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空间中的社交尺度界面与模糊社交探究

    胡家浩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科技环境下的城市发展中,社交逐渐破碎的人群对城市空间的感官信息的社交尺度提出了新的需求.通过梳理分析城市社交界面、人群社交心理需求与当前城市边缘问题,文章对建筑空间界面与节点装置及引发的"模糊社交"进行分析归纳,以求在社交肢解的边缘社区与街道重建空间活力,提升人群主观感受的感性信息流摄取与精神满足,最终对城市内部活力提升起到一定作用.

    城市空间社交界面模糊社交感性信息流

    矶崎新地域性建筑创作在中国的实践

    王琳刘松茯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建筑创作的地域化成为主要趋势,自幼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矶崎新致力于将中国地域性文化的河流融于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之中.矶崎新以其作为一名日本建筑师的独特视角下,使中国建筑的地域性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徐徐展开.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矶崎新21世纪以来在中国范围内的建筑作品及思想进行研究,旨在探索矶崎新建筑创作中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平衡倾向,以期为我国相关建筑领域发展提供借鉴.

    矶崎新地域性时代性数字化

    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与站点间过渡空间流线研究

    曲敬铭宁刚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轨道为中心进行站点重建、更新并开发相近土地价值的TOD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通过对中外TOD项目场域内商业综合体与站点间的过渡空间进行深入观察及分析,分析整合其不同类别的空间组合关系与流线设计手法,以期探索TOD系统如何提升商业综合体的集客力,商业综合体如何反哺公共交通,实现双赢,为相关的项目提供参考.

    TOD开发商业综合体流线设计

    当代青年群体消费行为与餐饮空间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都伟朱传华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餐饮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火热的上升期,但传统餐饮空间设计已无法匹配当代青年群体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针对当代青年群体的消费行为及其特征、消费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深入剖析了当代青年群体的消费行为对餐饮空间设计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总结归纳法探究当前市场背景下餐饮空间设计的差异化表现,探究当代青年群体消费行为与餐饮空间设计的关联性,提出与消费需求相契合的餐饮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餐饮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

    青年群体消费行为餐饮空间设计设计策略

    基于个人记忆诠释的景德镇为民瓷厂更新设计研究

    洪锦龙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德镇市作为中国传统瓷都,如今正面临产业转型和文脉传承的问题,其中为民瓷厂亟待更新改造,大量丰富精彩的记忆亟待保护与延续.研究从记忆研究出发,通过口述访谈、实地调研的方式梳理出包含了口述记忆、图像记忆、档案记忆和空间记忆等不同类型的记忆素材,分析记忆素材得出瓷厂更新改造过程中记忆保存与展示的个人化和在地性原则.通过新的空间设计使工业、工厂和工人的记忆得以延续.

    景德镇为民瓷厂个人记忆在地性保护更新

    太原市南蒲村公共活动空间评价浅析

    高静胡石琳王昕刘成鑫...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其城郊型乡村在城乡相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因公共空间缺失人情味导致空间逐渐衰落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AHP法及访谈法,对太原市南蒲村村民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与调研结果得出符合村民实际需求的评价指标及权重排序,并分析得出以安全性、舒适性及可达性为重点的南蒲村公共活动空间优化方向,并将三者的指标细则作为南蒲村公共活动空间后续优化的重要依据.

    AHP法城郊型乡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评价南蒲村

    文化景观视角下西汉帝陵遗址景观空间构成机制

    段婷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文化景观基本要素及其类型与特征的理解,不同于以往对文化遗产墓葬本体之研究,本文探寻西汉帝陵营建的自然环境基底、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景观特色,并综合西汉帝陵相关考古学、地理学、水文学、文化研究、历史学等研究成果,试分析西汉帝陵遗址之景观空间构成机制.

    西汉帝陵遗址景观文化景观

    基于空间句法的菽庄花园空间结构研究

    王量量罗婧韩洁
    182-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菽庄花园是鼓浪屿著名的近代海上私家园林.区别于闽南近代其他园林,作为私家花园,菽庄花园在延续了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风格的基础上,也塑造了公共性空间,以满足公园的功能需求.与同时期具有公园性质的私家园林不同的是,菽庄花园结合沿海条件将文人造园园意匠与公共空间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空间形态.这种将中国传统园林特色与公共空间结合运用在沿海地形条件中的空间组合方式,可以为地域性沿海公共园林提供指导.通过采用空间句法理论的视域分析法,用连接度、整合度、平均深度值等参数从可行与可视层面进行量化描述与分析菽庄花园的空间特征,以期直观地得出其空间组织规律,为闽南沿海公共园林提供参考依据.

    菽庄花园空间句法空间结构公共性私家园林

    历史性城市(镇)景观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要

    吴灈杭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学者提出的历史性城市(镇)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理论与方法,为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保护工作提出了以平衡保护与发展、管理城市变化为核心的保护理念、流程与工具.本文研究梳理了HUL的提出背景,解读其思想内涵,总结2005年HUL概念首次提出以来的研究历程与国内外主要团队研究进展.研究认为,HUL的思想内涵包括保护方法的整体性与动态性、遗产价值的层积性与关联性、文脉传承的延续性与公众性;当前研究进入了方法深化与实践落地阶段,但延续性、公众性在研究中的深化与具体化尤为不足,应着力推进全过程参与式共识建立与策略整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性城市(镇)景观城市遗产保护多方参与

    汉长安城桥梁探析

    孟玉肖莉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长安城桥梁是西汉都城区域重要的跨水域交通通道,本文依托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梳理汉长安城的桥梁概况,包括文献中著名的渭水三桥、灞水灞桥、饮马桥,考古发掘的厨城门桥群、洛城门桥、泬水古桥、沙河古桥和踏勘考察的马家寨渭河古桥、王家堡桥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汉画等图像资料,得出汉长安城桥梁的主要形制为多跨梁柱桥,最后简要论述这些桥梁对都城长安的影响.

    汉长安城桥梁形制结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