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国柏林特定历史地段的风貌保护导则

    单瑞琦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柏林为例,分析德国针对特定历史地段的风貌保护导则编制中的经验,总结其特点包括:风貌保护的要求被写入《联邦建筑法典》,具有实施保障;依法划定特定政策区,形成针对特定历史地段的城市风貌保护导则研究文本和管理细则,确保风貌保护导则相关成果能够发挥成效.其风貌保护导则的相关成果研究深入、内容明确、指向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在实现风貌传承从技术指引向管理措施转变方面能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风貌保护导则德国柏林规划实施管理

    基于乡土理念下的工业遗产景观再设计研究——以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为例

    李小莹莫昌鹏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基于乡土景观理念下,以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为例,对其工业遗产景观尽心在设计研究,首先会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性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乡土景观的相关概念,随后以岐江公园作为案例分析,对其在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乡土景观再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乡土理念工业遗产岐江公园

    基于产能房理念的既有建筑改造策略探究——以某建筑工程学院改造方案为例

    薛朝阳吴捷沈景华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代城市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同时又带来了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而建筑作为社会能耗的重点,如何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换取最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以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设计方案为例,探索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综合设计方法.文章从建筑现状、改造设计策略、节能建筑技术应用三部分展开,其中节能建筑技术从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和主动式节能、产能设计两部分进行论述,整个设计改造方案基于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设计原则,为未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综合设计提供参考.

    产能房被动式设计绿色改造节能

    设计结合建造——我国建筑运作流程协同整合研究

    马立周典杨路贾建东...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方建筑模式影响、国内建筑系统内执行串行建筑运作流程以使得设计与建造相脱离、建造流程整体低效的现实问题,重新审视建筑系统内设计、建造的生成机制与操作方式,运用模块化理论与方法,结合低碳建筑技术、并行化操作模式,重新整合建筑系统内的运作流程,以使得"设计—建造"一体化.

    串行运作流程模块化设计与建造低碳技术并行化

    既有建筑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徐宇鸣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研究既有建筑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的可行性为目的 .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和建筑大存量的背景下,以既有建筑类型和日间照料中心为研究对象并以成都市为例,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分析其选址、改造方式、运营模式、建筑周边环境的特点以及各种既有建筑类型的优势与劣势,总结出了四种可以改造的建筑类型,并分析了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的可行性,为日后既有建筑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的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也在现代化社会改善社区养老模式和缓解主城区有限土地资源上有重要作用.

    既有建筑建筑存量日间照料中心改造研究

    老年人行为心理与社区公共空间私密性关系研究——以上海市民心小区为例

    朱欣贻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社区活动空间需求越来越需要重视.本文基于观察和问卷采访的方式,研究老年人行为类型和空间私密性的关系,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民心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探究老年人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心理,以及其所需要的空间私密度,提出设计策略,为老年人提供安心、舒适的交流沟通场所,给予老年人合适的私密度,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呵护关怀,尝试增加老年人在未来生活中的幸福感.

    老年人空间私密性行为心理适老化设计

    京东1#楼和3#楼智能环钢连廊结构分析与设计

    王彦开高晗李仁超关宇...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东总部1#楼与3#楼通过智能环钢连廊连接,采用巨型钢桁架结构,支承于四个8.4m×3.6m的混凝土抗震墙简体之上的结构方案.抗震墙简体可以极大地增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结构整体的侧移,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可有效地增加结构的系统阻尼,控制结构的振幅.采用Midas Gen2020对智能环钢连廊进行结构计算和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在西侧悬挑端布置TMD以后,结构的自振频率和行人工况下加速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给出了智能环钢连廊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指出了设计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为国内今后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智能环铜连廊舒适度计算TMD

    基于地域、生态、人情关怀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某养老院设计为例

    奚秩华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的逐渐走高,老年人的主观养老选择与时俱进,养老设施服务对象将不再局限于一般认知概念上的特殊困难老人,而转向更广大的受众.因此,养老建筑也应该更迭换代.本文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养老设施建筑空间类型,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并以此为问题导向切入课程设计,同时结合基地所在地域、生态建筑和人情关怀理念,探讨未来老龄社会语境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养老设施生态建筑人情关怀

    "瓷文化"引导的文旅产业园设计落地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城为例

    王昭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产业园在当今城市中全面兴起,体验感和创意性的不足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1],亟须在城市大环境中设置有效的"发生器",作为有效的激化体,通过场所和环境的引导来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本文以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城为例,从主题型线索、题材型分区、话题型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瓷文化"引导下的文旅产业园在产业集群理论下的建筑设计应用.笔者希望以此为例,对中国的城市更新建设有所指引借鉴.

    瓷文化主题线索题材分区话题场所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立体换乘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刘宇凡蔡燕歆陈彬彬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大运量、高效率的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得到大力发展,不同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行为逐渐增多,换乘方式逐渐从平面化向集约化、立体化转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以成都西站为调研对象,基于换乘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人为本""零距离换乘"和"公交优先"的设计原则,最后以此为指导,提出空间优化设计策略.本研究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为未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立体换乘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城市公交枢纽站立体换乘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