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设计研究——以南坪中心广场街区为例

    高健锋黄云峰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商业街区作为我国21世纪初各个城市的经济中心,反映了当时的城市地域特征、文化、经济、社会剪影.随着经济发展,传统商业街区日渐式微.本文以重庆市南坪中心广场商业街区为例,通过探索研究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方式,以提升街区的空间质量、商业活力、环境品质.

    传统商业街区更新场景塑造立面提升

    基于POI数据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空间耦合研究——以昆明市官渡区为例

    王杉程海帆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爬虫系统获取了昆明市官渡区66811个公共服务设施网点以及796个居民小区的POI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最邻近距离分析法以及构建归一耦合度模型,以夜光遥感灯光影像值代替居住空间布局形式,探讨昆明市官渡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及街道层面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空间的耦合性.研究发现:①官渡区的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有联合式发展的特点,且呈现出多中心片状分布;②公共服务设施表现出一定的集聚趋势,但集聚程度存在差异性;③官渡区中部的耦合度较高,西北、东南的耦合度较低.

    POI数据夜景数据公共服务设施耦合度

    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性研究——以雷姆·库哈斯与藤本壮介的对比为基础

    白效轩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早已不是单纯的设计手法和形式美学的运用,东西方的建筑文化在融入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愈加明显的文化内容渗透到东西方建筑师的设计中.本文通过两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先锋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和藤本壮介的对比,结合二人的建筑观念、设计方法及各自的建筑作品,探讨东西方建筑师和东西方建筑文化背后的差异性,对中国当代建筑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如何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这种差异性来源于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建筑观念东西方文化差异性

    长宽比成倍增长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规律研究

    肖金辉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高层框架结构的工程实例为基础,通过只改变该建筑平面的长度,利用结构计算软件PKPM,分别计算长宽比为2倍、3倍、4倍、5倍、6倍时,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最大的楼层剪力及刚度、结构位移比、位移角的结果,并依据此结果得出长、宽两方向曲线的走势、量值的大小、增长的幅度及增长率等方面的数据,结合规范、计算公式及构件弯扭承载的规律,对长宽比成倍增长的此类建筑体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随着长宽比成倍增长,结构长、宽两方向耗能、延性、刚度退化及强度等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各计算结果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间的制约关系.本文对设计师规范的理解、受力概念的形成及设计同类工程高效率的开展都起到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长宽比弯扭承载动力特性刚度退化

    符号学理论下中国传统云纹转译设计研究

    冷先平周伊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寓意缺失、生搬硬套、价值情感淡化等情况.云纹具有流动的形式美、浓郁的民族特质,暗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与追求,其文化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应用与表达.本文通过符号化的景观语义表达,分析传统云纹符号特征及象征内涵,通过符号能指与所指,指出云纹表意结构,探讨现代传承应用的设计转译手法,并通过现代化设计手法应用于景观中,使传统文化焕活新生,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继而提升景观的文化底蕴和价值.

    符号云纹转译景观设计

    胶合木框架建筑的结构特征

    杨瑛胡昭宇谭翰韬张阳...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绿色建筑的客观要求带来了现代木结构的高速发展,而胶合木框架结构建筑因其装配速度快、形态创新多等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在较大体量的现代单层或多层木建筑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文章结合已建成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案例及笔者的设计实践,从材料、结构体系、节点等关键元素出发,系统地剖析了现代胶合木框架体系建筑的结构特征,以期启发设计师对木建筑的设计思考.

    胶合木框架结构节点

    环境设计专业软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究

    宋季蓉李晓慧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经济增长对物质水平的改善是显性的,因此,人们对所处环境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与环境相关的产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如环境设计,以及由环境设计延伸出的软装饰设计.这是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氛围、功能、舒适度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环境设计专业中的软装饰设计就应运而生,软装饰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中的新兴课程,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结合行业的需求,对软装饰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是提升专业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

    环境设计专业软装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基于产教融合下的多元化教学探索——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例

    谢明张美亮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学作为应用型工科门类,其主干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一直都注重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始终以培养服务社会发展,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准则.基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通过转变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内容,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此转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思维,打破传统课程教学边界,建立"产"与"教"相融合的教学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建立学科专业素养,有效衔接市场与用人单位需求,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场身份的转变.

    产教融合教学多元化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建筑中"斜向门道"营建机理研究

    孙鸽韩卫然王彦磊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多样,营造环境复杂多变,但总体反映出一种朴素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并基于此衍生出诸多兼具实用功能与人文内涵的空间设计.本研究以截至目前所收集到的42处斜向门道空间样本为例,通过探寻该类形式的营建机理,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分别从实用功能与人文内涵两个层面,分析探讨其所蕴含的传统建筑营建机理,得出"斜向门道"是传统民居建筑本土化绿色营建智慧的重要例证,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现代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传统民居绿色营建经验斜向门道人居环境营建机理

    "文化驱动"视角下冀中南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研究——以伯延村为例

    白淑军韩霖超庞琳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因受到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冲击,许多村落文化的传承度不足,传统文化整体活力低下.本研究在对冀中南传统村落进行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伯延村为例,从街巷文化、商帮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层面探索伯延村的文化构成,分析村落现状问题,剖析问题成因,针对村落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探索在文化驱动视角下传统村落振兴的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振兴,实现传统村落的活化.

    文化驱动传统村落保护振兴冀中南伯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