量呈现出累积现象,出水口增幅为1.28~2.08倍,含盐量的累积将成为滨海盐碱地区开展湿地工程建设的一个瓶颈.

    冬季河道型复合湿地脱氮除磷总含盐量

    嘉兴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地土壤及植物叶片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邝春霞樊慧羽沈赟韵张辉...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道路绿地土壤和相应植物叶片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采集了嘉兴市中心城区不同道路绿地土壤和植物叶片样品.土壤和植物叶片经微波消解后,利用ICP-MS测定土壤和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嘉兴市道路绿地土壤在一定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Pb、Cu、Zn、Cr、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2.41mg/kg、30.59 mg/kg、94.03 mg/kg、145.86 mg/kg、64.49 mg/kg,均超过嘉兴市背景值,Pb含量超标最为严重,达6倍以上.中环西路、昌盛北路和中环东路等3条道路中间绿化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道路两侧绿化带土壤重金属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中环西路、中环北路、昌盛北路和中山西路属于重度污染,而其余道路属于中度污染.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水平.

    道路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嘉兴市

    地下管道三维重建初步配准算法设计

    于敏李浙昆杨涛韩子健...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最近点迭代算法(ICP算法)每次迭代都要搜索对应点云中的最近点,为了使配准结果收敛到全局最优解,ICP算法需要初步配准为其提供一个迭代的起始位置.针对这种情况,将提出一个新的适用于地下管道的初步粗配准方法.首先确定数据采集方案;然后计算机器人在管道中的姿态,进而得到机器人坐标系相对于全局坐标系的变换矩阵,把不同视点的点云转换到统一的全局坐标系中,对点云进行初步配准;从而利用ICP对点云进行精确匹配.通过实验证明了创新配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且算法计算量小、成本低,对于检测管道内部工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点云数据三维重建算法最近点迭代算法初步配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