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伤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外科杂志

蒋耀光

双月刊

1009-4237

traum9910@yahoo.com.cn;jts200808@sina.com

023-68706804;68757484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创伤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创伤外科内容的学术性公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创伤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著,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的论著、综述、报道等,创伤诊断与救治经验总结,国内外创伤救治和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方面的综述、简介等,创伤救治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与创伤外科有关的病例报告、专题讲座、学术讨论、消息报道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刘宗义荣向科刘士强宋永斌...
    45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烧伤整形显微外科收治拇指末节离断伤无法再植或者再植失败患者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0~51岁,平均39.4岁;左手4例,右手3例;挤轧伤5例,切割伤2例;因指体毁损严重无法再植4例,再植失败后行皮瓣修复3例.剔除离断指体近端的坏死组织后保留指骨,采用、改良大面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包裹外露指骨重建拇指末节,供区行植皮覆盖.出院后随访皮瓣外观、感觉,以及供区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缺损面积为2.5 cm×4.5 cm~3.0 cm×6.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5.0 cm~3.5 cm×6.5 cm.7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3个月,皮瓣外形饱满,无臃肿,质地满意,感觉初步建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5.7%.结论 经改良后进一步将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扩大,包裹外露指骨重建拇指末节,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供区损伤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指损伤创面修复外科皮瓣拇指指骨

    海南地区低热烧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程哲郭瑛周洁陈奕龙...
    456-460,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海南岛低热烧伤的特点和病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烧伤整形科接诊的低热烧伤患者94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烧伤时间、地点、病因等流行病学特征及烧伤部位、面积和深度、受伤后就诊时间、创面感染情况、治疗措施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热烧伤平均每年就诊(18.0±2.8)例.女性低热烧伤发生率56.4%高于男性43.6%(P<0.05).主要由热疗意外烧伤(34.0%,32/94)和采暖意外烧伤(60.6%,57/94)两类事件引起.患者中合并意识障碍或局部感觉迟钝占43.6%(41/94),意识障碍或局部感觉迟钝等合并症是采暖意外烧伤的危险因素(P<0.05),操作不当是热疗意外烧伤的危险因素(P<0.05).热疗意外烧伤和采暖意外烧伤患者分别占未成年患者总人数的28.6%(2/7)和57.1%(4/7),占青中年患者总人数的10.6%(5/47)和83.0%(39/47),占老年患者总人数的62.5%(25/40)和35.0%(14/40),不同年龄组低热烧伤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低热烧伤发生率最高(42.6%,40/94),其他三个季节的病例数接近.夏季低热烧伤主要由热疗意外造成(52.5%,21/40),冬季低热烧伤主要由采暖意外造成(90.5%,19/21),不同季节低热烧伤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低热烧伤面积≤1%(86.2%,81/94).烧伤创面为深度创面(深Ⅱ°+Ⅲ°)占76.6%(72/94),其中Ⅲ°烧伤占34.0%(32/94).所有病例中合并创面感染的患者占14.9%(14/94).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28.7%(27/94).结论 海南岛低热烧伤的发生与本岛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建议根据海南岛低热烧伤的特点和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低热烧伤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预防治疗

    微血管无缝线吻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赵玉婵周启荣李启泉谭鑫...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损伤尤其是微血管损伤是外科创伤中常见的类型,血管吻合是创伤外科中重要的操作技术,在器官移植、创伤修复和肢体再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缝线吻合是血管吻合操作的金标准,但吻合直径<3 mm的微血管对外科医师经验和技术依赖性较强,同时血管缝线吻合本身可能引入新的创伤,在微血管吻合中该损伤更为显著.为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避免额外的内膜损伤,无缝线血管吻合技术作为缝线血管吻合的补充技术被逐步开发并应用于微血管吻合.本文综述了粘合吻合、激光辅助吻合、血管内支架辅助吻合、血管吻合器四个技术中应用于微血管的研究,探讨不同无缝线吻合技术在针对微血管吻合时的优劣,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血管损伤微血管无缝线吻合粘合吻合激光辅助吻合血管内支架血管吻合器

    3D打印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方向

    黄晓夏刘俊乌日开西·艾依提刘涛...
    46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门将科学信息学与医学技术相融合的新兴学科,其在骨科领域中的优点已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但如何更好应用3D打印技术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技术制备、临床应用、生物材料、医学教育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概括,展现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领域中的特有优点,进一步阐明如何规避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并探讨未来其发展方向,为今后3D打印技术更好服务社会提供宝贵经验.

    3D打印骨科临床应用发展

    优化放射学检查策略减少创伤患者辐射暴露的研究进展

    赵新悦刘善收
    472-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进行多次放射学检查,短时间内接受较大剂量电离辐射暴露,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本文系统查阅国内外关于创伤患者放射学检查、照射参数设定及电离辐射防护措施的文献报道并进行阐述,以提高临床医师辐射风险认知优化放射学检查方案,督促放射科医师采取低剂量扫描策略并协助患者穿戴防护服,减少伤员医源性辐射暴露并降低电离辐射损伤.

    创伤放射学检查低剂量扫描电离辐射防护措施

    背部刺伤致腰动脉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石彩英颜继英王志云郭微...
    478-479页

    腰动脉损伤刺伤背部

    "肩"负重任-探秘肩袖损伤

    方直平齐玮
    480-481页

    肩关节肩袖损伤康复治疗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