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健康视角下滨海慢行系统构建策略研究——以青岛凤凰山滨海公园为例

    杜佳蕊王琳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公共健康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解决"生态—城市—人"和谐健康发展问题,是构建滨海慢行系统的核心目标.研究以青岛凤凰山滨海公园为例,从城市文化要素、生态保护要素、活动休憩要素出发,重构以大健康为核心的滨海慢行系统,从而探索"慢享""慢养""慢游"的具体策略.

    大健康滨海慢行系统青岛凤凰山公园构建策略

    基于片区协同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方法——武汉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回顾与评析

    李博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发展背景下,针对既往城市更新中存在总体目标模糊、空间碎片混杂、相关利益失衡等问题,武汉探索出基于片区协同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总结了武汉市重点功能区的目标定位、规划思路和建设特征,深度分析了典型案例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经验、成效与不足,认为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基于政府统筹、多主体协同开发,通过目标协同、空间协同与实施协同,呈现出核心功能明确、空间形态统一、实施过程有序的特点,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更新存量开发片区协同武汉市重点功能区

    基于空间句法与认知地图的校园空间改造研究

    宋立新胡海俊李飞李珊...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意象探索对高校校园环境更新与改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认知地图和空间句法理论及其研究结果为依据,利用语义分析法、认知地图法解读校园意象并绘制学生印象中的"公共意象图",再利用空间句法模拟技术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校园意象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商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区域;校园道路复杂多变,部分道路交通能力不足,不利于空间结构的完善开发;校园内建筑造型统一单调,这也使得学生对一些不经常去的教学楼感知不强.综合而言,广州大学校园意象元素特质上亟待提高,后期改造应着重提高校园环境.

    空间句法认知地图法校园意象空间改造

    基于Octopus的中小学普通教室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陈泉安陈云祥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寒冷地区中小学普通教室的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能耗与自然采光的利用是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在"双碳"目标和关注青少年视觉健康的背景下,文章使用Grasshopper遗传算法优化工具Octopus插件,以三门峡外国语小学为例,使用参数化的方式控制普通教室窗地比(window-to-wall ratio)、窗台高(window sill height)、窗高(window height)、窗间距(interfenestration)的参数,对普通教室自然采光进行优化设计.寻求采暖制冷总能耗(heating and cooling load)最小化和有效采光照度百分比平均值(useful daylight llluminance)的最大化,同时对模拟样本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更加科学地对优化结果进行选取.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教室有效采光照度百分比平均值UDIavg(100~2 000 lx)可增加 9.34%~25.32%,采暖制冷的能耗HCL需求可减少9.04%~9.63%.

    普通教室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一种以院墙转换空间的方法——以艺圃浴鸥小院外墙为例

    董博朱雷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转换是建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此,作为建筑基本要素的墙体,其作用也不仅仅是一般所谓的围合或分隔,还可起某种空间转换和连接的作用.针对这一议题,文章以艺圃浴鸥小院外墙为例进行详解.思考院墙在连接空间的同时,如何成就院墙两边的空间体验,而非贬抑一方的空间体验来成就另一方的空间体验,以此探寻以院墙连接空间的方法:从平面位置经营角度出发,北墙的内收、偏径的双重洞门,以及同一空间三洞门的并置,均是凭借对视线的适度遮挡与多种选择的并置来获得迷宫般的体验;从剖面高下应对角度出发,高度的提升及院墙两侧树石的相反倾向,使得内外两个庭院转化为瞬变的洞天.由此揭示院墙转换空间的可能性及其策略和方法,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空间转换艺圃园林庭院

    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使用后评价——以库尔勒新汇嘉为例

    刘志伟朱礼同
    75-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共享空间逐渐向体验式方向发展,然而绝大多数建成后的商业综合体都没有经过使用后评估(POE)论证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文章选取新疆地区库尔勒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新汇嘉时代购物中心的内部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展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希望为今后新疆中等城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的设计或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库尔勒新疆中等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使用后评价

    基于GIS的文化设施空间评价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为例

    赵哲罗红安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优化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成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设施与其他设施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文章采用GIS核密度分析工具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设施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芝罘区文化设施与商业类、服务类、办公类、景观类设施呈不同程度的聚集趋势,并与居住养老类设施呈现较弱的分离趋势.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芝罘区文化设施现状问题,并提出文化设施的优化策略.

    POI数据文化设施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烟台

    高校户外疗愈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郑州大学眉湖为例

    何英健李珂陈红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运用使用状况评价的相关理论,从空间体验、空间防护、空间环境、空间功能、空间形态五个方面出发,构建高校户外疗愈空间评价体系,并以郑州大学一处典型的户外疗愈空间——眉湖为例,进行使用状况评价研究.文章通过对使用者满意度进行量化计算,针对使用状况评价中得出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之后同类高校户外疗愈空间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建构,以及基于将来的疫情防控需求进行的空间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疗愈空间使用状况评价心理健康

    明中叶苏州阊门地区空间形态探析——以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为例

    胡文杰邵明聪戴叶子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城市形态相关理论出发,以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为基础,通过历史图像解读及文献资料印证的方法对画作中所描绘的明中叶苏州阊门城市空间展开相关研究.以空间尺度为划分依据,对画作内容从"城市片区""街道空间""建筑空间"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探讨画作所绘明代中期苏州阊门的具体城市空间形态,总结归纳阊门城市空间形态具有自发性、多样性、商业性等特征,为后续阊门城市空间整体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明中叶苏州阊门空间形态《清明上河图》

    人文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演进链条解析——以陇南徽县尹家坪为例

    李佳洁叶明晖孟祥武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传统民居的演进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现阶段关于传统民居建筑的演进机制研究,大部分学者关注历史背景下的中心发展区域,而人文活动作为居住生活的基本行为,始终贯穿在传统民居建筑的演进过程中.文章以陇南徽县尹家坪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全面考察,结合口述历史、家谱整合,以及查阅古籍文献等方法,在人文背景下分析该聚落传统民居形成的历时性节点.在此基础上,以人文活动为节点,并将其串联成线,进而呈现出传统民居的演进特征,旨在"以小见大",反映人文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的演进历程,为更深入地认识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提供多维视角.

    人文背景传统民居演进过程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