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与教学应用视角下对实体建筑模型价值的探讨

    张喆雯陈斌卿徐梦蝶汤启蒙...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建筑模型制作是一种直观且真实的三维空间设计方式.但近年来在数字模型(计算机虚拟模型)的冲击下,人们减少了对实体模型的发展研究热情,实体模型在当下是否还具备保留的价值?针对此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简述了其兴起过程,然后探讨了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再将实体模型制作与建筑教学关联展开,并举例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教学改革案例.笔者通过研究实体建筑模型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历史位置和使用意义,探讨实体建筑模型的存在价值.

    实体建筑模型数字模型价值建筑教学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总体规划教学改革探索

    朱查松王嫣然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的核心课程,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地方实践需求,对教学进行变革.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变革应与国土空间规划导向相结合,与规划实施管理相结合,与新技术相结合,同时符合高校本科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教学模式上推动多方协同,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模块化教学,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师生互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物理"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以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物理"课程改革为例

    文博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建筑物理"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提出了"第一学期进行基础理论与课程实验教学,第二学期开展模拟实训专项设计教学"建议,以期课程能够紧跟时代需求,培养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建筑物理课程改革应用型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建筑总体布局探研——以上海3所高校为例

    钱锋夏晔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策略推动了高校校园的建设,也促进了高校体育建筑总体布局的发展.本文将上海3所高校的原有及新建共计6个校区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校园建设背景为入手点,分析高校体育建筑总体布局特点,提出高校体育建筑总体布局应遵循便利性、均衡性、开放性的设计原则.

    高校校园建设高校体育建筑总体布局原有校区新建校区

    基于眼动跟踪的商业化历史街道风貌感知研究——以厦门沙坡尾骑楼街为例

    张乐敏张若曦殷彪王鹏宇...
    111-11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旧城更新中,历史街区的商业化会不同程度地对传统街道的内涵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在城市风貌上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利用视觉追踪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突破口.本文利用空间眼动跟踪技术,通过多人群感知实验,以厦门市沙坡尾历史骑楼街为例,对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进行眼动跟踪实验,从深度视觉上分析不同人群对街道风貌的内在感知差异,揭示商业化历史街道风貌的人群感知影响的内在机理,为历史街区更新的风貌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对于丰富城市风貌的视觉感知理论研究,对城市风貌的精细化设计与管理,都具有推动作用.

    空间眼动跟踪历史街道风貌感知细分人群

    共生视角下集美万达商业中心立面形态研究

    李立新许家杰
    119-12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城市化的发展,新建大型商业中心逐渐成为历史风貌区关注的焦点,由于其建筑形态与历史风貌区的空间形态特征格格不入,大型商业中心应该以何种方式介入历史风貌区是一个不可规避的问题.本文以厦门集美万达商业综合体的立面形态设计为例,以共生理论作为该设计的指导思想,从共生的视角探索基于自然环境、传统建筑、城市空间、历史符号4个层面的集美万达中心与集美学村历史风貌区的共生设计策略,为历史风貌区引入大型商业中心提供创作指导.

    共生理论历史风貌区集美万达商业中心立面形态

    乡村小规模学校建筑空间环境更新设计

    李曙婷周崐黄淼曹汶博...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长期存在,但目前由于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下而陷入发展困境."在地化教育""复式教学"等改革措施给其带来了发展契机.本文研究将学校发展置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将社区文教服务纳入学校的功能范畴,与乡村基础教育改革同步或超前进行,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职能更新、功能构成发展和校园布局模式.进而提出适应乡村教学发展的教学空间及相应的建设标准.根据既有乡村小规模学校现状,提出类型化的更新策略.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托底工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途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研究涉及11万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更新、改造工作,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乡村振兴乡村小规模学校新型乡村文教中心教育改革教学空间学校建筑更新

    自然拟态下的整合形态——以南艺人行桥实验设计为例

    丁治宇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两则经典案例的设计分析为切入点,通过类比和归纳,总结出自然拟态下的形态整合性设计手法,并将其运用于南艺实验性人行桥的设计.最后,设计团队建构出两组由自然元素引导下的集结构支撑、建筑空间和表皮肌理为一体的整合性设计.

    自然拟态整合形态南京艺术学院人行桥实验设计

    热致变色智能窗户的建筑应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梁润琪颜哲姚佳伟张永明...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致变色智能窗户作为一种被动式建筑构件被广泛开发,以取代传统的透明玻璃系统,改善室内环境并实现建筑节能.本文就目前热致变色玻璃在建筑中能耗和采光性能表现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总结了衡量热致变色窗户性能的重要指标和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智能玻璃的研究方向和建筑应用前景提出建议.

    热致变色窗户衡量指标采光性能节能效率研究方法

    基于POI数据的产业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安顺市为例

    林彤王宝强耿虹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基本引擎,第二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使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公共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使城市更为舒适宜居.运用安顺市产业企业POI数据,通过ArcGIS中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得到安顺市整体、局部的各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集聚离散特征、局部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安顺市产业呈现"小集聚、小分散、南高北低""核心—边缘"结构的特点,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但辐射能力较弱;产业分布主要受到城市规划、交通通道、产业园区因素的影响.

    POI产业空间布局ESDA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