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新型工业产业园区的空间异化与重构——明湖国际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项目的创作实践

    李双哲吴文珂赵一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明湖国际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项目的设计过程,阐述了现代以生产性为主的新型工业产业园区空间形态的异化与重构,提出去工业化、趋人性化及生态化发展的未来方向.认为现代生产性产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建筑的一种类型,要打破既有冰冷的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创造功能多样、空间层次丰富、建筑尺度宜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花园式生产园区.

    产业园区空间异化去工业化

    基于居民认知视角的基层医疗资源空间配置规划研究

    唐祥龙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基层医疗设施资源配置不均将影响居民的就医满意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的就医行为愈发受到关注.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基于居民认知视角,探讨了成都市都江堰市观江社区居民在就医选择和出行方面的感知水平,以及基层医疗设施资源的空间配置情况.研究发现居民的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家庭、社会文化属性因素,以及就医的可达性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优化提升基层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和社区居民就医满意度提供参考.文章对未来考虑社区居民群体需求偏好的城乡规划、政策设计和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认知视角资源配置满意度可达性城乡规划

    光影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哲学性表达研究

    潘朵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光影设计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其美学价值及文化价值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国内外建筑设计师从光的角度将自我的精神思想融入建筑设计,赋予建筑独特的深层哲学含义.通过探究光影设计在不同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从建筑的哲学传承角度出发,分析并总结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设计本位思想,阐释建筑哲学中的光文化与建筑作品中的光影设计的关系,挖掘光影设计对建筑空间发展的有力推动性,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光影设计建筑空间哲学文化

    基于触媒理论的青岛市民文化中心设计策略

    隋洁聂彤李静
    14-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青岛市上海路—武定路历史街区市民文化中心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块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城市触媒理论为指导,以市民文化中心为触媒元素,从引入触媒、植入功能、打破边界、景观营造、共享共建五个方面提出市民文化中心设计策略,激活该片区的活力,充分发挥触媒效应,使其能够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利用与发展,从而获得再生.

    触媒理论活化历史街区市民文化中心设计

    建筑缓冲腔体的预冷和预热策略——以南京气候为例

    胡磊陈晓扬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建筑中的次要空间腔体对主要空间形成热缓冲效应,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微气候调节和节能基础手段,在我国值得推广.笔者通过对南京冬夏气候条件下建筑缓冲腔体的DeST温度模拟,验证了缓冲腔体在相应季节的缓冲效果.在水平层级上,中心区是理想的夏季预冷腔体,其次是北面腔体;南区是最好的冬季预热腔体,其次是中心区.在垂直层级上,除地下室兼顾预热预冷功能外,顶层是较佳的冬季预热腔体,底层有些许夏季预冷作用.最后,总结了腔体缓冲的原型模式.

    建筑缓冲腔体预冷预热DeST模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二次供水系统优化研究

    沈伟张君姜雷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还是建设绿色医院,对节能减排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次供水系统是医院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二次供水的能源利用,降低水泵能耗占比成为节能的迫切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掌握医院病房的精确用水规律,综合监测数据,制定优化方案.原二次供水方案设计冗余量较大,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优化后的二次供水方案可节能20%以上.

    医院给水二次供水物联网节能

    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侯天骄温洋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人类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协调,推动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主要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方面.在具体实践中,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运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采用绿色材料和建筑形态,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品质和空间品位.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技术

    豫西地区气候适应性参数化建筑设计研究——以洛阳地区商业综合体设计为例

    朱隅菡陈环玉张宝乐
    31-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研究愈加被人们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生态适应性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研究结合洛阳的区位特点与时代环境,提出设计的主要理念:城市文脉与历史的重组,冰冷金属剥落后的柔软的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可持续发展综合体.结合洛阳的气候环境特点、参数化技术和自遮阳、辐射映射表皮等绿色建筑设计手段,提升建筑的生态效益,设计出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商业综合体.

    气候适应性参数化自遮阳辐射映射表皮

    基于行人仿真的商业广场设计优化策略——以邯郸天鸿广场为例

    连海涛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于介观层面和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商业广场中行人运动的决策机制,首先通过构建离散选择模型,定量分析各种变量对行人行为选择的影响程度.其次将行人基本经济社会属性与用户评价网络数据相结合,对行为决策进行预测,其中包括目标确立与通往目标的行为路径.最后通过对邯郸市天鸿广场的实地调研,将实测数据代入模型,并将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比对,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确认了模型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基于行人仿真的商业广场优化策略.

    行人仿真商业广场优化策略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站域交通空间的适老性研究

    刘文单芊荟蔡广涛
    38-4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共同加剧,使得老年人出行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尽管由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且出台了许多适老化政策,但是由于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新政策、新理念的贯彻落实不到位,老年人在交通空间的出行方面仍存在困难,尤其是当下站域交通空间的适老性应对仍较为欠缺.文章以乐龄友好出行为切入点,通过对2007—2022年国内外站域交通空间适老性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①国外对于站域交通空间适老性研究起步早且趋于成熟,国内方面起步晚于国外,在政府及社会的多方面支持下适老性研究虽呈现爆发式增长,但针对交通适老的研究处于发展前期未形成发散的研究网络;②国内站域交通空间适老性研究还停留在无障碍设计及通用设计宏观方面,且研究主题分布较为集中缺乏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研究,而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呈现交叉互动,方向也更加微观、多元.

    老龄化站域空间交通适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