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ournal 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胡治军李敏
    851-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是人们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但是在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增长,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威胁,致使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影响生态水环境的同时,还阻碍了社会稳定发展。所以,直面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至关重要。因为适合的、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可以为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生态水环境的良好改善创造条件。对此,本文笔者就围绕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展开讨论。

    水土保持水资源水环境影响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荆骞黄金荣张吉强
    852-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环境及当地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工程建设时水土保持工作如果做的不好,会给当地生态带来很大的危害。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难度,而水利工程属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所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刻不容缓。只有通过预防和治理的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将防治水土流失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切实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才能促进工程健康发展。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程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蔡政杨恩乐
    853-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也是评定水利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真正地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水土的流失,要将保护水土资源的理念贯彻下去,加大宣传的力度,发挥群众的力量,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对水土保持工程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流失危害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谭仙林蔡政
    85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土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础,在社会经济的建设中如果不注意加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就会因此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从而反过来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水土资源问题的预防与治理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类工程的建设能够很好地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有针对性地解决水土资源流失的问题,很好地契合了国家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提出的相关要求,对于水土资源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影响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张彦辉
    855-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压力管道将更加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确保运行安全可靠,本文内容能够为专门从事管道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管道施工的管理水平,使压力管道的施工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若管道存在问题导致输送介质泄露,必将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梁建波
    856-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是城市获得能源供给的主要方式,,对于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优化城市电网规划的技术方法,维持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电网发展现状,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中的重点进行了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设计

    配网调控一体模式改革的探讨

    高义
    857-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电网模式下,应加大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力度,增加配网建设和改造的力度,特别要将中压配网与低压配网投资比例予以合理扩大,构建结构合理、经济性高、网络稳定、运行安全而灵活,环保节能的配网调控体系,对供电系统中突出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促使配电网供电系统可靠性与供电质量显著提高。在实施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时,需对配网智能化调控予以积极推进,不断加大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力度,逐渐提高配网技术水平与相应装备,确保配网规划与社会电力发展形势相符,同时可有效满足时代发展下的相应需求。

    配网调控一体模式改革

    调控一体化下的配电网自愈研究

    何磊
    858-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主要是提出在针对配网存在的调度和控制功能相对分离的情况下,是调控一体化下的配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配电调控一体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配电网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集成了不同功能的配电网调度机构,包括调度、控制和监视等功能,可以实现对配电网日常运行的停电管理、监视和自愈等不同环节的高效管理和控制。

    调控一体配电网自愈

    一体化配网抢修指挥体系的建设实施

    陈黎玲
    859-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年的配电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县级供电公司已建设并使用了负控主站系统、SCADA系统、95598客服系统、MIS营销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运作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但由于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的技术指导,存在系统间兼容性较差、信息数据资源利用率偏低、缺乏故障主动筛选排查等问题。,

    一体化配网抢修指挥体系实施

    多孔改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孔隙率的测定

    周立毅
    860-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公路结构破坏成因中,进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水是造成或加速路面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水对路面的损害,各种具有排水功能的路面结构开始在公路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并正成为未来路面结构型式发展的趋势之一,例如开级配沥青混凝土面层等一些具有排水功能的路面结构正在试验和研究中。随着这些试验和研究的开展,多孔改性混凝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孔改性混凝土由于其选用材料和配合比的特殊性,导致其结构类似于蜂窝,透水性能良好。正是由于多孔改性混凝土的这种特殊结构,致使其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的差别。

    多孔改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