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朝阳1919小剧场的美学风格与文化底蕴研究

    付璐孙昊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朝阳1919小剧场作为我国红色建筑的经典代表,它所蕴含的红色文化经典内涵及所体现出的独特建筑美学风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北京朝阳1919小剧场的艺术因素及其所承载的多层面文化功效,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建筑与红色文化之间进行关联互动的具体方式.

    艺术因素美学风格文化传承红色建筑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以ICOMOS相关文件为例

    陈洁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梳理1931至2005年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件,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的发展与演变.本文认为,文化遗产是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的概念.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整体化与多样化,即保护对象从历史古迹单体扩大到古迹遗址和周边环境,再发展到由历史城镇、城区和地区组成的城市整体,最后涵盖多样的文化遗产类型;其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体系化与多样化,即从强调保护古迹遗址的原真性到保护城市的整体性再发展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国际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在本土遗产特色的基础上逐步融合ICOMOS宪章的原则与理念,这表明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认知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保护对象保护原则

    川南碉楼民居文化建筑特征解析及保护对策研究——以四川省泸县屈垣子庄园为例

    聂雨馨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碉楼建筑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主要功能为防御,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屈垣子庄园是我国现存较为典型的高墙碉楼民居代表,为研究四川近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建筑民俗提供了重要的解析场所.本文从屈垣子庄园的特征出发,对碉楼民居文化建筑在川南地区的特征进行解析,结合相关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经验,对川南碉楼民居文化建筑的传承保护提出规划策略.

    屈垣子庄园碉楼民居文化建筑川南历史建筑保护

    柔索张拉钢木可展结构仿生亭乡村建造实践研究

    邓丰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9 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中,同济大学和釜山大学联合赛队的作品"绽放"为例,通过对乡村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策略、材料、结构、技术和建造的研究,确定以"微介入"为原则,通过先进的设计方法,适宜的结构和技术,环保的材料,以及快捷的建造方法,以应对乡村建造中自然气候和建筑功能的变化.主体结构采用柔索张拉/牵引开阖式空间钢木组合可展结构,使建筑能够通过自身形式的不断改变,来回应果园内周边环境的变化,展示动态环境的复杂性与时间性,以寻求与建筑所处自然环境的融合共生,带给乡村全新的现代建筑体验.笔者希望将设计的力量注入乡村,探索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乡村公共空间形式,并以此作为增强乡村活力的切入点,促进乡村公共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改善,为乡村建造提供范例.

    钢木结构柔索张拉乡村建造仿生设计可展结构微介入

    基于Climate Consultant的干旱绿洲区民居气候适应性探析——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刘锦涛塞尔江·哈力克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Climate Consultant气候分析工具对喀什地区气象数据(CSWD)进行分析,得出适合喀什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的最佳聚居空间及建筑设计策略,将其分类后与当地传统建筑所采取形体、空间构成的气候适应性及构造与气候的关系等应用实践进行印证对比,并就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新疆南部干旱绿洲地区传统民居的更新和现代新建民居提供科学依据.

    干旱区绿洲喀什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规模—空间"关联机制下高中校园模式变迁与设计更新——以中、美、日、英为例

    罗琳李志民吕园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持续增加,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既有校园办学规模、建设用地面积与居住人口剧增带来的就学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制约了校园空间环境品质的达标与提升.研究通过梳理美、日、英等教育发达国家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与校园空间变迁的演变历程,并将其与中国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探寻应对不同办学规模的校园空间环境规划模式,进而归纳总结适应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高中校园设计策略,进一步减小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全面实现校园更新与品质提升.

    规模—空间变迁历程高中校园

    襄阳市商业综合体中庭空间夏季热环境研究

    王晓健晏红霞郝帅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庭空间是当前商业综合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建筑内的各种物理指标的改善都有积极作用.作者实地调研了襄阳市4座商业综合体的中庭空间,实测得出不同时间段内中庭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同时对顾客进行主观问卷调查.通过对热环境参数及主观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作者发现商业建筑的中庭热环境受屋顶遮阳影响严重,业态对中庭热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由此针对商业综合体夏季中庭空间热环境现有特征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今后该地区商业综合体中庭空间热环境的建设和改善提供数据参考.

    商业综合体中庭空间夏季热环境优化设计

    夏季北方某建筑群温度模拟与分析

    王培栋牟晓蕾
    127-12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北方某建筑群夏季时的温度变化.根据模拟结果得出,该区域地表温度受建筑物、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影响,温度分布不均;单体建筑外墙温度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侧面外墙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取决于建筑高度,温度随着建筑高度的增高逐渐降低,顶面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在北方夏季同一水平面上顶面温度由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递减.

    数值模拟建筑温度太阳辐射热环境计算流体力学

    "互联网+SI住宅"——万物互联时代的租赁型住宅模式探索

    高宇波司丽超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住宅建筑作为个体连接单元的新型空间内涵,总结物联时代居住功能的复合性和空间的灵活可变性,梳理开放建筑体系的概念和发展,分析SI住宅体系与物联时代租住需求的契合之处.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本文结合"互联网+SI住宅"案例,提出基于开放建筑体系的物联网租赁型住宅模式探索的新方向.

    开放建筑体系互联网SI住宅体系住宅模式租赁型住宅

    基于PyroSim的老年公寓火灾蔓延规律分析

    黄丽蒂罗开洲刘莹许欣欣...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我国老年人照料设施消防安全设计,减少火灾发生时人员伤亡数量,研究老年人照料设施火灾燃烧产物时空分布特征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建立老年人公寓火灾模型,进行火灾模拟,分析其火灾燃烧产物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对建筑内部环境的影响,并得到老年人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老年人照料设施消防安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公寓火灾产物PyroSim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