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室外热舒适评价的景区游客行为研究——以广西柳州龙潭风景区为例

    马黎进董靓
    5-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景区室外热舒适评价与游客行为的相关性.以柳州龙潭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热环境参数实测及游客行为调研.并采用WBGT指标作为热舒适评价依据,分析处于特定地点的动态热舒适环境中,游客在景点中的流通与驻留特征.以此说明多样化游客个体体验者对热舒适的感知、认知及反馈各异,故表现出差异化的静态及动态行为体验决策.根据研究,为景区景点塑造优美、宜人、留人的空间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室外热舒适行为体验WBGT游客行为景区

    基于热环境模拟和热反应的城市室外热安全风险耦合研究

    蒋毅易宇罗松钦徐峰...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变暖使高温热浪愈发频繁,导致居民室外生产生活热安全风险提高.乔木遮阴是改善室外空间热环境的关键因素,为量化室外环境的热安全风险,保障室外活动时人群的热安全,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ENVI-met热环境模拟软件耦合人体二节点热反应模型的人体室外热安全活动时间计算方法,并以乔木遮阴间隔不同的4种室外空间工况,进行了案例分析.该方法可用于评价室外空间在各季节的安全使用时间,亦可用于辅助新建室外空间方案的热环境设计以消除热安全风险.

    室外空间热环境热反应热安全

    厦门大学人工气候实验室建设与探索

    林跃华石峰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厦门大学人工气候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根据实验室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控制原理,分析水、电、设备等相关硬件配套和软件操作系统的建设方案,并在学校曾呈奎楼完成建筑学专业型人工气候室建造.厦门大学人工气候实验室控制系统采用PID调节模块对各项参数进行智能控制,空气温度为10~40 ℃,相对湿度为40  %~95  %RH,空气流速为0.4~1.5  m/ s,太阳辐射强度为0~1 000 W/m2,精度为5%.实验室将为学院各专业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跨专业融合发展提供新平台、新思路,也可为其他专业型人工气候实验室建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工气候室实验室建设探索

    基于数孪混合技术的智慧教学系统建构——以高校未来城市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张乐敏张若曦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实相融的数字时代即将全面来临,数字孪生作为进行数字虚实相融共生的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治理的关键技术,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数字孪生教学的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找出其在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数孪混合智慧教学模型体系,对数孪智慧教学的环境系统进行重构,对数孪智慧教学多维信息的组织构架进行融合重组,最后以高校未来城市课程的智慧教学改革为例,对多维信息融合教学进行实例论证.本研究对于推动智慧教育的变革,推进科教互促共进机制的形成,促进社会智慧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孪生智慧教学数字孪生学习环境数字多维混合教学未来城市

    基于专业素养的风景园林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王燕燕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教学体会和专业素养需求,对风景园林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梳理风景园林学科需要的专业素养,分别从空间感知、造型能力、设计语言、植物认知和综合思维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次,进一步从专业素养衔接到核心课程的设置,包括模型构建、构成设计、信息表达和植物景观设计等基础核心课程;同时,基于专业素养探讨了风景园林基础课程的体系架构;最后,对风景园林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基础教学质量.

    专业素养风景园林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

    王爱何颖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交流途径,同时也对专业教育的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探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的专业教育体系,本文在充分分析城乡规划专业线上教育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总规设计课程线上教学的目标,并分别从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教学环节的架构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把控等方面构建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契合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获取知识多渠道、个性化主动学习的新形势,为培养新时代城乡规划专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

    总体规划线上教学专业教育模式

    产教融合——山西军民融合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

    陈坚杨睿琪
    30-3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因此在校园规划中越来越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山西军民融合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政策,形成"1+6"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内容,是一个十分特别的校园规划.规划方案提出"融合之城"设计理念,力求把学校建设成为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既体现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内涵,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这是对职业院校校园规划的一次有益的创作探索.

    产教融合军民融合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

    基于公共健康最大化的社区空间管控策略研究——以哈尔滨中海文昌公馆为例

    董可人王圣保王兴赵小龙...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基本防控单元,现代社区因为缺乏复杂性而不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21世纪以来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特别是新冠肺炎的持续暴发,使全球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本文引入公共健康最大化视角,以哈尔滨中海文昌公馆为例,对中国现代社区的空间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当前社区层面的疫情防控策略在人流交叉和居民心理失落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结合常态化防控阶段防扩散和保生产同时进行的基本原则,在社区空间分隔和出入口开放方面提出社区空间管控策略.

    社区公共健康空间管控常态化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空间优化研究综述

    李静薇刘光薛婷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数据,POI数据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运用到社会各方面的研究中,城市空间优化研究尤为突出.本文对POI数据的定义、分类及要素特征进行了阐释,并对其在城市空间优化中的响应特征、研究方法、典型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望为城市空间优化提供借鉴.

    POI数据城市空间优化研究综述

    新旧共生开启的内院街坊城市更新——慕尼黑"五庭院"城市综合体设计评析

    张凡
    40-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旧共生是当前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理念,研究共生机制是实现共生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慕尼黑"五庭院"城市综合体为例,从内院街坊更新的"外共生""外而内的共生""内共生"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赫本佐格和德•梅隆这一经典作品的共生理念与机制,得出建立融入城市网络的差异化公共空间结构是内院街坊更新中新旧共生的出发点,而空间类型及其陌生化转译是新旧共生的内生动力,并提出了对我国城市更新可借鉴启示.

    新旧共生内院街坊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