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
创新

杨德辉

双月刊

1673-8616

cxbjb0771@163.com

0771-553072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东宝路3号

创新/Journal Innov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理论刊物,本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研究和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等实践的热点问题,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服务。读者对象为社科理论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强文化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文化自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方可吕林倥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是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文化自觉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促进深刻的思想解放明确文化自觉的鲜明导向、以提高人民的主体性增强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以推动文明的共同进步凸显文化自觉的开放胸怀.在文化自信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筑牢文化自信的文明根基、以强化党的文化领导权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拓展文化自信的视野维度.在文化自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巩固夯实文化主体性奠定文化自强的自主精神、以肩负新时代文化使命增强文化自强的历史担当、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文化自强的根本方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文化生命体的哲学审思

    吴楠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必由之路,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关键.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理论,能够深刻把握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基于个体与共同体的同一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别于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契合.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地分析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遵循.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基于自身独有的文化基因,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破解了资本共同体设下的现代化"依附性陷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扬弃个体与共同体相分离的弊端,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良性互动,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

    "两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生命体个体共同体

    专精特新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徐国虎杨明萱李柯颖
    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研究人工智能能否及如何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性创新,文章基于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数据,从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两个角度研究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持续性;人工智能应用通过改善容错机制和增强知识吸收能力能提高创新持续性;人工智能应用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在中小规模、非国有和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持续性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科技创新视角

    何枭吟陈汉驰焦成焕
    3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以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并且,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逐阶提升,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基于此,提出了深化科技创新驱动、优化数字经济顶层设计和加大吸引外资投入力度等建议,以期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ESG实践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影响研究

    朱宁刘欢于之倩
    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ESG实践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影响,文章采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ESG实践为中介变量,基于非参数框架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进行评价.从整体来看,ESG实践在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中,ESG实践对国有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影响呈先升后降趋势,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提升作用更明显.从个体指标贡献来看,ESG实践对商业银行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文章提出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制定提升ESG表现的策略等建议,以期为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提供参考.

    ESG实践商业银行运营效率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与基本理念

    王悦魏崇辉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成就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形成了新时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实基础.理论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从其中的核心范畴、内在关联和基本原则加以科学认识.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基本理念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系统观念,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出发推进区域协作;坚持自信自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

    低生育率时代我国普惠型儿童津贴制度构建:逻辑理路与现实意义

    吴炜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人口均衡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对优化生育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亟待完善.在此背景下,构建普惠型儿童津贴制度成为完善优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政策体系的现实选择.独生子女儿童补贴政策是我国生育调节政策的配套政策,但在人口转变和人口政策的变迁背景下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前,构建普惠型儿童津贴制度有助于满足儿童需要、解决养育成本家庭化和养育收益社会化的矛盾,也有助于通过降低家庭养育成本,达到稳定和提高生育水平,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

    儿童津贴低生育水平普惠养育成本

    数字赋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基于"调试—吸收—重构"动态能力框架

    尚子娟刘蓉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关键一环,是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应有之义.文章在客观分析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目标、组织、路径、价值四个方面探讨动态能力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适用性,构建"调试—吸收—重构"分析框架,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动态能力阶层及形成的机制,并从环境、组织、场域层面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动态能力理论

    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互嵌:现实价值、内在逻辑与路径构建

    杨宁杨俏丽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互嵌式发展,既是一种理论探索,亦是一种实践形态.民族文化传承为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达成最大化和寻求最大"公约数"创造了条件,推进了乡村振兴.文章关注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在现实语境中的走向,旨在明晰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互嵌的内在关联性,挖掘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互嵌的现实价值、内在逻辑,提出互嵌机制的构建须以互惠共享的产业开发机制为突破点、以保障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着力点、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发展机制为切入点和以集体记忆的长效培育机制为落脚点四个方面推进.

    民族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互嵌机制

    新时代干部情感教育的内在机理与培育机制研究——基于情感视角的理论分析

    赵晓刚赵鑫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组织路线的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刚性制度与柔性情感有效结合起来成为新时代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考量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干部教育中情感被遮蔽的原因及干部教育中情感转向的内在机理与基本原则,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基于情感视角,从单一的关注理性到既关注理性教育也关注感性情感教育出发,提出干部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在自我呈现中强化党员干部的角色意识,在空间体验中丰富党员干部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激励中释放党员干部的情感能量.总的来说,将情感因素融入干部教育中,不但是柔性教育的具体表征,也是对以往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干部情感教育内在机理培育机制