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肠外与肠内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肠外与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

李宁

双月刊

1007-810X

cwcn@chinajournal.net.cn

025-80860942

210002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肠外与肠内营养/Journal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专业杂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主编,其宗旨为交流推广肠外与肠内营养的科研成果,总结临床经验,传递信息,促进我国营养支持专业的发展。内容求新求实、学术、编辑、印刷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受到专家和读者好评,是外科医护人员、营养支持研究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的必读材料,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被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肠道微生物源性细胞外囊泡角度探究电针对营养型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王显云司原成高璐琪李志菊...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肠道微生物源性的细胞外囊泡探讨电针对食源性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肥胖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0只,电针组针刺中脘、关元、天枢及足三里四个穴位.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粪便,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外囊(EV).透射电镜鉴定EV,提取EV中微生物DNA,通过16S rRNA的测序技术对其关联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电针干预治疗后肥胖鼠体质量及Lee's指数显著下降(P<0.01),透射电镜图显示粪便中提取的EV呈圆形或椭圆形双层膜的囊泡状结构,16S rRNA测序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模型组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丰度均明显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模型组嗜冷杆菌属、游动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土壤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乳杆菌属、农杆菌、肠杆菌属、短波单胞菌、丛毛单胞菌属细菌丰度均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干预后,实验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菌群结构向正常小鼠靠拢.结论:营养性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伴随肠道微生物源性EV谱的变化,16S rRNA测序分析表明,肠道微生物源性EV中微生物DNA反映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电针治疗肥胖不仅与调控肠道菌群有关,还与肠道微生物源性EV密切相关.

    电针肥胖细胞外囊泡肠道菌群16SrRNA测序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程婷卢佳美黄婷婷黄晓君...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2022年4月~2023年8月,便利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430例初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以7:3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00例和内部验证组130例,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1例初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作为外部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及ROC验证模型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临床效用.结果: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骼肌质量指数、自评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分、中国膳食宝塔评分、规律运动锻炼、消化系统症状群组是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建模组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81~0.89),Youden最大值为0.600,对应的特异度为0.764、灵敏度为0.836.Hosmer-Lemeshow检验X2=4.040,P=0.853,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校显示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实际概率拟合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24.临床决策曲线的阈值概率为0.05~0.85时,临床净收益率较高.内部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91,灵敏度为77.36%,特异度为89.61%,实际应用正确率84.62%.外部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86,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3.33%,总体正确率为80.3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较好,可有效预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临床工作人员制订和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营养不良预测模型

    ERAS理念下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在腰椎融合术病人中的应用

    何海荣杜颖鑫马龙夏羽菡...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ERAS理念下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对腰椎融合术病人营养生化指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三科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的9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7).干预组病人在确定麻醉清醒2 h后由临床营养师给予分时段营养干预,对照组病人在确定麻醉清醒6 h后进食流质饮食.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蛋白质热卡摄入量、血糖值、总蛋白值、白蛋白值、血红蛋白值、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手术当日及术后前3日蛋白质热卡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1d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3d总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1d、3d白蛋白值、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对腰椎融合术病人营养生化指标的改善及住院时间的缩短有一定的作用.

    营养干预腰椎融合术营养生化指标住院时间

    高营养质量指数型肠内营养对高龄急性心衰病人临床疗效观察

    卞月梅金军吴玉泉管成倩...
    87-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高营养质量指数(INQ)型肠内营养对高龄急性心衰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来自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老年病科的有营养风险需行鼻饲喂养的高龄急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配方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高INQ型肠内营养治疗.干预4周,比较两组病人鼻饲喂养能量及蛋白质供给量、肠外营养使用量、营养指标、心功能指标、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鼻饲喂养能量及蛋白质供给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外营养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营养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干预期间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INQ型肠内营养更易满足高龄心衰病人的目标营养需求,减少肠外营养使用量,有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高INQ肠内营养高龄急性心衰临床疗效

    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季红敏李秀川刘春芳张梦媛...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制剂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肠道菌群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女性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化疗的病人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化疗期间均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观察组于化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制剂.分析对比两组化疗前后粪便菌群差异,以及病人主、客观认知功能水平变化、化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营养状况.结果:两组病人化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化疗后肠道Actinomyces菌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Acetoanaerobium、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unclassified_Frankineae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病人化疗后客观认知功能障碍和主观认知功能障碍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化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乳腺癌化疗益生菌肠道菌群认知障碍

    两种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比较

    卜黎静程飞儿张爱琴赵敏燕...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性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查找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8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各ICU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人应用于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评价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共纳入两种模型,收集了395例病人,161例发生不耐受(40.8%).模型1 AUROC为0.838(95%CI:0.798~0.873),模型2 AUROC为0.744(95%CI:0.698~0.786),采用Delong法比较两种模型的AURO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模型1 AUROC值优于模型2.模型1的H-L检验结果一般(X2=61.116,P<0.001),模型2的H-L检验结果较好(X2=3.659,P=0.887).结论:模型1的区分能力优于模型2,模型2的校准度优于模型1.模型1适用于病人病情变化时动态预测,模型2适用于病人进行肠内营养后初始预测.医护人员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联合使用两种模型,提高预测效能,也可开展高质量研究,构建新的风险预测模型.

    危重症肠内营养重症监护室预测模型发生风险

    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陈小颉段霞郑微艳陶丽...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发表的关于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并限定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查阅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性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4个模型.纳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0~0.889.纳入模型的前3位预测因子依次为年龄、机械通气和白蛋白水平,其中白蛋白水平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病人高龄、行机械通气治疗、白蛋白水平较低有关.现有风险预测模型的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应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构建具有普适性的FI风险预测模型,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FI的发生风险.

    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系统评价

    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在克罗恩病病人术前营养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赵泽华陈楚琳叶向红李毅...
    114-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在克罗恩病病人术前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行择期手术的克罗恩病病人资料,了解病人术前营养状况,以营养不良评定(诊断)标准共识(GLIM)为金标准,比较NRS 2002、NS IBD与PNI评分在营养风险筛查中的相关性、差异性及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12例病人,以GLIM为诊断标准,131例(61.79%)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使用NRS 2002评分、NS IBD评分和PNI评分得出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66.04%、85.38%和55.66%.上述三种评分在IBD病人术前营养筛查中的灵敏度分别为81.46%、85.48%、79.63%,特异度分别为62.36%、54.71%、57.1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63、0.831.结论:对于择期手术的克罗恩病病人,三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均能为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提供依据.PNI评分条目客观,简洁方便.诊断效能评价中,NS IBD评分灵敏度最高,NRS 2002特异度最好.

    克罗恩病营养不良筛查护理评估外科护理学

    危重病儿ECMO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

    姚德贞王丽杰关文贺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然而,对于这些病儿最佳的营养支持方案仍没有达成共识.营养不良在接受ECMO支持的危重病儿中很常见,营养不良的发生常常导致不良预后,故营养支持治疗是ECMO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部分.本文基于国内外对危重及ECMO病儿营养支持治疗方面的最新指南,整理目前关于ECMO病儿营养支持的各个方面的临床研究,提出对该类病儿营养支持过程中的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危重症体外膜肺氧合肠内营养能量和蛋白供应

    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营养治疗并文献复习

    刘晓宁刘丽娟
    124-128页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营养治疗中链三酰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