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常规"视角下的城中村居住空间发展思考

    陶思翰杨大禹
    121-12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万物互联时代,人类居住空间形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马街片区为例,通过对具有特殊性、非常规的城中村居住空间形式的变化分析,从非常规的研究角度说明了城中村具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和应时而变的特质,可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来调整人们的居住空间形式,以期实现边缘与中心空间的融合交叉.

    城中村非常规居住空间日常生活

    关于引导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的途径探讨——以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吉浦小区微更新项目实践为例

    钱习兵
    124-12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讨论了社区居民在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背景下,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的必要性.通过上海2020年杨浦区五角场吉浦小区微更新案例,探讨有效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的途径与运作机制,以期为国内社区规划师在未来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实践中,有效引导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共创共建提供借鉴.

    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师社区工作坊参与式规划

    基于功能耦合理论的地铁站域与城市立体化交通空间研究

    王立祥范吉彬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机遇,而且地铁站的开通也带动着其周边城市设施的不断进步.本文引入功能耦合理论的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地铁站域与其周围城市空间发展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地铁站域与城市立体化交通空间的发展提供启发.

    功能耦合地铁站域城市地下空间立体化交通

    工民建施工技术与质量优化探讨

    李宏伟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民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简称,属于土木工程体系,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多种多样,质量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本文以某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项目为例,阐述了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难点,从基础施工、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并对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优化措施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以期为工民建施工技术应用效益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工民建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经济性视角下的尤松尼亚住宅设计策略研究

    徐凯旋莫诗龙王琼
    134-13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经济危机席卷了美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降低造价成为建造住宅的首要目标.那时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提出尤松尼亚住宅方案,来帮助美国中产阶层大众解决低预算下的住宅建造问题.本文从经济性视角出发,研究尤松尼亚住宅控制造价的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与归纳总结,本文得出尤松尼亚住宅控制造价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单元系统的应用、紧凑式平面布置、使用固定式家具,以及运用简洁的室内装饰4个方面.

    经济性尤松尼亚住宅设计策略

    空间聚落——山东呼叫中心(潍坊)基地项目设计

    马迪汪楠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是对山东呼叫中心(潍坊)基地项目设计的回顾与思考.面对超过12万m2的巨型办公建筑设计,建筑师采取单元"盒子"自由组合形成"空间聚落"的理念,分解体量,消除压迫感,并营造出空间丰富、功能灵活、自然相融的办公建筑场所体验,是对城市超大型办公建筑设计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

    空间聚落功能形态

    孙思邈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于博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思邈在世界的东方用中国文化特有的传承模式奠定了为医者重生爱命的医德标准,我们敬称其为孙思邈誓言.孙思邈纪念馆建筑正是要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根性精神的空间形态,由此颂扬药王孙思邈的医者精神.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把药王孙思邈伟大精神传承下去,所以对孙思邈纪念馆建筑进行了设计.本文中重点阐述了对孙思邈纪念馆设计方案的探究,对主要使用功能的布局、交通组织流线、建筑形式、以及铜川地域文化特色的结合等重要问题进行说明,也体现了纪念馆建筑融合时代发展,反映当地文化,与周边环境共生.

    孙思邈纪念馆建筑设计建筑形式

    气压囊体地下物流运输系统与综合管廊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赵以新胡月元吴成卓季津龙...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将气压囊体管道与正在建设的综合管廊相结合,采用气压囊体管道进行货物运输,以此构建地下物流系统,并从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制度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气压囊体地下物流运输系统的可行性.运输场所从地面转移到地下,实现地下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可以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提高运输效率.气压囊体地下物流系统的建成可以实现物流绿色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气压囊体综合管廊地下物流可行性分析

    新型绿色建材——Ferrock

    杨佳霖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生产目前是人为碳排放的第四大来源.随着这些排放物的不断增加,自然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灾难的威胁.Ferrock是一种创新的铁基化合物,是水泥的碳负替代品,它是利用多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制造的建筑材料.在本文中,笔者将着眼于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比较Ferrock和传统波特兰水泥(OPC)对环境的影响.下文包括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和对Ferrock生产的深入环境评估,以及其从原料提取到固化和硬化阶段的所有处理步骤,并将结果与以前的OPC生命周期分析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发现,Ferrock既具有取代OPC的诱人潜力,又能为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新型建筑材料波特兰水泥全球暖化潜势Ferrock能源绩效成本分析

    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于云鹤宋志飞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BIM、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以及云数据等多重技术的发展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改变.但智能建造技术在我国发展并不健全.本文通过研究智能建造的相关技术,从上述五种技术出发,介绍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根据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指出BIM、3D打印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我国发展的局限性,总结今后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以及科研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造BIM3D打印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