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城市新区公共服务性建筑设计策略思考——以延安新区社区邻里中心设计为例

    杨路吴磊卢倩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邻里中心是对城市公共配套功能的补充完善,加强人与人之间对话互动关系的空间场所.不仅在功能特性上需要满足城市居住者的功能需求,在建筑布局和形式上也需要顺应城市空间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研究以延安市延安新区北区社区邻里中心为例,通过对该类建筑的特性和使用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城市空间关系、公共场所营建、功能空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提供一个实验性建筑探讨案例,为城市新区服务性建筑设计实践策略提供借鉴.

    社区邻里中心城市空间关系公共场所营建功能空间组织

    "设计研究"在建筑学毕业设计中的探索与实践

    司秉卉刘峰郗皎如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业设计对建筑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专业基础夯实有着重要作用.在建筑教育逐渐学术化的过程中,对专业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对设计研究的认同偏差,使得当前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毕业设计教学出现系统性分析与设计结果相脱节的现象,导致毕业设计成果出现物质性空间设计深度不足、空间生成逻辑不显著的问题.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以"设计研究"作为建筑设计方式和手段,实现知识生产的教学实践,尝试连接工具性的系统分析与建筑物质空间的生产,使毕业设计真正具备深度整合学生在本科专业培养阶段所学知识的功能,并为其未来多种路径的发展做好准备.

    设计研究教学研究建筑教育毕业设计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高密度中小学校园改造设计分析——以西安市三个校园设计项目为例

    常小勇雷琳馨苗雨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的中小学校园进行高密度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如何高效便捷地对校园进行高密度改造设计,了解高密度校园的真实使用感受,是研究目的所在.本研究以西安市三个校园设计项目为例,对高密度更新改造的方式和校园真实感知深入探讨分析.总结得出,改变室外运动场地布局、利用地下空间是更为高效的设计方式,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展校园内可供学生活动、交往的空间,增加环境育人的可能性,使校园设计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建筑高密度中小学校园设计城市更新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哈佛校园第三场所研究

    段颖商雪芸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校园中具有第三场所特征的空间会对学生的社交意愿与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是促进学生持续进行非正式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网络点评数据包含的地理位置信息、使用后评价等数据,有助于从使用者角度探讨第三场所的空间行为与环境特征.本文基于Foursquare和Yelp两大网络点评平台的评论数据,从空间分布、非正式学习活动特征、室内环境要素三个方面对哈佛大学校园内的第三场所进行分析.

    第三场所非正式学习网络点评数据

    "以人为本"的吴江乡村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研究

    谢燕萍
    164-166,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在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必须发挥指导作用.地处大都市密集区的吴江乡村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完善养老体系的需求迫切.文章通过对吴江区210个行政村和432个自然村的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乡村日间照料中心位置超出老年人的步行范围、空间设计不匹配老年人的活动特征、功能配置不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智慧化养老未顾及老年人的接受特征及需求.据此,笔者从"以人为本"视角,对吴江区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布局、设计、功能、智慧化建设等规划配置提出优化建议.

    日间照料中心吴江乡村以人为本老龄化

    现代城市综合体中的传统空间礼序探讨——以济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为例

    闫鹏程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宁市曲阜孔庙作为我国古代礼制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空间布局通过轴线序列、多进制院落的组合秩序明显地折射出儒家礼制文化的影子.结合济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中心项目设计实践分析,文章阐释了建筑与城市、场地及人的关系,从文脉、功能、空间及形态等几个层面,将对传统空间礼序的理解实践到现代城市综合体项目中.在新建筑中延续传统空间礼序,在城市中蕴藏东方空间哲思.

    传统空间礼序延续融合

    所见即结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空间再生设计解析

    郝芳宇吴迪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为研究对象,以结构的空间属性表现为视点,对铸工车间再生为建筑馆的"所见即结构"式空间进行解析.研究通过人与空间的主客体关系,从人对空间的两个知觉维度——感知与体验,探究结构从物质属性到空间属性的转变,解析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结构是如何塑造空间并引导和改变空间感知,从而实现自我表达,为建筑与结构在空间中彼此成就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建筑馆再生设计结构的空间属性空间体验空间感知所见即结构

    新时代中小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珠海市富山工业园起步区第一小学设计为例

    迟敬鸣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项目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珠海市富山工业园起步区第一小学的设计实践,思考如何突破传统中小学校园的规划模式,打破规矩的校园布局模式,采用流动教学建筑群形态布置,将校园多种功能有机串联,形成校园综合体的建筑形态,同时创造出既符合学校教学使用要求,又形成富有自身项目特点的教育建筑空间.围合起的中庭空间和共享多功能厅,形成了安全、有趣的共享活动场所和多层次的交流空间,力求创造出新时代下具有标志性的学校校园.

    时代特征有机串联多层次交流空间

    关于转型时期现代化消防站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徐春来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消防部门的改革转型,对消防站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消防站设计标准和设计理念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为了提升消防站的设计水平,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从建设标准、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使用功能、人文要求、绿色环保等方面,提出现代化消防站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并结合江高消防站(白云消防培训中心)、广龙消防站等实际项目案例,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更好地满足消防部门的需求,以期为转型时期的消防站设计提供借鉴.

    消防站设计转型时期需求职业化人性化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路径与实施对策研究

    吕正东
    182-18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从国家层面上对建筑业的"碳达峰、碳中和"作了明确规划和严格部署,是我国碳达峰的窗口期.在双碳背景下,关于绿色建筑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与双碳目标密不可分.绿色建筑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的助力,因此新时期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促进建筑产业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探索平台化、定制化、网络化、规模化、全球化的新型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基于双碳目标的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目标绿色建筑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