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物象的新秩序——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至上主义从艺术到建筑的演变

    朱羿郎
    136-14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和艺术同属与美学相关的、含有创造性劳动的领域,它们在人们认知和实践的领域内常发生互动.无论是从内部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自觉转变,还是外部对建筑学的影响,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都是有关艺术与建筑联姻的典范.一方面,为人们对建筑的理解提供了"无物象"的视角,揭露了理性的局限,彰显了"知觉"和艺术的真实及其构建出的新秩序;另一方面,也凸显和延展了建筑美学中"恰当性"和"想象力"的核心价值.至上主义对建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俄国先锋派时期,更影响了新表现主义建筑师扎哈·哈迪德.扎哈的思考和作品不仅在新时代语境下继承了至上主义的基本理念和艺术的追求,也出于建筑学的时代特征对这一理念进行调整,这最终促成了她"受控制的爆炸"这一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建筑认识论.鉴于至上主义的普适性在思维层次和时间跨度上与建筑有直接关联,至上主义从艺术向建筑的演变在建筑美学方面对建筑具有启示的意义.

    无物象新秩序至上主义马列维奇扎哈·哈迪德恰当性想象力

    独居青年群体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都伟宋宛青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针对青年群体中独居青年这一小众人群在城市生活及工作中的痛点,将其面临的居住空间小、经济压力大、孤独感强烈等问题进行剖析.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以及多学科综合分析法,深入探讨独居青年对智能居住空间的需求,并结合相应的设计手法提出解决策略,帮助独居青年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以期为我国今后相应群体所涉及的智能居住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独居青年群体环境心理学理论生活痛点智能居住空间

    桥梁符号研究

    李莹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符号学、语言学和建筑符号学的研究成果,桥梁符号研究从语构学、语意学和语用学3个层面展开分析,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桥梁的建筑意义,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研究其结构内涵.最后,将符号语构—语意—语用层面综合排序的方法应用于对桥梁中符号系统的评价.

    桥梁符号建筑语言语构学语意学语用学

    高校餐饮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陈岩吴琼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同样,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对于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多,餐饮建筑作为高校的基础设施之一,不再只为解决三餐的问题,而要在解决三餐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这要求餐饮空间要满足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方面、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餐饮空间的人性化功能设计方面,分别从主体空间、辅助空间和综合服务空间3个方面来探讨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当前人性化设计欠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为高校餐饮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高校餐饮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基于认知理论的儿童环境掌控力幼儿园空间提升策略研究

    李承来马晓璇李玮奇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社会及家庭对幼儿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若要探索可以提升儿童环境掌控力的幼儿园空间设计原则,需要从幼儿认知相关理论出发,本文以幼儿园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为对象,充分研究了国内外幼儿园空间设计案例,分析多种认知情况下的幼儿行为、心理发展特征.在研究儿童认知心理和开创幼儿空间创新形式的同时,希望可以进一步研究幼儿使用空间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筑设计策略的优化去促进幼儿身心的良好发展.

    认知理论环境掌控力幼儿园空间提升

    严寒地区彩钢板顶阳光间的采光与节能协调性研究

    刘博王慧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寒地区农村住宅阳光间可改善其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但传统彩钢板顶阳光间削弱其室内采光.以安达市某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对有无彩钢板顶阳光间两种建筑进行采光与能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设阳光间显著节能降耗,但室内采光系数下降;调整窗尺寸可满足采光标准,且增设阳光间后能耗也明显降低;该建筑阳光间进深0.9 m时建筑能耗最小.

    严寒地区阳光间建筑采光建筑节能农村住宅

    GM-SVR模型在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申靖宇刘志忠牛晓婷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基础建设处于加速阶段,高层建筑物层出不穷,所以高层建筑物变形规律、规避施工风险是许多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统单一模型预测建筑物沉降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针对GM(1,1)灰色模型和SVR算法对高层建筑物沉降特点及其单一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灰色GM(1,1)和SVR算法组合预测模型,综合灰色GM(1,1)和SVR算法的优点对西安市某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可以看出,GM-SVR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比单一模型更具有预测优势,其拟合程度更加接近于实测值,可以更好地用于实际工程,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进行高精度的预测.

    灰色GM(1,1)SVR算法GM-SVR组合模型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

    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探索——国外技术的引进与实践研究

    张明鑫高莹
    165-16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我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继续深入发展.与此同时,各省市也在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众多激励政策,装配式建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我国建筑领域也相继引进了国外的装配式技术.文章详尽分析北京地区此时期的国外装配式技术引进与建设实践,总结我国建筑领域的历史发展经验.

    装配式建筑20世纪80年代技术经验

    基于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潘永刚石超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和算量能力,被现今的设计、施工单位广泛运用.本文简要概述了BIM技术的优势,对比传统应用软件的不足,论述其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并结合某校新校区行政楼工程的建设过程,深入分析BIM技术在暖通空调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为日后的施工建模和项目运维奠定基础.

    BIM技术暖通空调BIM模型碰撞检查风管

    点云扫描与BIM技术的结合研究

    王思平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点云扫描技术指的是以测量仪器对产品外观的表面点数据进行获取,并通过扫描仪进行扫描,从而得到点云的手段,点云具有密度较高、数量较大的特点.而BIM技术是一个软件,指的是一个智能模型的流程,它可以将设计师脑海中的设计模型进行虚拟化呈现.点云扫描与BIM技术的结合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两者的结合也可以进行全景扫描,以及选定关键信息,并对关键信息范围进行录入,以及对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行高分辨率的大面积获取,进而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点云扫描BIM技术结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