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

周航

月刊

1002-2031

bjb2003@vip.163.com

010-64870894 64874817

100101

北京市北四环中路33号

城市问题/Journal Urban Problem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学术刊物。旨在反映我国及国外城市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与制造业行业新质生产力——基于结构粘性视角的分析

    赵当如杜然方齐云刘柯...
    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识别宏观层面、行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系统性冲击,通过反事实结构模拟,利用信息熵和行业关联度评估制造业行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结构粘性,将其作为行业新质生产力指标。研究发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新质生产力;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新质生产力呈现出结构分化的特征,下尾部企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不敏感;对于新质生产力较弱的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需要强有力的外生激励。此外,信息熵与行业关联度之间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高新质生产力水平行业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研究结论为评估行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参考,也有助于为差异化行业激励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制造业行业新质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结构粘性信息熵

    后生产性转变视角下的城郊乡村社会治理变革

    康健刘宣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生产性转变是全球经济体系重构带来的新的农业生产分工调整和乡村消费功能增加的现象。后生产性转变使得部分城郊乡村的社会构成日益多元,需求分异,为发展和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后生产性转变是城郊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新视角,将其引入我国城郊乡村治理场景后发现,我国城郊乡村治理存在结构与需求错位的困境。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应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生产性转变的规模,识别治理变革需求;应超越传统乡村治理变革的结构与过程范式,加强经济—空间—社会结合的体系性分析;应强化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后生产性转变治理变革绩效分析,实施效益评价。

    后生产性转变社会重构城郊乡村治理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视角下地方品质对城市创新的影响

    李娜赵康杰景普秋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视角分析地方品质影响城市创新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6-2020年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系统识别地方品质、异质性劳动力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人造地方品质对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效应逐渐增强。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和普通劳动力集聚是人造地方品质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渠道,且由普通劳动力集聚引致的中介效应更强。人造地方品质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城市、高行政等级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低自然地方品质城市中,人造地方品质对城市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拥挤效应"、技能匹配失调、高技能劳动力流向非生产性部门、异质性劳动力感知差异等均是人造地方品质对城市创新作用机制存在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人造地方品质自然地方品质城市创新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中介效应

    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我国长江经济带为例

    邓淇中张玲秦燕丝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政策是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的市场手段,也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方法,系统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动态效应检验、安慰剂检验、更改样本匹配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政策通过缓解资源错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综合实力较强、环境治理效率较低的城市中,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绿色金融政策城市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超效率MinDS-GML模型

    作品选

    封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