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即墨区金口镇凤凰村空间意象分析研究

    于辉刘英李尧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被迫沦为时代更迭的牺牲品.本文将城市意象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中,实现"洋理论"的"本土化"应用.以即墨区凤凰村为例,对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分析村民日常感知的村庄意象,为以后通过意象元素为村民构建一个准确清晰的村庄意象提供研究思路.

    意象理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意象元素

    祁门县曾国藩行辕——"洪家大屋"保护研究

    洪涛李星星张飞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古民居是我国民族建筑的一份瑰宝,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建筑格局,具有很高的保护、研究价值.洪家大屋作为徽州古建筑的一分子,及时地对它进行保护、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古建筑的现状、布局、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与保护方法,推动徽州建筑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洪家大屋场所精神保护策略保护方法

    机器学习视野下的建筑风格形式特征研究方法初探

    孙澄宇胡苇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形式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长久以来一般采用"案例 +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行.虽然通过这种方法已经基本确立了中外建筑史的多个典型风格时期,但由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地域文化的交融性,在对实际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改造时,往往很难给出明确的风格定位,或者对于同一个建筑上叠加的、残留的形式特征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利于后续设计工作的展开.当今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机器学习方法,为改善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从该方法入手,探索如何通过不断提升机器对风格图片的分类能力,实现定量化的风格判断,适用于各种混合风格的情况,帮助设计者锁定各种形式风格的特征,为后续设计改造提供参考.这里以对巴洛克、拜占庭、哥特3种建筑形式风格的机器学习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学习3331张网络爬取样本,达到80.8 %的分类正确率.同时,通过试验还对比了人工判断的71.0 %平均正确率,以及利用迁移学习的特点在其他非建筑领域取得的81.8 %正确分类效果.上述案例虽然能力有限,但已展示出机器学习方法对于建筑风格研究的独特价值,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风格认知

    基于高密度城市的多功能复合型行政服务综合体建筑设计研究——以深圳为例

    钟中吴家杰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深圳高密度的城市背景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求,调研了深圳数个多功能复合型行政服务综合体,结合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了其在功能叠加原则、空间复合模式、垂直流线、对外关系、整体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以及对于未来行政服务综合体的趋势展望.

    深圳高密度城市行政服务综合体垂直叠加功能复合

    灾后安置建筑模块化设计探析

    曾凡博雷健华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灾后安置建筑不仅是国际普遍的研究课题,在当下中国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国对灾后安置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尝试探索直接回应灾民不同安置阶段需求的模块化建筑的设计思路.首先,以灾后四种安置建筑类型切入,依照灾民心理需求划分其时间分隔;其次,分析各安置建筑类型的设计要素,并阐述模块化应对不同设计要素的优势;最后,按不同设计要素具体阐述模块化建构下的四类安置建筑的设计策略,为我国灾后安置房体系提供有益思考和借鉴.

    灾后安置建筑灾后心理应激障碍模块化建构

    轨道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通用设计"体系

    潘海啸华夏孙艳丽张琦...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在城市发展中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有多年,然而建设中仍然存在设施碎片化、服务群体过小、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中"通用设计"理念的发展,强调在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与建设中推行"通用设计"理念的必要性.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站点的无障碍出行环境的调查,本文总结了在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中应当遵循的"通用设计"四项原则:全对象无障碍、全流程无障碍、出行权利平等、多方参与和评估.根据中国背景,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遵循"通用设计"理念的轨道交通站点无障碍设计流程,包括资料收集调查、设计与审核、评估与运营和服务培训4个步骤.通过本研究,本文意在促进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普同模式"和"通用设计"理念的理解,推动无障碍社会—空间环境的人性化发展.

    无障碍环境轨道交通通用设计设计方法

    "隐形的导师"——认知发展理论下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李微微何颖
    134-13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学前教育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当今幼教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基于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探讨该理论下的幼教理念和教育模式如何介入到建筑设计实践中去.从环境氛围、空间组织、界面设计3个方面,探讨幼儿园空间环境的营造策略.

    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环境氛围空间组织界面设计

    基于顾客行为的实体书店空间设计研究

    张颖颖周博孙玉芩赵悦...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网络书店的冲击以及自身成本高昂等问题,内忧外患的实体书店正在利用场所优势,实现从"以书为核心"到"以人为核心"的空间转型.本研究以大连市西西弗书店为例进行调研,量化不同客群的场所需求和动线信息,探究设施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从功能配比、空间类型、设施布置、儿童动线设计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实体书店空间转型定点观察动线调查环境行为学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马书文
    145-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公共空间是记录历史,特别是城市发展史、城市文化,以及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特征、引发集体记忆的空间,是充满都市韵味与时尚气息的重要场所,是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空间形态.它融入艺术的多角度观赏形式、景观的多层次结构分析、地域文化的多类型组合特征,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社会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形象设计

    拼贴艺术重构手法启示造型基础设计思维研究

    王琼胡思颖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艺术历程中,作为绘画表现手法之一的拼贴艺术用艺术手法映射现实生活,其技法、观念、语言与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拼贴概念、拼贴艺术源流、解构重构思维转换以及拼贴重构形式的梳理,结合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造型基础设计课程实践成果,总结材料拼贴于二维平面带来的局部与整体的断裂美感的视觉表现和隐喻的叙事性表达.拼贴艺术中对材料的解构与重构,强化了对材料、图形的认知,经过再创造的图形具有张力和新的内涵.

    拼贴艺术构成设计创新思维解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