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务与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务与金融
财务与金融

陈晓红

双月刊

1674-3059

cwyjr@csu.edu.cn cwyjrbjb@163.com

0731-88876110

410083

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校本部

财务与金融/Journal Accounting and Fina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级社科期刊,是目前宣传、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的重要精神,探讨和解决财务与金融领域各种问题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交叉性金融业务分析与穿透式监管指数编制初探

    贾帅帅王泉焱邵敏东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递共振,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构建以资管产品为代表的交叉性金融业务风险监测评估框架。通过对交叉性金融概念、衍生背景、演变历程、运行状况的分析,为提升我国交叉性金融风险管控能力提供有益参考。在交叉性金融统计数据缺口较大和信息公开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对资管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我国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演变特征,同时通过构造投资广度指数与投资集中度指数为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穿透式监管提供有益的分析工具。研究发现,我国交叉性金融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野蛮扩张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交叉性金融业务发展的业务模式和资金运用方式都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对投资广度指数和投资集中度指数进行试算分析发现,构造投资广度指数与集中度指数,能够加强对交叉性金融业务投资复杂程度的把握,仅依托公开数据即可初步实现穿透式监管。由于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底层资产难以穿透,蕴含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应该规范交叉性金融业务活动,加强穿透式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跨机构、跨市场传递共振;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应该积极依托业务数据对交叉性金融活动开展常规性和专项性的穿透式监管。

    交叉性金融穿透式监管投资广度指数投资集中度指数

    财政金融协同能否促进企业低碳转型?——来自中国31省市自治区高能耗企业的证据

    薛庆腾宇静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 年,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绿色低碳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满足高能耗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是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优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财税与金融作为"双碳"治理的两大关键工具,是支持低碳转型的重要外部资金来源。以 2012-2021 年A股上市高能耗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财政金融协同程度对企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和四川等五省市财政金融协调等级位于全国前列;相较于财政或金融的单方面支持,财政金融协同能对企业低碳转型产生更强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获得高政府补助资金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财政金融协同通过降低高能耗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提高政府环境监管强度促进其低碳转型。为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协同对高能耗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应统筹财政金融政策,改善金融环境,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加强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监督,加大环境监管,制定严格标准,提升监管效能。

    财政金融协同低碳转型融资约束耦合协调度模型

    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分析框架——杜邦-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实例检验

    陈光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银行正面临低利率环境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这迫使各金融机构加速转向内涵式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银行普遍存在以绩效考核取代财务分析的现象,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基层"层层加码",进而造成经营策略的扭曲。这种现象部分源于基层管理的惰性思维,同时也暴露出财务分析与业务管理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为了克服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可以采用一种新的综合分析框架——杜邦-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框架。该框架融合了杜邦分析法和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法,不仅考量盈利能力,还深入分析资产质量、负债结构、资本充足率、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以及战略规划,旨在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财务洞察。通过ZS银行的案例分析,验证新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为银行财务分析和战略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银行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和创新驱动,重视财务分析,同时转变依赖考评衡量业务发展质量的传统思维。后续研究应重点关注分析框架的普适性、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在经济复苏背景下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杜邦分析法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法财务分析案例研究RORWA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农村产业和农地流转的视角

    吴庆田李肖桐胡正昌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可达性和长尾性,对解决农业这一弱质性产业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 2011-2020 年 30 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对农业共享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上的作用较弱;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速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我国应因地制宜施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加速产业融合和土地流转的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为数字金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着重推动农业共享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长赋能。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农地流转

    法务会计的研究演进、热点追溯与前景展望

    李小龙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务会计对治理经济犯罪、防范财务舞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会计学和法学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厚。为了更好的提炼法务会计的研究现状与特点、研究热点、发展困境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做好企业合规经营与风险治理,通过知识图谱与主题分析法,以中国知网在 1999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间收录的 1550 篇学术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分别从研究主题、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年度突变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显示,法务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分别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衰退阶段;法务会计的研究热点包括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与法律服务、司法鉴定、财务舞弊、公司治理、会计法律风险、国际贸易与反倾销、内部审计、商业伦理等诸多方面,研究前景广阔;但是近年来,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面临着行业协会缺失、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务会计的发展应当适应数字经济的变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完善技术鉴定标准,加强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应不断完善财会监督体系,促使企业合规经营。

    法务会计文献分析财会监督财务舞弊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因素与防范——基于中国数据样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牟杰冉华庆闫永波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外业务在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构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因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因素主要涉及表外业务自身、外部监管环境与市场主体三个方面。表外业务自身方面,业务的入口、过程、出口三个阶段分别存在业务入口客户群体结构不佳、业务过程缺陷、业务出口风险增加的问题。外部监管环境方面,存在监管力度不足与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市场主体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管理,管理层法律意识淡薄,催生了大量违规的融资行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及量化工具,导致无法及时实现风险识别;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信息失真,干扰了外部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有效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应清楚认识表外业务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表外业务的全流程管理;监管部门应丰富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企业及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应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杜绝虚构贸易背景等行为,及时、如实地向监管部门汇报风险监控数据及动态。

    表外业务风险因素金融监管内部管理体系扎根理论

    财务绩效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能源行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舒燕飞王顺利
    6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经济环境中,对外投资成为企业扩张和增长的关键策略。财务指标作为评估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在企业对外投资中具有关键作用。基于 2007-2023 年能源行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以及对外投资信息,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四方面分别探究财务绩效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并分析这些财务指标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研究发现,良好的财务绩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对外投资的提升;较高的政府补助能强化财务综合绩效、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对于不同产权性质和技术水平的企业存在异质性。因此,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应高度关注自身的财务能力和成长能力,同时积极争取政府补助,强化自身财务优势;政府应引导企业重视财务绩效,制定差异化的补助政策。

    财务绩效对外直接投资能源行业异质性

    审计质量、内部控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璇姚维玲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提出对于企业从量到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作为沟通企业和社会的桥梁,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选取 2015 年-2022 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质量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质量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滞后性检验该结论依旧成立;调节效应发现,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审计质量更能显著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加强审计行业监管、完善审计规范标准;企业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审计机构应提升专业水平、强化自身独立性。

    审计质量内部控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

    《财务与金融》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